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想当网红吗?来个乡下儿童的发型,绝对劲爆 | 豫记

2022-01-10 22:25:24

现在城市里刚出生的宝宝,在发型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太多讲究,待孩子长大一点儿,那发型也是跟着明星潮流走,谁比谁更酷更帅。哪里像过去乡下,儿童发型不仅要恪守老祖宗的传统,还有着许多固定的发型,都是现在难得一见的。



葛国桢 | 文

豫记微信号:hnyuji

 


乡下孩子发型有讲究

有古训也有老祖宗的习俗

 

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毁伤”。

 

地处天地之中的河南人,自古就十分珍视自己的头发与发式,古书中曾有“落一发而垂泪”的佳话传至今日。

 

过去乡下人虽然多数不识字,但都知道自古以来无论男女,自幼就要蓄发。

 

听爷爷的爷爷讲,古时候男孩将长发盘结于头顶,用簪子固定成型,或用方巾束扎,梳理成型,这是一种基本的习俗。

 

可是打清人入关以后,就开始强迫汉人男子剃掉额头头发,梳辫束结,叫做“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老年人都觉得,强行改变汉人男子的发式,剃发留辫,既打破了老祖宗流传数千年的习俗,又与“发肤受之父母”的祖训相违背,对于老百姓来说,是很伤自尊的。

 

我自幼在大平原的乡下长大,从小就见识了孩子们各式各样的发型。

 

比起成年男女,乡下孩子的发型不仅样式多、表现出来的个性也很鲜明,看似不起眼的小儿头发里也留下了不同时代的烙印。


过去在乡下,初生婴儿满月后方才开始剃头,此后1-2月左右剃一次。

 

那些年迈的爷爷奶奶们都说:“小孩子的头发就像地里的韭菜,割了还会发,刮净了胎毛以后,孩子的头发会长得更快,长得更密。”



 男孩子长到五六岁后,就会开始按照家长的意愿,把头发理成各式各样的发型。

 

女孩子一般不理发,而是蓄发辫。男孩子长到10岁左右,可以按照成年人的发型打理,长大成人后随个人意愿爱好,留自己喜欢的发型。

 

 

男孩子不剃光当“电灯泡”

就是“茶壶盖儿”“小平头”等

 

乡下人过去生活生产条件简陋,地里的农活劳动强度大,泥里水里干活,根本没法讲究留什么发型。

 

为了图省事,不少男孩子干脆将头发剃净,乡人俗称“电灯泡”、“光光头”、“和尚头”等,因人的头型状如葫芦,又被戏称为“葫芦头”。



乡下过去很少有专门的理发店,一般都是剃头匠挑着担子,游乡赶会为人剃头理发。

 

剃“电灯泡”时,剃头匠先烧开一桶温水,用温水把人的头发洗匀洗透,再用剃头刀顺着发茬将头发刮得一根不剩。

 

剃光头有两个好处,一是热天时凉快,每天不须梳理;二是不生虱子。

 

过去乡下条件太差,孩子很长时间不洗头或者没有条件洗头,长头发里容易藏匿灰尘,容易生虱子,剃去头发留光头之后,虱子们自然就没有了繁衍之地,孩子也就少受许多洋罪。



“茶壶盖儿”是过去最常见的一种儿童发式。

 

不少人嫌剃个“电灯泡”头不好看,就在孩子的头顶留存一片圆形头发,或寸许,或长短发,其余皆剃光,这片头发的形状和一块茶壶盖儿很相似,所以就取了“茶壶盖儿”这个有趣的名字。

 

这种发型常见于1—6岁男童,孩子留发处一般在脑门(爷爷奶奶都说那是“呼歇顶儿”)附近。为什么不在别的地方留?主要还是为了保护孩子还没完全长严实的脑门。

 

还有的家长会在5岁以后的孩子后脑处留下一绺头发,把其余的都剃光。

 

那绺留下的头发区域,径约4cm,余发稍长,形状很像一条小小的尾巴,可以编扎成小辫,与清代男人脑后留的发辫有些相似,小儿发辫则靠后,俗称“鳖尾巴”。



 

留这种发型的大多是男孩子,他们在玩耍时摇首晃脑,脑后边的那条小尾巴也随着不断晃动,憨态可鞠,非常惹人喜爱。

 

“罗圈头”,有的家长把孩子的头顶和后颈处头发剃光,仅留下一圈形状如同箍桶的铁箍一样的头发,这种发型和筛面的罗圈非常相似,所以才有了“罗圈头”的名字。

 

爷爷奶奶们都说,“罗圈头”会圈住孩子,让他长命富贵。


过去乡下男孩还常见一种“月牙儿头”,又称木梳背儿头。家长将男童头发剃光,仅留靠近前额处一月牙儿状的头发,故名。意在保护儿童未闭合的脑门。

 

很多男孩子长大后,嫌剃光头不好看,就让剃头匠用理发推子、剪刀将头顶头发理成平顶,两鬓及后脑由下向上平理,头顶与鬓角相交处成棱角,俗称“小平头”。



 短发平头,棱角分明,小孩子就显得特别精明。

 

再大一点的男孩子还常常留有分式发型。先将头发洗净,梳理成型,用剪刀依次剪发,用梳子在头顶将头发分开,对半分叫分头,有“二八分”,有“三七分”,有“四六分”。

 

发式成型后,用剃刀将鬓角,双耳及脖颈处毛发剃净,俗称“清边”。理发推子理剪时,可以打理鬓角及边缘,提高理发速度。


 

女孩子发型也个性

“汗淋儿”“羊角辫”“趴角”

 

上面说的这些,都是男孩子的发型,比较起来,女孩子的发型也很有个性。

 

女孩一般多保留旧有的发型,如梳长发辫、双辫,额前留有刘海儿,辫稍束扎红头绳,以显示年幼活泼。

 

女童前额头发剪齐,留下留苏,俗称“汗淋儿”。

 

自头顶中线起,分别将头发分开,辫成两条辫子。每股辫子分三绺辫成,辫稍处用彩色头绳扎起,并配以饰物,为女孩子最流行的发式。

 

还有一种是把头发辫成左右两个短发辫,状如翘起的两只羊角,故名“羊角辫”。



稍大点的女孩将长发自然拢于脑后,发梢自然蓬松,发根紧束,或用红头绳,或用胶质松紧绳,分扎两角称“趴角”。

 

有将头发分别分三绺编成两束发辫者,俗称“扎双辫”。

 

20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女孩子流行将长发拢于后脑,前额留有刘海儿,发根紧束,长发自然蓬松飘于后脑,彰显活力。

 

还有将散发分三绺编成一把发辫者,称为“独辫儿”,流行至今。

 

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乡下人的生活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变,少年儿童在家里的地位也大不一样了,成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吓着的“小皇帝”“小公主”,因为宠爱,孩子们的发型也跟过去大不一样,越来越讲究个性化了。



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期间,不少孩子的家长把孩子的发型留成了奥运会会徽样式,国庆节期间,有不少孩子把发型剃成了国徽、,真是形式不拘,多姿多彩。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葛国桢,河南鄢陵人。现为许昌人民广播电台编辑、记者,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冷暖人生》、《燕子飞来》等个人文集,主编出版5卷本的《天下庾氏文化之根》丛书。

推荐阅读

现代人结婚真没以前讲究,德高望重的人才有资格写请柬 

农家院里的小板凳,成就了无数歌谣,比智能玩具、ipad更让孩子受益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