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魏坤梁:我对太极拳不用力的认识(三)

2022-04-25 18:47:43


《和美太极》中国专业太极微刊

 三、“不用力”是太极拳沾粘连随的需要

 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和《杨氏老谱》中,都明白地强调了包含有“不用力”的被称为“随屈就伸”、“缓应急随”、“人刚我柔”、“不丢不顶”、“舍己从人”等的“沾粘连随”是古太极拳也就是“十三势”拳的根本。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沾粘连随具有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所说的“牵动四两拨千斤”至“人背我顺”的效果,这种效果主要就是体现在杨澄甫先生所说的令人“如水上踩葫芦,终不得力”和“如捕风捉影,处处落空”之中。这“处处落空”显然是“终不得力”的进一步,所以沾粘连随的效果主要就是体现在令人“终不得力”之中。虽然现在练太极拳者不少人都讲“沾粘连随”,然而在许多人的理解中,“沾粘连随”是主动的、用力的、动手的技巧,比如有人就在刊物上认为“沾粘连随”是“两力针锋相对的互顶”;因而有的习非太极拳之武术的人对于凡是与人接触也都称为是“沾粘连随”。这种“沾粘连随”与“随屈就伸”、“缓应急随”、“人刚我柔”、“不丢不顶”、“舍己从人”等是格格不入的,也是根本不可能令人“如水上踩葫芦,终不得力”的,是根本不可能具有“牵动四两拨千斤”至“人背我顺”效果的。因此,现代太极拳界还有人公开在杂志上认为“沾粘连随”是没有武术实用价值的。当然,对照包括《杨氏老谱》的太极拳经典拳谱和近代太极拳家的著作等来看,这种主动的、用力的、动手的所谓“沾粘连随”根本不是太极拳的“沾粘连随”,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这样的所谓“沾粘连随”都是“用力”的,而太极拳的“沾粘连随”是必须具有“不用力”、“不主动”、“不动手”的特征的。这是因为只有与人接触的手臂“不用力”、“不主动”、“不动手”,才能使得对方“如水上踩葫芦,终不得力”,这手臂也才能如吸附在对方的肢体上,就像搭乘在便船上一样,不需耗费自己的体力而船快我亦快,船慢我亦慢,因此可能比船更快。

  

沾粘连随能够“不用力”、“不主动”、“不动手”地“牵动四两拨千斤”至“人背我顺”,这难道可能做到吗?确实,按照一般武术的思维,哪会有这样的事情?因而有的人认为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不可思议的胡言乱语。正如一本叫《拳经洞微》的书中的观点:《太极拳谱》是“由于对于武术知识的欠缺与无知,故而编造出来的”,因而是被不少人“至今对之不屑一顾”的。然而,太极拳尤其值得珍贵之处却正是在于太极拳先人在这普遍被认为的不可能与不可思议中,逆向思维地突破了“不可能”与“不可思议”,发现了“可能”和“可思议”。这一“可能”和“可思议”,是可以由最简单的太极单推手来加以证明的。当然,这单推手必须是“不用力”、“不主动”、“不动手”、真正沾粘连随的单推手。现在不少人所“从事”的单推手是“用力”、“主动”、“动手”的,是表现为“力的对话”和“双方配合”,这样的推手想要有“牵动四两拨千斤”至“人背我顺”的效果是不可能的。真正的太极平圆单推手,当一手的腕部接住了对方攻击的手,对方向我推按来时,如果自己随即发生了太极拳沾粘连随的反应,这一手就是“不用力”、“不主动”、“不动手”的。当然这“不用力”包括了由于自重等因而形成的劲,功夫高者自然会给对方如杨澄甫先生所说的“纯粹太极其臂如绵裹铁,柔软沉重”。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画蛇添足地将太极拳吹嘘为与人接触能够“松空”得使人感到什么也没有接触一样,这在现实和近代太极拳家的著作中是没有根据的神化渲染,网上有的文章和视频对这种神化渲染都有揭穿和以事实为根据的否定。这种“松空”必然可以使得别人的攻击长驱直入,确实可以认为是没有武术实用价值的。因为不用力的直接结果是肌纤维松开,而肌纤维松开的结果是陈微明先生在《太极答问》中所说的“盖松开则两臂容易沉重,不松开则两臂仍是轻浮”;正因为这手臂是由于不用力而放松的,所以这手臂在沾粘连随中的主要表现必然是柔软沉重的;而也只有手臂柔软沉重,才能对于对方的推按既具有一定的缓冲阻力作用,便于我的身体能够从容地借对方之力发生位移,又能使得对方的推按遇不到顶抗,从而没有力的着落而感到“终不得力”。由于不用力放松而被推动的手臂是“不动手”的,人小臂的长度又总是小于大臂的长度,并且小臂被对方推动是以肘为轴呈弧线活动的,这样,小臂一经被推动,对方用力的方向就注定已经被改变而被破坏了,最终除非适可而止停止推按,如果继续推按,不论对方是不是向前动步,都不可避免地形成攻击落空和我的几乎小半个身子位于对方的身后了,从而对方由于其自己的用力而形成容易被我就近攻击的“背势”。这一结果的形成,我的“不用力”、“不主动”、“不动手”缺一不可,如果手臂稍微主动一下,也就是稍微地用一下力,上述结果就难以形成了,而且必然会发生双方力的对抗,“人刚我柔”、“以弱胜强”也就都不存在了。手臂被正向、侧向地向上和向下攻击无不都是如此。在这样的情况中,我就像是一扇可旋转虚掩的门,有人猛一推门就会跌到门内去;然而这门本身显然并没有为了旋转而用过力。体现了“不用力”的“不主动”、“不动手”正是这太极拳沾粘连随的化解与置人于背势能否成功的关键,其中的置人于背势其实就是攻击,可见太极拳的沾粘连随兼有化解与攻击的作用,而这种作用的实现都是必须基于“不用力”的。

  

一个人遭到攻击,所受到的攻击方向不外于可以概括为正向、侧向的水平、向上和向下,如果中华武术中绝无仅有的太极拳所独有的沾粘连随,在防止被擒拿的前提下,再有娴熟、轻灵的步法配合,能够“不用力”地将所有的攻击化解掉并且在瞬间置对方于背势,显然就更容易了。这样,被许多练习非太极拳武术者认为是不可能的、至少是极其困难的、认为是“对于武术知识的欠缺与无知”的太极拳的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小敌壮、以老敌壮也就能够实现了。显然,这“不用力”的沾粘连随是古代太极拳先人在武术技艺中成功应用逆向思维,从而发明能够典型地以弱胜强之拳术的产物。太极拳沾粘连随技高者能够“不用力”地使得别人始终打不着自己,而自己却可以随时容易地打着别人,立于不败之地也就有了老实的基础了;至少如孙禄堂先生在《拳意述真》中所说的“虽不能取胜于敌,亦不能骤然败于敌也”。所以,“舍己从人”的沾粘连随才被王宗岳称为是“十三势”之“本”。而“不用力”正是沾粘连随基础性的内容,由此可见“不用力”对于太极拳是具有“本”中之“本”性的。

  

太极拳的沾粘连随显然是要绝对消除一般所谓之“用力”和“快”的,所谓是“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因为这一般所谓的“用力”和“快”是由主观所决定的主动的、局部作用的。如李雅轩、陈微明等先生在其著作中所说的往往其“用力”和“快”不适时,反被人制,央视“武林大会”擂台赛中这种实例可说是不胜枚举。太极拳的沾粘连随由于不用力,因而可以有效地养精蓄锐,可以有效地避免因为年龄差距相对发生的体力不支;还由于沾粘连随的速度是“乘便船”性的,所以,既可以不先不后、恰到好处的快,又可以比对方无论怎么快还更快。由于耗费体力极小而能有效保存体力,速度既可以不快过头,又可以比别人的快更快,这样也使得以弱胜强就有了可能。

  

当然,沾粘连随是很不容易掌握的。因为这一技法既极为简单又极为复杂。说简单,沾粘连随虽然千变万化,却不是主动技巧,中心就是一个“随”,其原理可以概括为《杨氏老谱·太极圈》中所说的“能如水磨催急缓”。就是与敌人搏斗一经与其肢体相接触,就把敌人攻击的肢体当做以水磨心为轴转动的磨柄,我则或不动步或动步地不让这转动的磨柄撞到自己的身体,或让敌人由其自己的活动形成背势,或绕到敌人的背向打击敌人。这样的原理实在扯不上什么复杂和玄秘。说极复杂,从理论上讲,肢体活动由局部肌肉收缩引起骨杠杆变化而形成,这是人一出生就具有的无条件反射的本能,是王宗岳所说的“非关学力而有为也”的“先天自然之能”,要改掉这种有生以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习惯,显然是很困难的,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的。沾粘连随还需要全身十分有序地协调,能够灵敏变化的动态放松,除了能够借人之力,自身还要有能够不需要活动肢体局部肌肉收缩紧张的传递的力量。经验显示,这些绝对不可能由于有“高手拆招”而可以马上明白或短时间内体验到和模仿成功;即使将沾粘连随所有的细节要领都反复交代清楚,悟性佳的要学会、掌握、能够体验到,恐怕至少也需要数年时间。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无论对于是快是慢的攻击,老师都能十分从容地化解并立即置对方于背势的动作反应,学生学练了几年,尽管也完全知道原理,也能部分化解,可就是不能完全掌握。而如果遇到“滥竽充数”的老师、或者老师不愿合盘托出,或者表达不清,学生悟性又差,几十年、甚至一辈子掌握不了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事实上也确有跟随明师几十年的人仍没有明白和掌握沾粘连随的;所以说又是极为复杂的。而要掌握沾粘连随合格的“随”,最关键的也就是“不用力”、“不主动”、“不动手”。如李雅轩先生所说不能上也动、下也动。太极拳每一个动作似乎脚引起手之动是没有时间差的,其实,每一个动作都源于“头顶悬”与“气沉丹田”,是有序的、有先后顺序过程的由脚至手的动,是“其根在脚”的;每一部位的动相对于先动的部位都是被动,或者说每一动既都是全身有序之动的结果,又都是全身不动的结果。所以,手臂对于别人和自己而言,任何时候都是被动的,发劲时也是如此。这就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练太极拳者不动手,动手便非太极拳”。这种情况也就是《十三势歌》中所说的令人“神奇”的虽“动犹静”。这样的技法没有一定的悟性和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的精神是极难掌握的。太极拳的每一个拳式都包含着这样“虽动犹静”或称为“以静御动”的沾粘连随,因而有人说太极拳的每一个拳式都是“不是高难度的高难度动作”,这样的说法令人拍案叫绝。而这“虽动犹静”和“以静御动”的中心就是“不用力”。可见太极拳兼具化解与攻击功用的沾粘连随是以“不用力”的存在而存在的,“不用力”是太极拳沾粘连随绝对不能脱离的根本需要。 


下一期刊发:“不用力”是太极拳“极坚刚”发劲的需要


魏坤梁:我对太极拳不用力的认识点击下方蓝字可查阅

1、古代和近代的太极拳家都认为太极拳必须不用力

2、“不用力”的表述是正确的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