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青石桥,古金水河上的桥

2020-11-27 19:10:27

      点击标题下方蓝字关注 行脚成都







青石桥,古金水河上的桥



A 青石桥的由来


成都青石桥地处盐市口闹区,北接东大街,南邻锦兴路、西接大业路,东临学道街。


青石桥,唐代跨金水河的八桥之一,旧名龟化桥,成都古时被称为“龟城”,得名于成都最初建成之时有龟神相助的神话传说。相传神龟画出建城线路之后,就在这里升天的,所以叫“龟化”,在此修桥,顾名思义叫“龟化桥”,、,前蜀王王建于永平四年(公元914年)9月曾斩宝历寺僧人于此。(引自《蜀梼杌》),桥用青石建于清代乾隆57年(1792年),因此叫青石桥。桥面选用岷江木筏运来的最能经受车轮碾压的岷山青石,建成之时更名青石桥。


辛亥保路运动中,同志军从这里出发进攻督院,当年的景象是军号震天,枪林弹雨,保路运动吹响了清王朝覆灭的进军号,有多少壮志男儿从青石桥冲出去,冲锋陷阵,英勇牺牲。


但是,今天历史已华丽转身,我不止一次地在这里寻觅青石造成的桥,寻觅当年战争留下的碎片,结果总是令我失望,青石桥不见踪影,有其名而无实物。


B 一条古代的文化街


据《华阳国志》介绍,青石桥在宋代就是我国官方木板刻书的发祥地、集散地,多以教科书为主,所出版的书籍运往西南广大地区,远销云、贵、川三省。它与紧邻的卧龙桥、学道街形成春熙北段、祠堂街之外的又一大成都书市,1949年后,也可在这里可看到书市的踪影。


记得我在年幼时期,常常与父亲在这里逛街,当时的古卧龙书局,那是成都少有的一家自印自销的书店。书店采用木刻版印刷,专印川戏折子戏,剧目有上千种,比如周企何的《做文章》、刘金龙的《金台将》、竞华的《拷红》……三两个折子戏就是薄薄的一本,另有《百家姓》、《小菜打仗》、《施公案》、《彭公案》之类的通俗读物,价格低廉,一两角一本,纸张是那种黄黄的土纸,印刷都是竖排,销售方式很特别,把这种小册子用细麻绳竖挂在用竹竿做成的架子上,放在屋外供读者选看,别小看这些读本,它却是成都人的精神粮食。



C 成都最早的百货连锁经营店


现在的青石桥北街与上东大街交口处有一栋大楼叫泰华商城,在我的记忆里,它是青石桥原成都中草药医院的旧址,这里是一座精巧雅致的楼房,就在这个位置上诞生了成都最早的连锁经营商店——马裕龙商号。原来在清末的1906年,成都人马氏就在这个位置开设了马裕龙商号,成了成都最早的一家销售中高档商品的大型百货店,也是最早大量销售法国香水、瑞士手表、英国呢绒、德国颜料等洋盘货的地方,而且还连续在商业场等地开设了两家分号,搞起了连锁经营。抗日战争以前的一场火灾让马裕龙惨遭横祸,此后一蹶不振。


近年来因城市改造,施工部门在青石桥北街的王记豆花饭店的后墙上发现“马裕龙墙界”五个大字的石碑。巴蜀笑星刘德一是重庆川剧院演员,却是地道的成都人。他在生前曾接受我的采访,他说:“1957年11岁就读于署袜南街小学,父亲在青石桥王记豆花饭店当会计,家住红石柱,放学后经常来这里,这里隔壁是一幢很漂亮的大楼……”


D 著名作家何满子眼中的青石桥菜市


外地文化人对老成都的观察,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视角。著名作家何满子抗战时期在四川度过了“自己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在成都住了三年,最后成了成都女婿。在初到成都不久,他在青石桥菜市是看见了那么多绿油油、水淋淋的蔬菜,红辣椒鲜红可爱,嫩黄瓜碧绿绿的,韭黄的叶上还沾着露水,嫩藕形如玉女的手臂,番茄露出红艳艳的笑脸……他发出感叹:成都人“吃蔬菜的聪明,表现在能化废为宝的巧思上”!他喜欢米汤淡煮冬寒菜蘸豆瓣,有滑润可口的美味;将青菜切细,炒至半熟做成冲菜,加醋、熟油辣子并稍加糖拌食,鲜嫩爽口……


何满子在菜市上也喜欢“听壁角”,偷听别人说话。他一次在青石桥买菜就听到两个老婆婆在谈天,议论某人,其中一个贬薄她们议论的人“穷斯滥矣”,这分明是《论语·卫灵公》里“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也”的巧妙引用,文绉绉得叫人惊叹!这又证明青石桥在距今七十多年就有了,同时也说明成都人幽默风趣,有文化底蕴。



E 我亲眼目睹的青石桥菜市


我家长期住东门,距青石桥南街菜市不算远,在我成年之后也曾经在这里多次买菜。这里曾经开设早市,天刚麻呼呼亮,成都周围的农民就早早来到这里,担箩筐的、背背篓的、骑大型载货自行车的、拉三轮车的都从四面八方汇聚在这里。


整个一条街,两边两岸全是卖菜的,鸡鸭鱼肉应有尽有。我认识的一位郫县王姓农民,他说:“那些年天不亮从田地里把新鲜蔬菜运进青石桥,辛苦得很啊!为的是卖过好价钱呀!农民卖菜也不简单,当时被叫做‘割资本主义尾巴’!我不得不常常与“群专”东躲西藏,那个年代叫“黑市交易”,我们怕呀!”记得上世纪自然灾害年代时期,全家大人娃娃都缺营养,我曾经在青石桥东街用省粮票、市搭伙证与农民老太婆交换过鸡蛋,至于几斤票换十个鸡蛋,我已经记不清了,那是投机倒把的违法行为,我心有余悸啊!


如今,先前的自由市场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海鲜副食、花鸟虫鱼、青石桥肥肠粉、青石桥烧烤、青石桥海鲜大排档、彭州军屯锅盔、崇州荞面……


F 青石桥曾经是四川扬琴的窝子


茶馆是成都人的养身修性的乐土,也是说唱艺术的栖息繁衍的家园,平民化的艺术常常在茶馆上演。


上世纪40年代,青石桥街的宜淳茶楼上的扬琴专场,下午三点开场,五点收场。听盲人们坐地传情的演出,那嗓音时而清亮婉转,时而铿锵激越,故事曲折动人,人物各具特色。艺人们将那些忠臣勇士、节烈女子演绎得出神入化。张大章、洪凤慈、卓琴痴、刘松柏这些大师们演唱的《三祭江》、《伯牙碎琴》、《华容道》,因嗓音圆润,伴奏和谐,抑扬顿挫,浑然一体,给观众留下多少美好的回忆。


1949年后,这些艺人们被收编进成都市曲艺队,成了名角,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我看过无数次他们的演出,我也曾在剧场外看见他们排成一路纵队,衣角拉着衣角,行进在大街上,此时,他们利用这样的机会正在做演唱前的准备——“对马口”,钻唱腔,因而在台上能相互默契,感动观众。


上世纪90年代,青石桥附近一家茶馆经过装饰一新,恢复扬琴演唱,我的老师朱坦是解放前的老报人,与车辐是好友,他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特邀请我去观看,我们都是曲艺迷,下午两点坐在茶馆里,半眯着眼睛,享受那咿咿呀呀的唱腔,自然算是过了一把瘾。不过演唱者是大师们的学生,他们的演出具有乃师之风,又有名家所长,令我难忘。


G 余秋雨在青石桥区文化馆讲戏剧理论


青石桥南街79号是当时的东城区文化馆所在地,是培养文艺人才的摇篮,我在上世纪80年代初走进这里,聆听过四川诗人陈犀、战旗话剧团编剧李震恒、《青年作家》编辑田子镒等人的辅导讲课。学员们都是怀揣梦想的业余作者,文化馆辅导教师童正春、顾永乐都是培养人才的热心人。在他们的关怀下,当年的业余作者中经过多年打拼,很多人现在都成了专业文艺人才,其中海政文工团赫赫有名的词作家王持久、成都著名相声演员袁永恒、程应刚、唐杰、四川电视台编导张胜庸、《教育导报》编辑易尊国、四川作家温志航等人都出自这里。


我特别记得1984年夏天,上海戏剧学院余秋雨教授,在成都市文联的邀请下,在这里为成都文艺界同仁讲课,本人有幸坐在台下。38岁的余秋雨身穿巴毛色T恤衫,下穿派力司灰色长裤。风华正茂,神采奕奕,一口江浙普通话,口吐莲花,讲的娓娓动听,讲的啥好多我都忘了,但有一句我终身难忘,那就是:我们戏剧舞台上的道具,不能多也不能少,一切要为剧情服务,假如舞台墙壁上挂着一杆枪,这杆抢一定要有用,它要在后面的剧情中发挥作用,如果没有用,这枪就不能出现在舞台上。余大师的讲话,我后来读契科夫的戏剧理论,终于找到答案,我不得不惊叹余先生的先知先觉!


文|温志航

图|网络

编辑|朱晓剑


【温志航作品专栏

春熙路上的漱泉茶楼

成都的布后街

过年啦,又想起舌尖上的赖汤圆

成都东城根街那些令人难忘的龙门阵

商业场风云际会老成都百年繁荣昌盛

金牛区花牌坊的悠悠往事


广   告

喜欢《美酒成都堪送老》

签名题上款

请赞赏35元

并留下邮寄地址即可,书将统一邮寄


征稿启事

行脚成都,书写成都的过去、现在、未来

或掌故,或考证

或影像记录

赐稿请递

20801640@qq.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

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 芙蓉锦江诗刊 

 鱼凫文艺 | 毛边书局 

成都文事 | 武侯文艺

成都时代出版社


行脚成都

食肆 | 杂货店 |门牌号 | 街


相遇身边的美好

微信号 | xingjiaochengdu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