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驴肉好,火烧好,驴肉火烧才能好.

2022-02-20 22:11:26

头天晚上,几个青涩时代的朋友W女士、Q先生、S先生和我又在北京小聚。这么多年来,每年聚一聚,小酌一番,回忆一段青涩往事,曝一点当年鲜为人知的“猛料”,捧腹大笑至前俯后仰,似乎已是平淡无奇生活中的不可或缺。

这次见面除了我们几位,各自的另一半也一同参加。虽然免不了小酌,也少不了“猛料”。不过,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席间的话题也与时俱进了。从儿子媳妇到女儿女婿,从孙子外孙到“招呼孙子办公室主任”(简称“招孙办主任”)之类的家长里短,再从健康养老到旅游美食的退休生活,平凡的话题、淡定的谈吐,流走的是悠悠岁月,留下的是深深情意。

席间,北京某知名高校教授W女士的丈夫、同为该校教授的L先生说,距北京市100多公里的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有一样著名小吃——漕河驴肉火烧,就是把熟驴肉夹到火烧里食用,火烧口感酥脆,驴肉肥而不腻,味道极佳,回味醇厚。每次出京向南公干,他都要带着朋友或同事,或专程或绕道,到徐水大快朵颐一番。凡是吃过徐水漕河驴肉火烧的朋友无不交口称赞。

不就是一个驴肉火烧,有这么神奇吗?L先生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又长期在知名高校工作,对当地文化和习俗颇有研究。L先生说,漕河驴肉发祥于徐水漕河一带,迄今已有600余年历史。宋朝时,漕河一带有漕帮和盐帮两股势力,漕帮运粮,盐帮运盐,双方矛盾很深,经常兵戎相见。格斗中,漕帮常常俘获盐帮驮货的毛驴而无法处理,遂宰杀食用。久而久之,当地形成了吃驴肉的习惯,漕河驴肉随之兴起。在长期的生活中,人们从相驴估重、宰杀分割直至配料煮肉,形成了独特的加工秘技。不少当地人以卖驴肉火烧为业,经营驴肉火烧的店铺随处可见,完全融入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之中。据说,康熙下江南途径漕河,曾将驴肉火烧带至宫中,漕河驴肉火烧享誉京城。

L先生很有些文化底蕴的一席话让在场的每个人受益匪浅,也绝对打动了每一个人的心。我在走进五十六道门的过程中素来对各地各民族的民间小吃情有独钟,在L先生绘声绘色的描述下我对这个驴肉火烧颇有些心动。大家一商量,一拍即合:为了这个驴肉火烧,专程去一趟徐水,而且说去就去,明天就去。因为是去吃早餐,起早床,早点走。最后商定,早上6:00出发。

夏季的北京天亮得很早,清晨4:00左右天色就已经大亮。

全国人民都知道,天安门广场每日升降国旗的时间根据北京天文台提供的北京地区太阳出没时间表确定。太阳上缘露出地平线,下缘离开地平线为升旗时间,下缘落入地平线开始至上缘消失为降旗时间。查了查6月份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间,都是在4:45——4:49之间。尽管我没有看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但这张时间表告诉我,每天不到5:00,太阳就已经跃出地平线。

以前我总说,生物钟的原因,每天天不亮就醒了,一般指的是在武汉每天总是不到六点就醒来,醒了就起床。而在北京,这个说法要改一改,改成每天天一亮就醒了。这既有生物钟的原因,也有北京地区天亮时间的原因,更是因为要驱车100多公里,专程去河北徐水吃驴肉火烧。心情有些激动,头天晚上还真有点夜不能寐。

早上6点,我们一行准时从北京出发了。W女士和她的丈夫L先生、我和妻子Z女士同乘一辆车,L先生亲自驾车。已定居国外此次专程回国小聚的Q先生和妻子Y女士自行驾车前往。我们约定:徐水见。那位S先生和妻子S女士因为家中喜事在身,且远比吃几个驴肉火烧重要,这次就只能玩玩穿越,隔空闻一闻驴肉火烧的香味了。

看惯了南方的青山绿水,第一次驱车奔驰在广袤的华北平原上,沿途令人目不暇给的景色是别样风光。宽阔的G4京港澳高速公路似乎总是那么忙碌,尽管还是清晨,大大小小的车辆却不时呼啸而过;一望无际的待收割麦田静静地躺在薄薄的雾霾中,建筑风格几乎一样的那些村庄们似乎还沉睡在晨光里,和繁忙的高速公路同样不知疲倦的是高速公路两旁那一块块大立柱广告牌,尽管上面宣示的内容大同小异,但它们站立的密度在南方高速公路两旁已不多见。

从G4京港澳高速公路徐水出口沿匝道下来,我们和Q先生汇合。紧接着一个180度的右转弯,我们来到一家挂着“漕河全驴宴饭店”招牌的平房前。L先生说,大名鼎鼎的驴肉火烧店到了。我一看手表,北京时间7:30。

小店不大,明亮整洁的餐厅里高桌子低椅子总共16张餐桌,按席位可供64人同时就餐。餐厅正对着大门的一边一溜摆开4个包房,包房的名字分别为赞驴阁、赏驴轩、升仙坊、文化苑。呵呵,有点意思,先赞驴、后赏驴、再升仙,这个小小的驴肉火烧店还很有些文化味儿且都与“驴”有关。说大一点,驴文化。

小店的收银台上方挂着一块“品种价目表”,上面的内容还不少。主食全部是驴肉系列,共有驴肉火烧、驴板肠火烧、驴酥饼、驴肉包子、驴肉水饺、驴焖子火烧、驴灌肠火烧、焖子肉两样火烧等8个品种。价格也还合理,驴肉火烧、驴板肠火烧、驴酥饼、驴肉包子每个8元,驴焖子火烧、驴灌肠火烧每个3元,焖子肉两样火烧每个6元。

L先生办事审时度势,实事求是,既要让我们吃饱吃好,又不能让我们吃撑了,更不能吃不完剩下了。一切从实际出发,L先生为我们一行每人要了一个驴肉火烧、一个驴板肠火烧、一碗小米稀饭。当然,也少不了一句:先点这些,不够再说。

在等待的空隙时间里,我站在取食窗口外隔着玻璃观看师傅们的操作。只见一位师傅从一口冒着热气的大锅里捞出一块煮好的驴肉,三下五除二在砧板上切碎,再从烤炉里取出几个热乎的有些烫手的烧饼,麻利地在砧板上划开火烧的一边,把切好的驴肉塞到火烧切口里边,然后装入一个印有“漕河驴火”商标的白色小纸袋里,一个香喷喷的驴肉火烧便大功告成了。


一会儿工夫,我们的驴肉火烧端上来了。一看,与众不同。12个火烧放在一个小筐里,每个火烧切了一个口子,也分别装在一个小纸袋里,但驴肉和驴板肠并未放入切口。另外分装了一盘切好的深红色驴肉,一盘粉红色的驴板肠。看着我们一脸疑惑,经验丰富的L先生小声说,这是我特地交代的。你让他们给你夹驴肉,不知道会给你夹些什么成色的驴肉,品质不能保证。把驴肉和驴板肠切好另放,不仅货真价实,每个人还能按自己的喜好加多加少。

L先生真是个细心人。为了让我们吃好这个驴肉火烧,每一个细节都考虑的这样周到。这无形中又让驴肉火烧的美味增加了几分。

L先生说,快开吃吧,驴肉火烧一定要趁热吃,热,才能香脆。凉了,味道就差多了。话音刚落,早就垂涎下咽的几个人就迫不及待地动手操作起来。

我拿起一个热乎乎的火烧,夹起一些驴肉塞进火烧。唯恐驴肉塞的太少,还用筷子戳了戳,扎扎实实地把火烧上的那个豁口填满。一口咬下去,酥软适口的火烧和熟度透彻的驴肉混合着落入口中。再嚼了几下,啧啧啧,美味刺激着味蕾,味蕾产生兴奋性冲动。此冲动通过神经传入中枢神经,于是,驴肉的美味、火烧的美味、驴肉和火烧融为一体后的混合美味,一起蔓延开来,让所有吃驴肉火烧的食客不得不为手中和口中的美食拍案叫绝。真的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

吃完1个驴肉火烧,我又为自己配制了1个驴板肠火烧。驴板肠为驴的大肠,卤制后口味独特,有人可能闻名而不太接受,更多的人会喜欢,我就是闻名而喜欢者之一。吃驴板肠火烧的流程和其美味的形成过程与吃驴肉火烧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驴板肠的特殊香味更加绵长。

在这个小店儿溜达时我就发现餐厅里有一个调料台,调料台上有两个脸盆大小的陶瓷碗,里面分别盛着泡制的整个儿青辣椒和芥菜丝。因为我喜欢吃辣椒,咸淡的口味也重,开吃前我就取了一小碟泡青椒、一小碟芥菜丝。太出乎意料了,就着泡青椒和芥菜丝吃驴肉火烧、吃驴板肠火烧,更香,更爽,更别有风味、更回味无穷。


一行人一边吃一边赞口不绝,不约而同的感觉是不虚此行。尽管一个火烧吃下去很扎实,我们几个非体力劳动者平日里主食的进食量也很少,但每人面对两个火烧竟然无一人退却,食后擦嘴揩手之际似乎还意犹未尽。

吃完驴肉火烧我还真意犹未尽。我从收银台后面挂着的一块铜匾上得知,漕河驴肉加工技艺已于2013年被列入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餐厅里一张对折的宣传页告诉我,这家“漕河全驴宴饭店”采用煲、炒、焖等烹调方法,可以烹制清蒸驴头、辣全驴等108道全驴宴菜系。

更有趣的是,餐厅服务员还递给我一张三折页的宣传单,上面关于漕河驴肉朴实直白的宣传语让我忍俊不禁。漕河驴肉:诚信驴肉、正宗驴肉、文化驴肉、品牌驴肉、安全驴肉、领航驴肉。每一种驴肉后面有一段文字作了解读。

既然人家已列入省级非遗名录,毛驴或者驴肉有没有文化已不重要,但驴肉和火烧的加工技艺有必要作进一步了解学习,就漕河驴肉而言,真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

要想驴肉火烧好,驴肉和火烧都要好。

小店的操作间里有一口热气腾腾的大铁锅,几大块驴肉在汤里上下翻滚着。负责煮肉的师傅说,要想驴肉好,煮驴肉一定要用老汤。汤之所以“老”,是因为汤底从来不换,每次煮肉时只加水续料。很多驴肉火烧店的老汤已经沿用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成了“镇店之宝”。 我问煮肉师傅老汤里都有什么料?他笑了笑,一句“你可以尝尝看”就把话题岔开了。我恍然大悟,老汤的配方可是商业秘密。

煮肉师傅继续说,有了老汤,火候掌握不好也煮不出好驴肉。一锅驴肉,大火攻,小火焖直到到起锅出肉,共计25道工序,需要20多个小时,才能让驴肉吸饱老汤的滋味,同时又不烂掉。在这个过程中何时大火、何时小火、何时翻锅,完全凭经验掌握。煮肉师傅拿起案板上一块煮好的驴肉对我说,你看,这驴肉出了锅还是结结实实的。

煮的驴肉必须咸淡适宜。如果味过于淡,影响驴肉香味的散发。过咸,影响人们的口味。

有了好驴肉,还必须友好火烧。好火烧,不是说只要把火烧做得完整无缺就行。真正要把火烧做好也必须遵循严格的流程。

首先是和面。和面决定了火烧成品的口感。放水不能多,水多了火烧太软;不能少,水少了火烧太硬。其次是制作面剂。小店的那个操作间里,一位打火烧的女师傅正在案板上忙碌着。这个小店儿连师傅带服务员8个人,每个人的言行举止都散发着浓郁的本土气息。除了那个煮肉的男师傅,其他7位都是女性。


只见那位女师傅将和好的死面面团擀成厚度一厘米左右的薄饼,涂抹上油卷成柱状,火烧里面的面层就是这样出来的。之后揪成约一两一个的面剂,揉成小馒头形状,再抹上油,放到特制的驴肉火烧烤炉的上层铁板上。女师傅一边抹油一边说,打火烧一定要用驴油,如果用的是植物油或是其他油,再好的原料、再费工夫都出不来地道的传统风味。

话刚落音,她又拿起一个特制的像木头公章一样的圆木在揉好的“面疙瘩”上一盖,这些“面疙瘩”就成了圆饼状,火烧的形状就出来了。待火烧上下两面烤至八成熟,再放入烤炉下层的炉体中。这样,火烧接触更高的温度,却不接触明火。不多久,火烧外面就会形成一层酥脆的外皮,更加鼓,更加脆,更加香,焦里嫩,香脆可口。

这次我还涨了一点小姿势,驴肉火烧为什么不叫驴肉烧饼?火烧和烧饼有什么区别?我们平常吃的“烧饼”、“锅盔”包括油条等面食用的是活面,也就是面粉揉和成面团后还要经过发酵。而做火烧用的面团是未经发酵的死面。

招牌上那种驴肉焖子火烧让我对“漕河驴肉火烧”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求知欲不减。什么是驴肉焖子?服务员们面对我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也似乎来了精神。其中一位指着玻璃柜台里的一种类似于粉肠的一种食物说,焖子不是驴肉,而是用炖制驴肉的肉汤加新鲜的红薯粉熬制而成肉汤冻。红薯粉必须用新鲜的,陈的红薯粉做出来的焖子发黏,不润滑。吃火烧时,把焖子夹入火烧中佐食,一口咬下去,焖子入口即化,满口都是肉汤的鲜味。如果在熬制焖子时再加入一些驴板肠提味,那火烧吃起来就更别有一番风味了。

这位散发着质朴气息的女服务员说,有时候,焖子甚至比驴肉更受欢迎。

说得好,所有熬制驴肉时的精华都积淀在汤里面了,用这样的汤汁做成的焖子,味道能不好能不受欢迎吗?焖子,不是驴肉胜似驴肉。


这个小店里关于驴肉火烧的故事真不少。我拿着那个装火烧的小白色包装袋非常认真地向那位看起来像小店负责人的女服务员请教,你们经营的明明是漕河驴肉火烧,为什么包装袋上印制的是“漕河驴火”呢?小店负责人说,漕河是徐水的一条河,也是个地名,是驴肉火烧的发源地。她有腔有调地给我念了当地一首民谣:保定驴肉源自徐水,徐水驴肉根在漕河,谈保定言必称驴肉,谈驴肉言必称漕河。我笑着继续发问,既然如此,包装袋上为什么不直接印上“漕河驴肉火烧”呢?“漕河驴火”,让人一下子看不懂,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们卖的是一种什么“火”。小店负责人说,驴肉火烧,简称驴火。我仍然做不理解状地问道,“驴肉火烧”挺好的,印在包装袋上也就多两个字儿,但表达很完整,为什么要简称呢?小店负责人这下有些急了,憋了一下蹦出一句,那这要问老板,老板喜欢文化。我又提出来见见老板。小店负责人这回真急了,干脆一口谢绝:谢谢你对驴肉火烧的关心。时间太早,老板没来。

看着眼前这位朴实的小店负责人我有些乐,关于“漕河驴肉加工技艺”这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她和她的同事们总还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时下,史上许多曾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传统食品连同它们的制作技艺,在时光的流逝中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空间,或是被人为打造得失去了原汁原味,或是被人们新的欣赏趣味所替代,有的已经消亡,有的濒临消亡。然而,透过这家小小的驴肉火烧店和徐水街头大大小小的驴肉火烧店看去,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并不寂寞,或者说从未寂寞。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