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故园风物话锅魁

2020-10-31 19:19:57

锅魁么,吾蜀中再平常不过的面食。但非原产。应当是源自陕甘一带,随入川移民传来。即便今日陕甘一带亦有类似之饼食,也叫锅魁。只是做法、口味、形制略有差异。

        锅魁又有写做锅盔的,其全名当是锅魁饼子。何为锅魁?其实就是指煎焙饼子的平锅(也称鏊子),因其硕大异于一般的锅子,堪称锅中之魁,是为锅魁。于是乎,以此物件做的饼子就叫锅魁饼子,简称锅魁是也。

        成都锅魁异于陕甘者:一是小得多、精致得多,难以想像陕西十八怪中的锅魁如锅盖;二是做法略有差别,死面揉好再加入酵面及碱水,打制成生面饼,上鏊子烘焙至两面黄。而此后,成都锅魁还有一道工序,需要夹入鏊下炭火炉膛中进一步烘烤,及至酥脆方才出炉;三者说到口味,一地一风俗,各有千秋了,我也就只能说说成都锅魁的口味吧。

    成都锅魁一般有白面、椒盐、夹糖、混糖几种,其中椒盐又有方、圆、旋子(千层)形制之分。白面多用于下肥肠粉或做锅魁回锅肉的配角,还有就是各种各样凉拌菜的夹饼。还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成都老人民商场、人民电影院一带,小贩们骑着自行车沿街贩卖夹着大头菜、红油竹笋、肺片、牛肉等各色凉拌菜的白面锅魁。那夹着红通通的牛肉肺片的锅魁,想来是多少70、80后成都人的心中难忘的美食。


        糖锅魁有夹糖与混糖之分。小孩及老人喜食混糖,因其泡臊(成都土话指形状大个,那时候,大就是多、就是好)松软。夹糖多用红糖,取其更加香甜,而吃刚出炉的糖锅魁是个技术。有开玩笑嘲弄别人倒霉:吃糖锅魁小心烫到后背。缘何有此说法?刚出炉的糖锅魁,糖馅早已熔化滚开,一口咬开,糖液还不及吃,顺手流到手肘胳膊。舍不得,举手臂就口舔食,却又忘了举在头上的红糖锅魁还在冒着糖液,于是滴到后背……哈哈,鲜活的一幅老成都市井生活的写照。

     至于时下流行的鲜肉锅魁,真正开始流行是始于九O年代八宝街红光商场办成都第一届小吃节,那时才吃到源自彭县军屯镇的混入鲜肉糜、牛肉糜的油炸锅魁。只是颇油,祖父戏称为油炸饼。成都传统的做法其实抹不太多的油免粘锅而己,取面食本身的味道。肉锅魁的普及似乎也是百姓生活品质提高的一个标志吧,立此存照。

    年齿渐长,想想这么些年,东西南北飘散的同学们,每每相聚,谈到最多的往往就是那一起经历的事情,那一起遇见的人和物件,自然少不了当日散落于成都故城的各类吃食,如这寻常不能再寻常的锅魁,亦能钩起我们美好的回忆,毕竟故园风物。西北的同窗们,还记得小河街口的龙眼包子否?还记得永靖街的新疆炒面否?还记得金家坝回堂春馆子的牛肉汤否?还记得西御街的海鲜砂锅面饭否?


      另,响应余洋兄锅魁之约,有打油诗一首供大家一笑。

      曰:

       揉面鏊炉烤,解馋亦疗饥。

      故园风景异,一饼起相思。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