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注泔镇调查发现手记(三)

2020-11-30 05:23:20

  

注泔镇小吃

  听说陕西人最爱喋的就是面,咸阳的面重在量大味美,乾县的面地道,注泔真的面美得很!中午的面种类多,扯、棍棍面、、搓搓、麻什、片片、饸硌面等等,做法也多,汤的、干拌的、油泼的、炒的、烩的……一进去就上碗面汤,热情地招呼到:“女子,吃啥捏?”正好赶上注泔镇的(每逢农历2 5 8)集市会,转了一圈两个字热闹,我发现的美食情况有,  热甄糕、醪糟 ...                                     

米酒醪糟

                    已切好的烙面                    

 乾县注泔镇辣汤烙面   

注泔烙面以其味美耐嚼、回味悠长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已成为响当当的地方特色小吃品牌。 如今在乾县及周边县区的许多大酒店和农贸市场,随时都可以品尝到注泔的辣汤烙面。

关于烙面传说有两个,一个据说此面起源于商末周初,因其存贮期长、方便携带、热汤冲泡即成面食的独特优点,被周武王选定为伐纣途中的军用伙食。久居关中平原的数万军士,背负着烙面开进河南,打败了商纣王,开辟了周朝八百年的天下,后人因此称烙面为“世界最早的方便面”。另一个是当地人传说烙面在唐王李世民起就有了。传说曾是昭陵民工的食品,用开水泡了便可以吃,类似今天的方便面。李世民一次来到九嵕山下视察,地方官员特地请他吃了烙面,受到夸赞,烙面于是大大出门并得以流行。

  烙面是乾县北部和礼泉北部的一个地方特产,尤以注泔石潭一带为优,“香飘四方” 。该镇还组织有经验的烙面加工户,不断探索改进烙面加工工艺,既继承传统又注入现代手法,使注泔烙面筋道有味、薄厚均匀、入汤不烂、口味独特,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注泔辣汤烙面已成为当地群众招待贵宾的特色饭。

   乾县注泔镇酱辣子夹馍      

酱辣子的制作过程:胡萝卜或者土豆切成很小的四方块,还有的人用肉做,倒在放油的锅里炒,边炒边加入酱,生姜末,盐,味精,香油也可以,最后快炒熟的时候加入辣椒末。搅拌至辣椒均匀,就可,刚炒出来的酱辣子特别烧辣,受不了,放冷了以后吃起来很过瘾。馍基本用的就是锅盔和热馒头,不过我个人觉的锅盔外面的皮比较硬,热馒头最后,软软的,加一些酱辣子,特别好吃。用热馍夹上酱辣子味道好极了,一般吃一个馍的夹上酱辣子后能吃上3-4个馍.

  浇汤面(辣汤面)

浇汤面有人称哈水面,是孤陋寡闻之辈对浇汤面的曲解浇汤面正宗之地在陕西乾县、永寿、礼泉交界的地方,尤以店头镇,峰阳镇注泔镇地区为最.浇汤面是世上少有之美食,过去只有在结婚丧葬的重大日子以及过年时才有的吃.(在宝鸡岐山扶风一代叫哨子面)。

浇汤面的做工尤其讲究,工序繁多.汤,要肉汤,经文火久熬,使所放香料融入汤中,料汤合一.醋要好,是粮食醋,汤好不好,全凭醋把门.辣子要用大油泼过的,不能用菜油,否则太燥.将鸡蛋摊成薄饼,与白菜叶一起剁碎放入汤中,辣子红红,鸡蛋黄黄.菜叶白白,煞是好看,看一眼,哈水四溢.

面加碱,有韧性,筋到,细如发丝而不断.事先煮好的,过水冷却,捞成鸡蛋大小的小嘬.吃时,将面挑到碗里,加上汤即可食用。

    乾县豆腐脑

乾州四宝之一。现如今乾县各镇豆腐脑小吃店,注泔镇好吃的豆腐不在地道,但由于乾县水质的缘故。县北的窖水,县西的泉水为最佳。现在多用天然水或自来水。只能说特色小吃是一种家乡怀念眷顾吧。制作方法为:将大豆过筛拣净,用水浸泡(夏季两个小时,冬季八个小时),泡透后磨成细浆,加水过滤,烧开豆浆,加入适量石膏使豆浆凝结成半固体,即谓豆腐脑。成细白鲜嫩的豆腐脑。吃时用巴掌大的薄铜浅勺子舀入小花碗中,调上精盐、蒜泥、五香陈醋、酱油、油泼辣子。碗里红白相映,翻而不碎、搅而不散;味浓辣香,鲜嫩可口,诱人食欲。吃一口豆腐脑,咬一口乾州锅盔,双味俱佳,更有独特的享受。

乾县豆腐脑以刘甲子制作的最出名。他制作的豆腐脑采用天然水,黄豆一粒粒挑捡,浆用小石磨磨成,这样制作出的豆腐脑鲜白光亮,筋而柔软,调味后溢香可口。,就是用他制作的豆腐脑招待的。如今乾县城乡各地随处可见豆腐脑摊子,豆腐脑已成为乾县普遍流行的民间小吃。

   凉粉

 凉粉可切成块和片状,也可以用特制的漏勺搂成粉丝,浇上蒜泥盐醋汁,加进油泼辣子,凉调着吃,清凉爽快。脾胃不好,不能凉吃的,可以炒着或者调上臊子汤热吃。

俗语说:“猪八戒卖凉粉,什么人样什么汤道啊。”可见凉粉既要好,味道也要可口,人样也得对得起食客才行。凉粉透明发亮,洁白如雪,光、筋、白、亮,既不容易烂,又细腻,吃起来口感极好,是凉粉中的上品。关中人常说:“门盆棍,叉凉粉,油泼辣子香得很”。

   凉鱼儿 

凉搅团

凉鱼儿,搅团 是陕西关中一带的一种农家饭,一般在夏天食用,爽口开胃,去热消暑。凉鱼的做法和搅团基本相同,首先面粉精选关中特产黄苞谷(玉米,麦子),磨成苞谷面,用盆子加苞谷面加水,搅拌成玉米糊糊(粉面糊糊),可以粘稠些,一定不能有疙瘩,另外,也可以给玉米粉里加上少量面粉来做,吃的时候比玉米粉的口感会细一些。最好是用柴火灶台,柴火火不旺,不太会煮糊。水烧沸后,将糊糊倒入锅中,不断地搅拌,并且要注意锅内糊糊的浓稠度,若过稀,则要一边搅拌,一边均匀的将苞谷面撒入锅中,搅拌时注意最好朝1个方向搅拌,若过稠则在搅拌时要加少许水。要想口感润滑好吃,关键在于一个搅字,搅的越多越均匀越好,做成的成稠糊状,切记灶火不可太大,以防糊锅底,一旦糊锅整锅糊糊就有焦糊味。

然后取个大盆,盛大半盆凉水,舀出锅里的糊糊,用漏勺(注泔称为漏鱼瓦盆)把糊糊漏到水盆里,漏的时候注意漏勺要沿着盆慢慢做圆周运动,防止糊糊漏到一处。漏勺孔大则凉鱼较粗,孔细则凉鱼也较细,可以看到糊糊经过漏勺到水盆后,在盆中,如果糊糊过多可再用1个大水盆。此时盆中的水由于热糊糊的原因会变温,需要把温水倒出少许,再往盆里兑上换成凉水。

汤料汁,一般分两种,1种是浆水菜汁(可适当加些浆水菜)1种是用醋汁,分别是用浆水或醋兑水,再加油、盐、五香粉、姜等各色调料熬制而成,放凉。配菜最好是炒韭菜和生蒜泥,韭菜特有的香味会使味道更香。吃的时候,用漏勺捞出凉鱼,空一空水,盛到碗里,加上汤料汁、配菜油泼辣子,味道好极了。

 饸硌面

  饸硌面是陕西民间常做的一种家常面。在乾县注泔镇也能吃到。其实做法简单,先把和好的面放入特制的饸硌床(当地人叫“捺把子”)内,反复泵压手柄,器具压迫使面条从饸硌床下方的许多小孔压出,待压到一定长度后用刀或薄铁片把面条截断,下进锅里煮熟后配上各种浇头或打卤食用。压饸硌很有意思,起面速度快,味道可口,而且颇具观赏性。

这种面里里主要的不仅是面外,最主要的是里面的肉浆,是用猪肉做的,秘制配方味道比较正宗。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