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羊肉泡馍与集成电路——定制、自动化与未来

2020-08-02 03:20:54

羊肉泡馍是深受西安人喜爱的美食。全羊骨熬煮的老汤,肉烂汤浓,鲜香四溢,配上掰好的饦饦馍,大火快煮,铺上肥瘦相间的大羊肉片子,辅以粉丝、木耳、香菜,再加上糖蒜、辣酱等食材,料香味醇,诱人食欲,食前满口生津,食后回味无穷。

 


吃泡馍最讲究的是掰馍。对西安人来说,这不但是个进食的过程,还是个享受的过程,每个人根据自己喜好的口感,掰出大小、形状不一的馍块,或如蚕豆,或如黄豆,或如蜂头,馍掰好后,请伙计呈给掌勺大厨,大厨则按其馍形,以馍定汤,以汤调味,每碗泡馍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真正的定制服务。据说,大厨对于熟客,无需见面,仅凭掰馍便知进餐人音容相貌,妙绝比柳庄麻衣相师有过之而无不及。


泡馍用的馍饼是由九分死面,一分发面烙制而成,略硬,所以掰馍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曾有一上海朋友来西安,掰完一碗泡馍后竟在手上磨出了水泡,足见厉害。那么,就不能有一种机器来自动掰馍吗?还真有,而且很早就有了,但机器切的馍一般只会出现在相对粗糙的馆子里,仅作充饥之用,真正传统的泡馍馆,无论大小,都不愿提供机器切馍,因为自动化切出的馍大小均一,切面规整,缺乏变化的层次和定制的情怀,正宗的吃货对此十分不屑。


现在,人们对于吃饭的追求已经不仅仅是填饱肚子了,还有了更高的品质(performance)追求,而看似低效的定制化却是高品质的保证。各行各业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日本的寿司之神、高级定制成衣、手工打造的珠宝甚至汽车,都是高品质的代表。


如果要找一个办法,能把定制的高品质和自动化的高效结合起来,未来唯一可能的方向估计是人工智能,西安本地的IC咖啡群里曾经对此有过一段精彩的讨论,如果利用3D打印和深度学习技术,根据客户喜好,自动产生适合客户需要的馍块,再配以各类温度传感器,味道传感器,学习客户口味习惯,保证每人一碗适合自己口味的独一无二的泡馍,或许才会解决效率与定制的矛盾。


一群搞集成电路的在讨论羊肉泡馍,那么,集成电路和羊肉泡馍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呢?那就是都要划片,就是要把晶元片(饦饦馍)划(掰)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这其实只是表面现象,我们还是用羊肉泡馍来看看集成电路的发展史吧。

 


在基尔比、诺伊斯他们搞出第一块集成电路时,从设计到制造那真的是完全定制的,这相当于当年赵匡胤把讨来的干硬烧饼泡进讨来的羊肉汤中的那一刻,此时的定制是最初尝试时的不得已而为之。从第一块商用集成电路到仙童半导体、摩托罗拉、英特尔等陆续崛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定制电路设计依然是设计的主流,而从给皇帝做羊肉泡的老板开始对公众营业起,到遍布古城的老孙家、同盛祥、老米家、老黄家的陆续开张,很长一段时间,泡馍也只有手掰这一种,此时的定制是因为技术和规模限制。随着技术进步以及规模增大,自动化都出现了,绝大多数数字集成电路已完全转为自动化的设计流程,而自动切馍也曾风靡各个泡馍馆,而高端的集成电路公司和传统的泡馍馆都保留了定制设计(手掰馍)的方式。现在的自动化是基于标准化,EDA工具需要的标准单元库就是机器切出来的馍,缺乏变化层次和个性,只能是为了效率而妥协,相信随着工程师们的努力,自动化会越来越聪明。或许未来,人工智能真的能发挥作用,兼顾定制的品质与自动化的效率


一个吃货要掰过多少馍

才能成为真正的吃货

一个IC designer要画过多少版图

才能把工艺理解深刻

究竟要到什么时候

才能有人工智能定制的那碗泡馍

我的朋友,答案就在风中飘

答案就在风中飘


当摩尔定律逐渐走向终结,新工艺下的挑战越来越多,人们对产品性能的极致追求使得传统的自动化设计已经无法满足,定制电路设计尤其是更高效的定制电路设计变得十分重要。


海思图灵定制团队诚聘英才,如果您有四年以上工作经验(数字、模拟均可),对定制集成电路设计有兴趣,欢迎加入我们,大家一起咥泡馍,做芯片,共创未来(西安、深圳均有职位)。

有意者请与我联系  wypeng.wang@hisilicon.com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