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摇摆:情节运行的别样风情——兼论《清兵卫与葫芦》等小说叙述特点

2021-09-03 20:56:46

 

 

人教社《外国小说欣赏》教材第69页“情节运行的方式”中有对“摇摆”的说明:……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呈犹疑不定的状态。觉得“摇摆”这个“术语”看着就觉得“摇曳多姿”,别有风情,令人喜欢;同时也觉得有些情节非“摇摆”不足以说明,——它丰富了对小说情节特点的描述,有探讨的必要。

 

 

1.不是“曲折”

 

“曲折”多是向前发展。不知从何时开始,“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成了事物发展的“统一口径”,“历尽磨难”后常常是“功德圆满”,“曲曲折折”后多能到达“成功的终点”,当然,也有“做尽坏事”之后“恶贯满盈”,“多番波折”后“幡然悔悟”。就像《炼金术士》中的圣地亚哥寻宝故事的曲折,就像《炮兽》中“人炮大战”的惊心动魄,它们的情节是“曲折”的,但都向前发展。

 

即“曲折”,往往是为了积蓄“前进”的力量,“让他千折百回,最终才抵达胜利的彼岸”。

 

但“摇摆”多是“没前途的”。

 

比如《桥边的老人》,老人有多次“应该走了”“却走不动了”,最终也没有“走得动”的“无奈”的“无望”的“摇摆”:

 

“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开远了……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这时车辆已经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那个老人还在原处。”

“……表示那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爆发,而老人始终坐在那里。”

“我已经走了十二公里,再也走不动了……”

最后是付诸行动的“摇摆”,“‘要是你歇够了,我得走了。’我催他:‘站起来,走走看。’”“‘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2.不是“呼应”

 

“呼应”多半“积极”。好的“呼应”常常在情节、内涵上有变化,有提升,看起来还是那样,其实已有新意、深意。

 

比如《半张纸》的“呼应”:前头,“他取下这张小纸。这是一张淡黄色有光泽的便条纸。”后头,“他拿起这淡黄色的小纸,吻了吻,仔细地将它折好,放进胸前的衣袋里。”故事结尾是这样的:“……他走出去时并不是垂头丧气的。相反地,他高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傲的快乐的人。”

 

《一个人的遭遇》也有这样的“呼应”:故事开头,“我”和索科洛夫相遇于渡口;故事结束,“我”和索科洛夫相别于渡口。但故事前后的索科洛夫的形象在“我”的眼中已有了很大的改变,从一个陌生男子“发展”到了有着丰富内涵的“具有不屈不挠的意志”“能经受一切”“在战争几年中白了头发、上了年纪的”“伤心的男人”。“我”的情感也起了变化,被他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变得“沉重”而“忧郁”。

 

但“摇摆”比较“消极”。

 

表面上看没有变化,仔细一看,真的没有变化。在情节发展上,“摇摆”往往呈现出迷惘、不知所措的情态。

 

比如爱尔兰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两幕悲喜剧《等待戈多》:流浪汉爱斯特拉冈、弗拉季米尔第一幕中在等戈多,然后小孩过来告诉他们,戈多不来了,明天来。第二幕中这个情节几乎是重复,他们在等,然后小孩来告诉他们,戈多不来了,明天来。

 

再比如清兵卫的爸爸和客人讨论葫芦时,清兵卫在边上听着,从沉默到插嘴再到沉默。他的插嘴或插嘴对推动情节一点用也没有。

 

“听见这样的话,清兵卫偷偷地发笑……‘那种葫芦我可不喜欢,不过大一点就是了。’他插嘴说。听了这话父亲就圆睁着眼呵叱:‘什么话,你懂得什么,也来多嘴!’清兵卫沉默了。”

 

 

3.是“时间的舞台”

 

但是,这样“没有前途的”“消极的”“摇摆”有何作用呢?——很明显,它“腾挪出”了一个展示人物性格、表达作品主题的“时间舞台”。

 

——这大大丰富了小说表达的“艺术空间”!这真是非常了不起的创造!

 

传统的小说表达“舞台”多是空间,比如《娜塔莎》的家里、舞会、家里,、村庄、“我”姑妈的农庄、树林、卧室。——情节往往在特定的“场景”或说“环境”中展开,虽然它们同时自然也是“时间”的。

 

但在一些“现代派”小说中,空间往往是模糊的,我们甚至不知道那是在哪里,但故事开始了,在“时间”里展开了。

 

《墙上的斑点》就是如此,思想内容从斑点“摆”出去,展示一会,又“摆”回来,如此多次,“我”还是坐在椅子里没有动,但伍尔芙向我们展示了她的“自由”。

 

清兵卫从沉默到插嘴再到沉默,很“无为”,但我们看见了他父亲的专制、粗暴,看见了清兵卫胆小和他的艺术观点。

 

而且这个“时间”是“静止的”。时间本是流动的河,但在这类小说中则不然,其中的故事甚至会艺术地“第二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如鲁迅的《示众》:街上有犯人被示众,于是“看客”们围观,呆呆地看了一会,之后散了,什么也没发生,什么也没变化,故事就完结了。小说前面和后头有两声吆喝,一字不易,就像是连接在一起一样,中间大段叙述都成空白。热的包子咧!刚出屉的……。”

 

我们也可以比较清楚的看出作者在《清兵卫与葫芦》中的“有意为之”:

 

(首段)自从发生了这件事以后,清兵卫和葫芦就断了关系。过了不久,他又有了代替葫芦的东西,那便是绘画。正如他过去热衷于葫芦一样,现在他正热衷着绘画……

 

(结尾)……清兵卫现在正热衷于绘画……可是他的父亲,对于他的喜欢绘画,又在开始嘀咕了。“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

 

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什么痕迹也没有留下来,——问题还在于,作者很明显还在暗示着下一个“没有作为”的轮回。


——这可能就是创作者借“摇摆”形式表达的思想内容之“绝望”:人世间,人生中,我们的任何“挣扎”都是徒劳,都只能是在“摇摆”貌似运动的“安慰”中,白白消耗了“时间”。


(2542018040107)

(欢迎关注、转发。点下面“阅读原文”,进入黄华伟工作室)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