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5 02:59:29
▼
陕西是一个有历史的城市,
随便一个美食都能翻出上千年的故事。
它不仅会让您叹为观止,
更会让您感动不已。
今儿小编我就跟您谝一谝。
羊肉泡馍,你不知道的历史
♟ 据传,宋太祖赵匡胤未得志时,因生活穷困,流落长安街头。 一日,他穷困到怀里只剩下一个干馍,饥肠辘辘的他,在路过一家买牛羊肉的小店时,掌柜的见其可怜,遂将他的干馍掰碎后用一勺羊肉汤在火上煮透与之充饥。饿坏了的他狼吞虎咽,称其味是天下最好吃的美食。
♟ 赵匡胤后,一日出巡长安,同文武大臣专程来到这家小店,让店主再做一碗羊肉泡馍。出了宫的他仍感到其味鲜美无比,于是龙心大悦,当即赏银百两。此事很快传遍长安,羊肉泡从此誉满古都。
面皮,你不知道的历史
♟ 相传,秦始皇在位时,有一年关中大旱,户县秦镇一带稻子干枯,官府催逼纳贡大米,大家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在田里挖井浇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长出了稻穗。可收割后碾成大米又小又干巴,根本没法向皇帝纳贡,大家正在发愁的时候,有一个叫李十二的,用这种米碾成米面,蒸出了面皮,大家吃后个个称奇。
♟ 于是,李十二带着面皮,和纳贡的大米到咸阳。秦始皇见贡米又少又差,传旨问罪。李十二急忙跪奏道:“此米虽差,却能酿出佳食,今奉上面皮,望万岁试尝。”秦始皇吃了面皮。其味道甚美,颇感稀奇,这才赦了众人之罪,并让李十二天天蒸上 几张面皮供他食用。
葫芦头,你不知道的历史
♟ 相传,有一天,90多岁的“药王”孙思邈在京都长安一家专卖猪杂碎的小店里偶吃“煎白肠”,端起碗刚吃几口,便觉得有一股骚腥味直冲鼻端,嘴里油腻腻的,很不是滋味,问及店主,才知是制作无方。
♟ 于是,他从随身携带的药葫芦里取出几味药,连同药葫芦一起赠给店主。店主将这些香料药物放入锅中,果然香气四溢,其味大增。这家小店从此生意兴隆,门庭若市。店家不忘医圣指点之恩,将药葫芦悬挂门首,并将所卖“煎白肠”改名为“葫芦头”。
水晶饼,你不知道的历史
♟ 有一年,宋朝宰相寇准从京都汴梁回老家陕西渭南探亲,正逢五十大寿,乡党们送来寿桃、寿面、寿匾表示祝贺,寇准摆寿宴相待。酒过三巡,忽然手下人捧来个精致的桐木盒子,寇准打开一看,里面装着50个晶莹透亮如同水晶石一般的点心。
♟ 在点心上面,还放着一张红纸,整整齐齐地写着一首诗:“公有水晶目,又有水晶心,能辨忠与奸,清白不染尘。”落款是渭北老叟。后来,寇准的家厨也仿照做出了这种点心,寇准据其特点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水晶饼”。
柿子饼,你不知道的历史
♟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称王,带大军攻打北京。当时正值灾荒年,粮食短缺,老百姓想援军却也没有更多粮食,正好当地特产的柿子熟了,就想用它来援军。
♟ 可熟柿子很软,不好大量携带,且不耐久存。有聪明女子用少量面粉与柿子酱和在一起,加白糖与鸡蛋过油煎成油饼,解决了问题。有了足够的粮草,大顺军没多久就攻下了北京城。
岐山臊子面,你不知道的历史
♟ 在很久以前,岐山有户人家娶了一个美貌、聪明、勤快、伶俐的媳妇。新媳妇到婆家的第二天,为全家做了一餐面条,一家人食后无不称赞面条滑爽鲜美。后来,她的小叔考中了官职,请同窗好友到家作客,便请嫂子为大家做最拿手的面条款待客人,大家吃后都赞不绝口。
♟ 从此,“嫂子面”就出名了。因为这种“嫂子面”上必须加臊子为浇头。所以人们也把它称作“臊子面”。
腊汁肉,你不知道的历史
♟ 相传,唐朝时期,有一天,樊老爷拜朝回府,行至东门外,看见一个衣衫槛楼的小伙跪在一个尸体旁放声痛哭。经打问,才知随母逃难至此,不幸母亲身亡,无法安葬。樊老爷十分同情,命家人帮助安葬了老母,并赠银百两。
♟ 后来,樊老爷冒犯了朝廷,一病离开了人世。没过几年,家产也变卖一空。这时,家人禀告老夫人,柴房内有一棺木,可变卖度日。不料几个人去抬棺木却抬不动。樊夫人有些诧异,命人打开察看,原来是满满一棺木腊汁肉。香气四溢,色泽鲜嫩。
♟ 她让家人拿一些上街去卖,很快便卖完了,吃到的人都交口称赞。后来登门买肉的人越来越多。樊家就在门口开了门面,生意兴隆。但眼看棺木中的腊汁肉即将卖完,樊夫人出了个主意:买些鲜肉,用棺木中的肉汁(汤)煮成新的腊汁肉,仍然保持着原味。
♟ 原来,当年被樊老爷顺手救助的小伙子为报樊府之恩,借樊老爷80寿辰之机,用百株花椒树木料制成棺木。再从10头生猪身上剔下500斤精肉,烹制成上等腊汁肉放进棺内,密封后送进樊府。樊老爷寿辰吉日,客人甚多,对棺木没有在意。由家人抬入后院柴房,一放就是几年。自此樊家便长期开起了腊汁肉铺,名气也越来越大。
搅团,你不知道的历史
来源:西安报道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