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葫芦贵大,更贵小 - 手捻极品“草里金”

2021-07-30 18:44:55

葫芦贵大,更贵小。朱家溍先生在《故宫退食录》中讲,他的夫人赵仲巽有一玉钗,上面镶着一个小葫芦,只有三分长。玉钗是用碧玉做成的一根竹杖形,在杖端用赤金打成绦带拴在葫芦腰,下垂一个绦结,看上去简洁雅致。赵仲巽的外祖是一位榜眼公,官至清代理藩院尚书。榜眼公有两个妹妹都不出嫁,家里人称这两位老姑娘为“五老爷”、“六老爷”。这个三分长的小葫芦就是五老爷种的。五老爷是一位诗画兼能的才女,喜欢听戏、游山、栽花、养鱼等,又善于培植各种盆景。其中有两盆小葫芦,所谓小者也都有二寸来长,有一年秋天结了几个一寸左右的,其中一个最小的就是那个三分长的小葫芦。这位五老爷精心用意地保护,一直到初冬天气,每天还从屋里搬到廊檐上追太阳,总算长老了没出毛病。五老爷向仲巽说:“可惜配不上对,要再有一个一般大的,给妞镶一对耳坠子多好。”仲巽说:“您自己镶一个首饰戴两把头上,多好。您今年整生日,镶一个戳枝花,葫芦就像老寿星拐棍上挂的一样。”五老爷说:“福禄寿三星未免太俗气了。”仲巽说:“嫌俗气就别联系老寿星,东坡的诗,有‘野饮花间百物无,枝头惟挂一葫芦’的句子。我给您出个主意,叫玉作坊用碧玉给琢一根竹杖形的戳枝,叫三阳金店用足赤打一个绦带结子把葫芦镶上,岂不是一件有诗意的首饰。”五老爷就照这样办了,后来五老爷终于把这件竹杖小葫芦给了外孙女赵仲巽。王公贵府家中有贵物,朱家溍先生回忆夫人的这件金绦小葫芦碧玉簪,最终也不知流落何处,,,可惜了五老爷的一番苦心经营。


葫芦贵小,这是从以肥为美的唐人就有的观点,李肇《瓢赋》中就说“有以小为贵,有以约为珍”。宋人则延续了这一审美性,陆游平生也喜欢小葫芦,曾有一位刘道士赠他一枚小葫芦,他甚为喜欢,并为此作了《刘道士赠小葫芦》诗四首:


葫芦虽小藏天地,伴我云云万里身。

收起鬼神窥不见,用时能与物为春。


贵人玉带佩金鱼,忧畏何曾倾刻无?

色似栗黄形似茧,恨渠不识小葫芦。


短袍楚制未为非,况得药瓢相发挥。

行过山村倾社看,绝胜小剑压戎衣。


个中一物著不得,建立森然却有余。

尽底语君君岂信,试来跳入看何如?


诗人说这枚小葫芦有如栗子一们的黄色,形如一只茧蛹。贵人身上佩戴金鱼,何如山野之人佩一只小葫芦。佩小葫芦不仅有田园之风,还有时尚之感,以致引得村人倾社出看,不胜艳羡。由此可见小葫芦已为唐宋人重视和珍爱。到了明代,即李肇称小葫芦为“草里金”的时候,佩小葫芦已蔚然成风了。高濂《遵生八笺》卷16《盆种小葫芦》称:“小葫芦形仅寸许,……用为披风钮子,有物外风致,但难于成功,亦难美好,为可恨也。”用小葫芦作为衣服上的钮扣,可谓别致,这大概也是明代的一种时尚。另一位明人屠隆所写的《葫芦》中也有这方面的记载:“有天生一寸小葫芦,用以缀为衣纽,又可悬于念珠,有物外 致。若用杖头挂带盛药二三寸葫芦,亦妙。其长腰鹭鸟葫芦,可悬药篮左右,可为鹭瓢吸引。有小扁葫芦可为冠及瓢,俱以生相周匝,摸弄精神,无汗气方妙。”可见小葫芦在明代的用途不只做纽扣,还可用于念珠、杖头、药篮等等,为这些物什平添许多精神。


几年前曾见过一个表现民国情事的电影画面:少妇坐在木楼上,眼神定格似地久久地望着窗外飘来又拂去的柳丝。一会儿,她微微地低了头,尖下颏抵在丝衣精致的纽扣上,情态是温馨的凄楚,还有优裕的感伤。她的手一个一个地细数着丝衣上的纽扣,轻揉慢捻,原来那丝衣上的七个纽扣都是闪着光亮的紫红色的天然小葫芦。不记得那个电视剧叫什么名字了,也不知饰演少妇的演员是谁,但这个画面让人难忘,那七个紫红色的闪着光亮的小葫芦更让我惦记。以前曾听过民歌里有“小小葫芦开白花”的比兴起句,以婉转引出“我想和妹做一家”的爱慕之情。歌中的女声唱道:“小小葫芦开白花,千层叶子千朵花,千层叶子风摆浪,千朵鲜花落哥家。”电视剧中的少妇是不是也在捻着钮扣忆念昔日“小小葫芦开白花”的浪漫与惆怅呢? 小葫芦的珍贵让我难忘,不久又在一本武侠小说里读到这样的情节:说是主人公伸手抓到一个小贼,却是个熟人,身穿貂尾裘,油亮的发髻上颤微微簪着“草里金”的小葫芦。这个有如五老爷旧物的“草里金”小葫芦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该是什么样的小葫芦,能有这样的称呼呢?后来终于在明代刘若愚所著的《明宫史·火集》中找到了这称呼的来源:“仍有真正小葫芦如豌豆大者,名曰‘草里金’,二枚可值二三十两不等,皆贵尚焉。”两枚豌豆粒大小的小葫芦,价值二三十两白银,其珍贵程度真是没有辜负了它的好名字——“草里金”。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葫芦的价码也在不断上扬,到了近代,更是金贵。叶金寿《曼庵壶芦铭》中记载说:“小壶芦极难种,有极小可为耳珰者,一双值百余金。”比起明代的二三十两几乎翻了两翻。小葫芦不仅成为天生丽质的玩物,而且还是个颇具增值效益的潜力股。


知道了小葫芦有“草里金”这一美称,我则在后来收藏葫芦的过程中开始注重搜求小葫芦,且多有收获,而其中的几粒小葫芦也颇可玩味。



1999年秋在天津沈阳道古玩市场的一家小店里,遇到一粒紫红的单肚扁圆小葫葫,直径0.9厘米,不及一寸。拿在手中,见包浆圆润而饱满,紫红的皮色上闪着莹白的光泽。从颜色和光泽上判断,最早也是清中期以前的东西。难能可贵的,它还是一枚勒扎葫芦,身上均匀地扎了20道勒印,扎与未扎之处,颜色深深浅浅,让人一看这枚小葫芦倒是一只十足的中国红灯笼,而那扎成的20道勒印正好似撑起灯笼的竹筋。原来的收藏者大约也是将其视作一只灯笼葫芦,在其上下各镶嵌了一片黄铜,铜片做成葵形,外面还雕刻着卷草纹。上边另植有一雕花的方形铜柱,恰如灯笼的提梁。另外小葫芦的身上还天然地点缀多处不规则的疤点,看上去如同古梅桩上的树斑,透出一种苍然古意。我这个人在古玩市场上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见到喜欢的东西拿到手之后往往喜形于色,不会掩饰自己,让卖家一下就能透徹到我欲得之的心理。所以一问价,对方总是大张其口,毫不含糊。这次也同样,卖家早就洞察了我的心理,刚一问价,人家就说:“祖上几代传下,本不打算卖的,看您是位行家,让您啦,1000元。”一枚千金,比那明代的“草里金”还贵吧,对方本来是“宰”你,可嘴上却说是“让”您,这就是中国古玩文化的神秘之处。宰也好,让也好,为了能拿到就得讨价还价,最终我以550元买下,虽然很贵,但心中愉悦。这是我收藏到的第一粒珍品小葫芦。


属于珍品的第二粒小葫芦是2000年在锦州古玩市场地摊上花80元买到的,高不到3厘米,最大腹径2.5厘米。此物列为珍品的理由不仅是它高不盈寸,最主要的它是一只匏。匏是那种大肚无腰的短把葫芦,熟后对半剖开用作挹水的瓢,剖面为心形。匏多为大个,最小的也只是拳头一般大,很难育出这种一寸以内的小匏,所以说它珍贵。这只小匏大肚短蒂,把略歪,活脱一个大匏的等比例缩小,看上去十分好玩。地摊上的卖者是一位辽西的老汉,我问他小匏的来历,他说是过去村中地主家的东西,如今翻腾出来了。想一想有趣,辽西是我的老家,看起来老家的地主也不尽是守财奴,也有很情致的,能玩出这般花样。将小匏拿回家中,同我收藏的另一只大匏放在一起,看上去极为有意思,大匏愈觉其大,小匏更觉其小,恰如同巨无霸身边站了一个小侏儒。我的这只大匏上有墨书纪年款,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小匏和它的颜色光亮几乎一致,正可说明年份大略相同,都是民国之物。


第三粒是个亚腰小葫芦。2000年的一天,一位古玩店的朋友说有一人拿来一枚小葫芦,问我是否感兴趣。于是我吃完中午饭,一边散步一边到了沈阳北市跳蚤市场二楼的古玩市场。红红的亚腰小葫芦。放在手心,像两只连在一起的红豆,艳如红枣,阳光下闪着莹澈的亮光。初疑为红木所制,后在放大镜下细看,才瞧出葫芦特有的皮色与纹理。看光色,年份不浅,当是清中期的东西。用尺一量,高两厘米,合0.6寸,最大腹径0.8厘米,只0.24寸,可谓小到一定程度了。朋友怕掉在地上找不到,只好装在自己的眼镜盒中。我拿在手中也担心如何收藏,只好放在钱夹里拿回家中,后又求人用红丝绳系了一个中国结,拴住其腰,以防不慎丢掉。


还有一粒小葫芦也颇好玩,那是在得到亚腰小葫芦不久,另一位开古玩店的朋友领来个走乡串户的“铲地皮”者,说是淘到一只小葫芦,看我感兴趣吗。见面后,他从怀中掏出一个带有镙丝扣的圆形小木盒,拧开倒出一粒橙黄色的单肚小葫芦。乍一看,这哪里是葫芦,分明是一粒野生的小榛子,见了直有扔到嘴里嗑一下的想法。为了鉴别,也只好借助放大镜,才证实它确是一粒小葫芦。高0.8厘米,直径1.2厘米,是一粒名符其实的三分小葫芦。相商结果,我最后以300元将这粒小葫芦收得。过了几天,一位与我相熟的辽阳人打电话给我,说是不相信会有这么小葫芦,让我拿给他看一看。约好了时间,在一个周末的古玩市场交易会上见到了这位先生,他拿过反复仔细看了半天,然后说:“我一个朋友特别想寻这样小葫芦,知你300元买的,给你3000,让给他吧?”一边说一边掏出一叠钱塞到我的兜里,几乎同时,小葫芦也装到他的口袋里。我一看这阵势,急中生智,嘴上说“别这样”,一边将钱塞到他装葫芦的口袋里,同时三个指头捏住了小葫芦。这位老兄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我已将小葫芦拿出来攥到了手中:“谢谢老兄的美意,这粒小葫芦我是多少钱也不会卖的。”他见我态度坚决,只好红着脸作罢。后来听行中朋友说:他是有个喜欢奇珍异宝的房地产商相托,如果真是这么小的葫芦,无论多少钱也要搞到手。所以他就想以10倍价拿起来就走,谅你也会同意。哪知你手急眼快,抢了回来,还砸了他的一桩好买卖。得知事情原委,倒是让我苦笑半天,世间爱物者竟有如此之人,大概他也读过《明宫史》,也知道小葫芦叫“草里金”。做为一个收藏爱好者,我能理解。


不经意间,在十多年的葫芦收藏过程中,竟也得了七八粒称得上“小”的葫芦。除了以上所述,其间还有许多难忘的故事。这些小葫给了我许多想像不到的收获,有时晚饭后一边看电视一边数着个地在手中摩挲,一切忧乐倒都忘记了。小小葫芦,虽然质轻体微,但却暗含物外玄机,满蕴天下松风,个中滋味,不足为外人道也。



如果您欣赏“葫社”公众平台

请长按并点击“识别以上二维码”轻松关注本账号

推广投稿信箱:ihushe@163.com


本公众号内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葫芦虽小藏天地,伴我云云万里身。


葫社

致力打造葫芦社交第一平台!


喜欢的朋友,请在下方点个赞,


》》精彩回顾:

端午的由来

端午诗句

端午节13种传统的民俗小吃

端午节的葫芦民俗

清代皇室匏器,千姿百态!

葫芦玩到这个境界,也是醉了!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