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走进葫芦世界,体验传统手艺

2020-10-30 04:55:57

12月27日,《今天吃点啥》启动了“年的味道”传统民俗手艺体验活动的第四站——葫芦雕刻,穿过故宫南门外的步行街,掠过皇家宫殿的红墙黄瓦,我们的小小体验家走进了张氏葫芦雕刻第三代传人张志华的手艺店,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技艺让我们此次体验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福寿双全、梅兰竹菊、八仙过海、十二生肖……看着展柜里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葫芦,80后的小编不禁想起儿时的经典动画片《葫芦娃》:“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风吹雨打,都不怕……”。

动画片里,葫芦兄弟神通广大,各怀本领;现实生活中,年近花甲的“沈阳葫芦王”张志华身怀绝技,苦心钻研葫芦雕刻50年,荣获了国家高级雕刻技师、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辽宁省特艺大师等诸多殊荣。

为了让我们的小观众更加直观的了解葫芦雕刻和葫芦文化,张老师特意在柜台前搭起了长条桌,把9岁的张欣然和17岁的张泽轩叫到身边,讲起了葫芦的故事。

据张老师介绍,葫芦在我国有着7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早在陶器之前,我们的祖先们就选择葫芦作为器皿,那时就有了在葫芦上雕刻绘制纹饰图案的习俗。

说到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外公是老中医,早年间并没有存放中药材的抽屉、柜子,都是把药材放进葫芦里的。”张志华说,“要不咋说‘不知葫芦里卖的啥药’呢,盖上盖子很难区分。外公想了个好办法,先是在葫芦上写明药名药理,后又画出药材的样子,渐渐地改成在葫芦上雕刻药材图样,闲暇时还会在葫芦上刻蝈蝈、牡丹等图案。”这就是张氏葫芦雕刻的由来。


葫芦雕刻是介于木雕和竹雕之间的一门独特艺术,在发展中形成了南方的针雕、山东的烙雕核北京的蝈蝈雕等不同技法,蝈蝈雕也就是老北京人常用来斗蛐蛐,养蝈蝈用的笼子。

说到东北地区,张老师说我们这块有着独特的土壤以及气候条件,种植的葫芦有皮厚,质感良好。因此在雕刻技法上使用手刀或是电刀,趋近于玉雕的制作方法,依造型而饰,十分精美。


讲了这么多,终于到了动手体验的时候了,旁边的张欣然早已跃跃欲试,连忙拿起身边的小葫芦,刻起“福”字来。

听身边的姥姥讲,张欣然从小就喜欢剪纸,喜欢手工课,有时候呆在屋里一剪就是一天,家里的纸张经常一摞一摞买,现在剪出的花鸟鱼虫活灵活现,连亲戚朋友家结婚都来找她剪个喜字,上次参加完掐褶纸的体验活动后,特意拿了原材料回家继续练习。

相比较小欣然,已经跟张志华学了一年多手艺的张泽轩显然技术更纯熟,张泽轩告诉小编,学习葫芦雕刻确实很苦,刚开始的时候手指都磨出了血泡和老茧。

在事后的采访中,张志华坦言,和其他传统手艺一样,葫芦雕刻也面临着发扬和传承的问题。

他说,葫芦雕刻是一门单独的艺术门类,从葫芦的种植、栽培、品种、造型,到艺术加工需要丰富独到的知识,雕刻葫芦是一种细活,一刀一针都相当费工夫,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愿意从事这个行当。

虽然自己教过不少学生,还没有收到满意的徒弟,张志华说:“和我学过的都可以是我的学生,但徒弟不一样,我要把毕生技艺都教给他,他不但在艺术上有天赋,品德也要好。”

说到这里,小编就要跟大家互动一下了,如果你身边有志于葫芦雕刻的人,请你向小编推荐,我们负责跟张志华老师联系;

另外,元旦之后,我们“年的味道”传统民俗手艺体验活动会继续开始,这次我们想听听大家都想体验哪些民俗和手艺,您可以通过微信向小编发来建议,也可以通过热线电话024-23186229表达您的愿望。

《今天吃点啥》(电视版)的书从现在开始接受预定

  • 您可以编辑“购书+姓名+联系电话”给我们《今天吃点啥》的官方微信。

  • 也可以拨打栏目热线024-23186229进行预定。

  • 因限量出版,每个微信号只限预定一本。

  • 大家的预定信息小编哥哥都记下啦,开售时会和大家取得联系哦!

  • 声明《今天吃点啥》


    《今天吃点啥》是东北三省唯一一档关注儿童健康成长的美食类栏目。每天一道宝贝菜,真材实料,现场制作,贴地气儿,有人气儿。《今天吃点啥》就是千家万户的可视化“后厨房”。辽宁广播电视台教育·青少频道每天16:55首播,次日13:15重播。每天伟诗舅舅“掌勺儿”做菜,包教包会,免学费;伟诗舅舅独门“菜谱”,原创,营养,美味,健康。

    本内容为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发现侵权行为,将追究责任。

    《今天吃点啥》热线电话:024-23186229 ,邮箱:jtcds2014@163.com,微信订阅号jtcds2014,QQ群:326257965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