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原创散文】海窝子的席锅盔‖杨本民

2021-08-22 00:34:41

海窝子的席锅盔

作者:杨本民    编辑:淡淡白荷

说起海窝子的锅盔,至今还保留着传统工艺的,应该是席锅盔。

海窝子算得上一个清净的老街。成都人说,来到海窝子,犹如探访一方古玉,空灵隽永,又是一种如归的亲近。来到这里,忽然一切就都能放下了,放慢脚步,细细品味,眉目更得以清晰。只道是,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夏秋季节,外地人来此避暑较多。很多成都人喜欢在席锅盔铺子上,买上三两个锅盔,找一家茶铺,边听当地人的龙门阵,独享着悠然的安静,日出日落,保持着湔江河畔的那份纯朴。

海窝子老街,顺着龙怀山蜿蜒,遗存过去的痕迹并不多。据说,街上原有锅盔铺子七八家,以庄姓、周姓、唐姓的锅盔最为出名。随着这几家的长者年岁已高,或者离世,仅存的锅盔铺子不多了。摆在公路一侧的席锅盔,有着传统做法的工艺,甚至烤制锅盔的炉子,也与普通炉子不同,做出来的锅盔真的很有味道。

席家,不是正宗的海窝子的人。他们原来居住在距离县城不远的金山寺附近,以租田耕作为生。民国时的金山寺一带乡村,因地处湔江支流新润河尾水,栽秧季节往往缺水,虽有很多深井弥补来水不足,一般旱田居多。席家租田以水田交纳租子,自然家境不好,只好外出谋生。席家老大十二岁跟随老辈子进山挑炭,路过海窝子时,总要在街上买锅盔充饥。为填饱肚子,他离开了金山寺的家,跪在唐师傅名下,学做锅盔。

当时,海窝子尚未通行汽车,三岔河水码头东去河坝场,北去青㭎林、小鱼洞、白水河;翻越小石梯,又可经冯街子去灌县、汶川;距离场北三华里,便是道家最早的传教圣地,街背后,留存初唐四杰王勃来此写就的《龙怀寺碑记》,自然朝圣人多,来往此地客商很多。背炭的、挑炭的,推炭的,都会在老街上停留,总要在海窝子住宿一晚,次日一大早南来北往。客观上给海窝子的生意带来了生计,尤其是锅盔,对下气力的来说,路上经饿,又携带方便,是当时来往人当饭充饥或加餐赶路的粗淡食品。最多的时候,三里老街有着十二家锅盔铺子。

拜师以后,从小工做起。每天天不见亮便起床,跟着师傅搭火,开铺子,抬炉子,不言不语,对师傅也很尊敬,深得街坊邻居好感。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个相袭千年的古训,影响了很多人。跟随唐师傅,开始了白面行的技术,在打锅盔上精益求精,翻新花样,尤其是形态各异,各有风味的长条油线子、软心酥、小糖饼牛舌头,黄鳝馍、千层酥、扭结子等大小不一,有着十多个锅盔品种。

席锅盔的孙子,至今还在海窝子公路边摆设着锅盔小店,他这样说过,打锅盔先要选好面粉,所谓自发粉是不能用来打锅盔的;发酵时酸碱度很重要,碱重了涩口,碱轻了,面中酸味,发酵不成熟,没有弹性。配料上搭配得当,过多过少都会影响锅盔的质量和味道。烘烤锅盔时,火大了外焦内干,不绵软,火小了,皮壳不酥脆,可能内瓣还是生的。尤其是烘烤时,不要盖严平锅。若是三关把好,打出来的锅盔有着黄色,吃起来味香,嚼起来化渣,内中层次多且绵软,皮层有脆性,这样的锅盔,热的时候味美可口,冷了也保持着软绵和美味。

如今,人们的饮茶习俗有着一些改变,一些人开始讲究茶艺方式的饮茶,若是有着一个席锅盔,会给品茶本身带来地方的特色。要是坐在海窝子茶铺,边吃席锅盔,边听海窝子的龙门阵,真的是一种生活享受,那日子有着清闲般的惬意。

(题图    网络)


作者简介

作者:杨本民,四川彭州人,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曾有诗歌、散文、小说等在《星星》诗刊、四川日报、盘锦文艺、甘孜报等国内报刊发表,出版过小说、散文集,有作品被收集出版。


约稿事宜

本平台投稿邮箱:510678326@qq.com。欢迎广大文字爱好者投稿。要求:作品必须原创,严禁抄袭!文责由作者自负。诗歌,散文,小说均可。来稿请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已选用的作品正常情况下十天之内可以推出,请来稿作者及时关注平台,严禁一稿多投。关于稿酬:本平台实行稿酬赞赏制度,无赞赏无稿酬。低于五元的赏金不予发放,五元以上(包含五元)的,百分之八十为作者稿酬,百分之二十用于平台维护。稿酬于发文十天后,以红包形式发给作者,后续的赏金不再发放。请有赏金的作者主动添加编辑微信:lian20103158,期待您的参与!


苹果手机用户请扫码打赏

扫码打赏,多少随意~


扫码时请备注谁打赏给谁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