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这个山西人绝了!居然制作出2017年山西最新美食地图!一张图片吃够一年!

2023-05-25 17:04:50

【新朋友】点击本图上方的“翔泰航空”可立即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可转发或分享本页面内容

欢迎关注翔泰航空官方微信:xt3361111

翔泰航空专营国内、国际特价打折机票,与机票相关的问题请咨询

客服电话:0351- 3361111

QQ 客 服:292736238

微信客服:xt3361111

山(chi)西(huo)人(men)!
耳边最常听到的也是

“吃的了?”
 

小编吐血整理

纯干货!
用一张最全最新的“美食地图”
换你满分幸福!

赶紧收藏吧~~


“天下面食,尽在三晋”,山西面食从远古走向今天,也从黄土高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山西面食,不仅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今天,小编带大家依次体验不同地域的不同风味儿。



大同美食推荐

大同菜是晋北菜的代表,口味偏咸,菜肴重油重色,饮食特色仍以各种面食为主,比较出名的有刀削面、豌豆面、黄糕、荞麦圪坨、灵丘莜麦面、羊杂粉汤、面麻片、浑源凉粉等特色名吃。此外,由于大同地处塞外,受草原游牧民族饮食习惯影响,牛羊肉菜肴也颇具风味,特别推荐涮羊肉、五香兔头等特色美食。



刀削面是山西人民日常喜食的面食,因其风味独特,驰名中外。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


大同羊杂的吃法比较粗犷,大锅置火上,连汤带料一锅烩煮,随食随留,不拘形式,但是吃起来却觉得格外爽口。羊头、羊蹄、羊心、羊肝、羊肺、羊肠以及羊血等洗净、煮熟、切碎,配以葱、辣椒、盐等调料熬制成汤,再加上山药粉条,煮好后,红白相间,热气腾腾,油而不腻,质醇味美。


浑源凉粉是山西浑源的特色美食。浑源凉粉以土豆淀粉为原料,加入适量的明矾,搅成糊状,在火上滚熟,凉冷倒出即成,故又名粉砣。浑源凉粉又白又细又利口,象猪皮冻似的“筋颤”,拿在手中“滑溜溜”。再加上莲花豆、豆腐干、辣椒油、葱蒜香菜等调料,莲花豆香酥可口,豆腐干嚼得过瘾,而辣椒油辣而不涩,可谓色香味俱佳,让人胃口大开。


黄糕是大同常见的家常食品,原料是黄米面,先用温水和成碎块状(散粒),上笼蒸熟,然后倒在盆里用手再揉一遍,边揉边在其表面抹点麻油,这样作可以防止糕面表皮干裂。最后把和好的糕面分成小块,蘸上肉菜汁即可食用。黄糕具有“黄、软、筋、香”四大特点,吃起来松软可口,十分味美。



大同兔头十几年前就已美名远扬。有一条街叫帅府街,又叫司令部街,自兔头在这条街成为气候,人们更习惯称它为兔头一条街。据说,大同兔头日销能达四万只,足见人们对此不是一般喜欢,而是一种嗜好。



豌豆面是山西的传统风味小吃。具体作法是将豌豆面与白面和在一起,然后或擀或压或切,品种有拔鱼儿、抿面等,下锅煮熟以后,浇上用鸡蛋、金针、木耳调成的卤汁或肉末卤汁,即可食用。香味浓郁,十分适口。


压韭茄子是山西省大同地区的风味小菜,深受民间百姓喜爱,是春夏季节的可口小菜。每年秋收时,山西人都会把拉蔓后口感较差的茄子做成腌茄子,腌好的茄子咸淡适口,非常清香,是佐粥的最佳伴侣。



酸窝菜是山西省大同地区民间冬季食用的一种汉族传统名菜。口感酸甜利口,清淡实惠。腌制酸窝菜的主要原料就是长白菜,长白菜是大同民间秋冬季节的主要蔬菜,但不易保存。所以当地百姓就把长白菜制成酸窝菜,在冬季当腌制菜食用。


朔州美食推荐

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朔州多种植荞麦、莜麦等农作物,用荞面、莜面制作的窝窝、蒸饺等各种面食成为了人们日常饮食中常见的美味,有着浓郁的朔州特色。 朔州的地方小吃种类很多,麻花、黄糕、面饼等都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食品,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数应县牛腰了。

应县牛腰:雁门关外的应县城内,不仅有一座驰名中外的应州木塔,而且还有一种名叫牛腰的传统食品,颇负盛名。

右玉熏鸡:肉质细嫩,色泽红艳,易于保存,一般在夏季也可存放一周至十天不变质。


右玉羊肉:香味浓郁、肉质鲜嫩,肥瘦相间,肥而不腻、食之爽口。煮沸后肉汤透明澄清,脂肪具有清香之味。


烫面饺子是朔州一种特色蒸饺,又称烫面蒸饺。蒸饺子一般都用烫面来做,烫面就是用沸水约65℃至100℃的水和面,边加水边搅拌,待稍凉后揉合成团,利用沸水将面筋烫软,及部分的淀粉烫熟膨化,降低了面团的硬度,所以水温愈高,沸水量愈多,做出的产品愈软,吃起来较无劲道。因为加入100度的水会有粘牙、粘手、粘工作板的缺点,所以一般做烫面饺都用70度--80度左右的热水,这个温度做出来的烫面饺口感较好,烫面饺一般较普通面食吃水量大,面揉好后柔软度非常好,好多人常说揉好面软硬程度像耳垂。



油豆泡外形呈圆球体,内部组织呈蜂窝状,外筋内虚,用手挤压有气体感,压扁时可以自动复原。食用时荤素配料均可,制汤配菜兼宜。将豆泡用小刀划开一道小口,放进肉馅用粉面糊封口上笼蒸熟食用,别有一番风味。


"糖干炉"源于辽代,是一个面点师为官家传递情报而特制的一种邮寄载体。后因其质品纯正,风味独特,干脆香酥,成了风靡一时的汉族特色小吃。


忻州美食推荐



作为晋北咽喉的忻州,面食制作精巧、花样众多,除了传统的刀削面、拉面、剔尖面等。 忻州小吃丰富,种类较多,著名的有忻州瓦酥、原平锅魁、高梁面鱼鱼、河曲酸粥、保德碗托、代县麻片、繁峙疤饼、五寨猪黑肉炖粉、神池麻花。另忻州代县黄酒、定襄蒸肉也不错。




疤饼因饼上遍布疤痕而名,亦名籽饼。其用料有白面、葫油、白糖、鸡蛋及苏打等。制作时,将和好的面擀成直径约半尺左右的薄饼,在铁锅内铺一层磁砂,放一层饼,进行烘烙。熟后的圆饼呈金黄色,面皮上均匀地布满圆形小坑,状若疤痕,其味香甜,其质酥脆,为别具一格的风味小吃,名闻遐迩。




高梁面鱼鱼本是忻州地区乡间百姓粗粮细做的一种日常食品。近年来一些宾馆、饭店,捕拾民风,将其发展成了招待内外游客的风味食品。高粱鱼鱼蒸熟后,配以羊肉或西红柿汤调和,清爽利口,别具风味。 猪肉、土豆切碎,再加面粉、调味做料搅拌混合,放入碗里再蒸。食用时加热切成块,味鲜迷仙。




原平锅魁饼因在历史上夺得当地炉食之魁而得名。其状若块,约三寸长,寸许宽,卷边滚圆。不包馅的称空心锅魁,包馅的另有名称。应市的多是甜馅锅魁,最上乘的是玫澄锅魁。锅魁饼面橙黄色,具有香、甜、酥、脆的特点,加之包馅的不同、又各具风味,使人久食不厌。




定襄蒸肉是塞北特产,悠久历史,被历代宫庭御膳视为民间极品。现在做蒸肉的达上百家,其中以百年老店隆襄斋著名。以精瘦猪肉为主,辅以精淀粉、精炼植物油及各种调味品,通过现代科技工艺精制而成。具有色香味美、口感绵润、多食不腻等特点,是补充体内多种营养成份的风味食品。




忻州瓦酥 忻州瓦酥形状似瓦,故名“瓦酥”。瓦酥制作历史悠久,始于明末清初。在清朝时,慈禧太后品尝后,龙颜大开,赐名为“龙凤瓦酥”。瓦酥以其质酥脆,味香郁,堪称炉食中一绝。鲜食酥沙,松软;干食酥脆、甘香;常食健胃壮身。




河曲酸粥糜米本身就富含多种粗蛋白和氨基酸,发酵后其中含有的乳酸菌能帮助人们生津止渴、消食健胃,酸粥在美容护肤、延缓衰老方面也有神奇效果。  



保德腕托是山西省忻州保德县的一种汉族传统小吃。风味独特,为小吃之上品。腕托顾名思义是将荞麦面制成的糊放入碗中,上笼蒸熟晾凉后,拔出一个和碗形状相似的“托”来。地道的保德“碗托”用的荞麦面,是把粗的、黑的筛去,留下白的、细的,称为“上荞面”。


神池麻花是山西省神池县汉族传统名点,色泽金黄,香甜酥脆,根大股匀。看去色鲜美,闻之香扑鼻,吃起来脆而不硬,酥而不散,香甜耐嚼,回味无穷。神池麻花在食品业中著称甚久,蜚声北方各地,其配料是酵肥三份,水二份半,油半份,糖、碱少许。炸时用葫油,要清澈澄净,以不起沫不冒大烟为宜。


长治美食推荐

壶关羊汤是山西壶关的汉族传统名吃,汤鲜味浓,饺香肉嫩,发汗驱寒,营养丰富。喝壶关羊汤先要讲究时令,约是从当年中秋到次年清明之间七个多月时间。长治人喜欢喝羊汤,而羊汤又以壶关县的最为有名。壶关羊汤的做法是把煮熟的羊下水切成丝,浇上羊骨头老汤,并配上盐、醋、味精、香菜、辣椒等佐料,鲜香味美具有暖中补虚之功效。

长子炒饼是山西省长治著名的汉族小吃,是长治人民喜爱吃的美食。历史悠久,始创于清光绪年间,是用面粉、肉丝、蒜苔、粉条加上鸡汤,配以各种佐料制成的山西传统小吃。本品色泽金黄,爽口不腻,质地柔软。吃时加醋、蒜,满口生香,别有滋味。长子炒饼被评为"山西名小吃""上党名吃"。

屯留五里庄煎饼历史悠久,驰名上党。现代五里庄煎饼把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使古老的名吃又增添了新的魅力。该小吃风味独特,选料考究,主要配有玉米、小米、豆类、芝麻、杏仁、大枣、核桃和多种新鲜蔬菜等,制做时将其磨成粉料,打成糊状,在烘好的鏊子上,用煎饼耙子将打好的浆料均匀摊开,经火烘烤,“薄如蝉羽之纸”的黄色煎饼,便伴随着一股馨香应运而生了。然后将其叠成长方形,按个人口味夹以大葱、牛肉等食之。因本品含有精米、精面所缺乏的人体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既可做主食,又可与牛奶等搭配构成方便快餐,实现营养互补,常食此品,有益于促进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和中老年人的健康。

潞城甩饼已有100余年的历史。是长治鹿城的传统美食。吃的时候卷上薄腊肉片,蘸蒜泥就食,浓香可口,不酥不烂,不软不硬,越嚼越香,令人回味无穷。

襄垣拉面分为两大流派,以夏店镇付村付家为代表的是洪佛派,拉面特色是:面略放少许盐方成,饧好面,主功在蘸碱水晃条逗面,而后盘案勾抻,连闪带弹,反拉抖屑,丈余外飞面入锅,出锅后,面色微黄,其主要技艺多流传于襄垣城南、城西、城东区域;以龙王堂关家沟刘家为代表的为清佛派,拉面特点是搋面加盐,饧好面晃条不加碱,以案面摔打为主功,盘条后,先拽后扯,以拽带闪,正拉勾抻,刀断剂头,近锅抖扬。出锅后面呈白色,其主要技艺流传于襄垣县城北区域。

抿蝌蚪因状如蝌蚪而得名,形同擦蝌蚪,是山西省长治市久享盛名的汉族传统面食小吃,适合众人。

莜面的原粮叫“莜麦”,也称“燕麦”、“玉麦”。已有25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是沁源县首屈一指的粗粮品种。它不仅有耐饥抗寒、保肝、保肾,造血及增强免疫力之作用,而且还有强体、健脑、清目、美容之功能,常食可提高智力、降低胆固醇,治糖尿病也有良好的效果 。它既是营养丰富的食物,也是降血防癌的药物。莜麦脱壳碾粉即叫“莜面”。


吕梁美食推荐

小米钱钱饭,在吕梁很流行、很普及,这是家家户户几乎每天必吃的家常饭。但这种食品在全国来说很少见,只有山西的吕梁地区西部和陕北地区才有,所以人们对此知之甚少。将白豆煮半熟后置平滑青石或钢铁块上,用小铁锤捣成小圆片,状似铜钱,故名豆钱钱。做小米饭时与米同时放入锅内,或做汤面时加入食用,别有风味。

碗托是山西柳林县的汉族传统小吃之一,。碗托多为冷食,切条、就碗刀扎而食均可,以蒜泥、辣椒、好醋为主要调料,尚配以姜末、香油。其辣椒选用头茬,晒干后研为细末,用麻油烧热后。放入葱少许,待葱发黄时,倒入辣椒粉,用铁勺搅匀,油多辣椒少,遂成稠浆,装入瓶、钵备用。 严冬季节,多配豆芽炒食。炒瓢内放点油,待油冒烟时。放入葱,葱发黄,把豆芽倒入,豆芽炒到八成倒入切条的碗托,浇上蒜、醋、辣椒,撒上盐、姜末,味精,倒入碗内即可食。有时也与羊杂各混炒。碗托四季食用,老幼皆宜,吃起来坚韧、醇香,已成为人们特别是小孩、学生的常食零食。

临县大烩菜,简称烩菜或大烩菜,是山西临县乃至吕梁地区的一道著名的汉族小吃,由于临县靠近陕北,跟榆林大烩菜有相似之处,但是由于地域跟风俗不同,临县大烩菜的味道跟做法有所区别。虽然此菜源与内蒙,但是随着在临县的落地生根加进去了许多临县独特的风味,分荤、素两种,其主要有粉条、瘦肉、土豆、蔬菜等组成,味道鲜美,回味无穷 。

岚县土豆宴品种多样,做法精细,风味独特。二十世纪70年代“山药蛋派”著名作家马烽来岚县采风时,吃过由岚县土豆为主要原料制作的粉面饺子后称赞道:“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莜面饺子,又名山药饺子:将莜面小剂子用两个手掌捣成有波纹的椭圆小皮子,内包山药丝或萝卜"英子"(叶子)等的馅子,捏成饺子。此为山西特有的面食,一般蒸熟后现吃或在火盖上炕成焦黄色再吃,蘸腌菜汤或者肉汤吃,为绿色健康的粗粮食品。


晋城美食推荐

烧大葱是山西省晋城市的一道汉族传统名菜,以大葱为制作主料,烧大葱的烹饪技巧以烧菜为主,口味属于葱香味。烧大葱的特色:此菜色泽金黄诱人,汤鲜葱香,配上鲜荔枝,使口味咸鲜香中有甘甜微酸。

晋城炒凉粉是一道山西省晋城市的汉族传统风味小吃,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先将凉粉切成长宽各3-4厘米、厚约1厘米的方块,放置待用。锅内放少量食油,烧热后将切好的凉粉块入锅翻炒。再将醋汁蒜沫浇入,加盖,待蒜、醋味入里后出锅。口感软嫩,香辣可口。

酸菜黑圪条在当地又叫浆水菜黑圪条,是山西省晋城市的一种汉族传统名吃。旧时由于当地白面紧缺,人们为了调剂生活,用白面包高粱面擀成面条,又因晋城酸菜腌得好,用酸菜作卤配以黑圪条。撒上香菜、芝麻、也可加入辣椒。口味酸香辣俱全,高粱面特有香味胜似精米白面,使人越吃越爱,越吃越香。

阳城烧肝,是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地方名吃。以鲜猪肝加佐料,用花油包卷,经煎、蒸、炸等工序达焦黄酥软即成。其特点是外焦里脆,味美适口,佐酒佳肴,热食不腻。

润城枣糕,是晋城阳城县一种地方特色食品。润城镇位于阳城县城东7公里处, 又称 "小城",是历史文化名镇。

十大碗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汉族名肴,属于晋菜系。山西高平待人的一碗碗独特的菜,共10道菜:水白肉、铬桃肉、碗子肉、川汤肉、肠子汤、豆腐汤、鸡蛋汤、天和蛋、软米饭、扁豆汤。一碗一个味道,犹如南北大菜系列,但餐具不用盘而用碗,碗中之菜也可称"汤",素有"碗汤菜"之说。十大碗做工十分精细讲究。选一头上好的肥猪,杀洗过后,厨师把鲜嫩的猪肉分成三六九等,开始耍刀工精雕细作。瘦肉切成一条条,用于做"铬桃肉";肥肉用刀削成一片片,做"水白肉";猪肚猪肠等也全都派上了用场。


运城美食推荐

芮城麻片是山西省的汉族传统名食之一。创自明末清初,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素以酥脆甜香而著称于省内外。1981年,在全省商办工业副食品质量鉴定评比会上,曾荣获名特产品的第一名,畅销许多省市。该小吃片薄如纸,晶莹透光,其味蜜甜,入口酥脆。经盛夏而不粘连,存放久而不变味。长久食用,有舒肝健脾、消除疲劳、振奋精神、补充营养、促进新陈代谢之功效,老幼咸宜。

新绛炉饼种类颇多,当新绛鸡蛋旋子(鸡蛋烙饼)为佳。鸡蛋烙饼,当地俗称鸡蛋旋子,先烙好葱花饼,然后单 面或者双面粘上鸡蛋即成。皮簿味香,油而不腻,食之无腥,为新绛县独有。特点:香、酥、软、绵,老少皆宜。 


闻喜煮饼是一种山西省的汉族传统名点。在山西有着饼点之王的美誉,又有国式糕点绝产之美称。煮饼在明末就已有名气。鲁迅先生在小说《孤独者》中有"我提着两包闻喜产的煮饼去看友人"的字句,可见闻喜煮饼确实声名远播。煮饼是一种油炸的点心。在晋南民间把"炸"就叫"煮"。闻喜煮饼形似圆月,由于外皮粘满白芝麻,所以外观是月白色。其外裹芝麻,滚圆状,内有栗色、绛白二色分明的饼馅,可拉出几厘米长的细丝,吃起来酥沙香甜、不皮不粘不腻,久不变质。主要原料为面粉、蜂蜜、小磨香油、糖粞及上等红白糖等。闻喜煮饼至今仍是老少皆宜的一种大众食品。


永济牛肉饺子皮薄馅嫩,久煮不烂,味道奇绝,食之香而不腻,既可当主食,又可做下酒菜,因而有"吃饺子喝酒,越喝越有"的说法。永济牛肉饺子的奇特之处就在于用料和拌馅,其配方目前在国内可以堪称一绝,无可比拟。


稷山麻花是山西运城的汉族传统风味小吃。据传,麻花原是宫廷食品,传至民间时成为两股面粘在一起的形状,现在洪洞一带还可见到这种食品。清乾隆年间,翟店镇西位村的一位商人把它带回家乡稷山,制作出售,食者甚多。后来,这位商人不断改进制作技术,将麻花由两股改成三股,然后拧成炸制,呈金黄色细丝花纹状。目前,稷山麻花已进入北京、深圳、黑龙江等10多个省市销售,颇受欢迎。

油泼面是山西很有特色的一种主食。又叫拉面、拽面、抻面、桢条面、香棍面等,据说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北相羊肉胡卜,山西著名传统小吃,距今有一百多年历史,久负盛名,制作方法是:把烙熟的白面薄饼切成丝条,加鲜羊肉汤煮成,再加香油、葱花、红辣椒面等调料。味道清爽,油而不腻,滋补身体,为当地群众性的名吃佳品。运城市北相镇人做的最好,故名。

解州羊肉泡馍是山西解州著名的汉族小吃之一,具有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肥而不腻,营养丰富,香气四溢,食后回味无穷的特点。羊肉的味道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


临汾美食推荐


羊杂烩是洪洞县的特产,最早出现于元代。其最大的特点是原汁原汤,即只加入最普通的一些调味品,诸如盐、辣椒油(用羊油炸制)、葱白。花椒、味精、大料等,然后放入砂锅中慢慢煮熟,这一作法与蒙古族吃羊肉的习俗大同小异。


临汾市小吃牛肉丸子面用一个字概括--"辣",用两个字概括是"香辣"。在山西省临汾市区的大街小巷,牛肉丸子面开一家火一家,门面都不大,属于平价小吃。最正宗的要数白家牛肉丸子面,有牛肉的鲜、有丸子的香,还有秘制的汤,很辣很爽,吃起来大汗淋漓,尽管如此夏天吃的人也不少。满满一大碗面条上漂着红红的辣椒油,溜圆的牛肉丸子伴着碧绿的香菜,纯朴简单的美味令人酣畅淋漓。


油炸馓子,又叫麻油馓子,是洪洞县独有的一种油炸食品。据《洪洞县志》载:每年农历二月二,洪洞、赵城两县要在广胜寺进行祭水庙会。逢此日,广胜寺人山人海,两县县令及地方绅士都来参加。


晋南醪糟是山西传统的汉族小吃,这种甜点闻名遐迩,最早出现在霍山南麓洪洞城的小吃摊上,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庙会,来此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人山人海,解渴生津的醪糟便应运而生。洪洞醪糟之所以有名,是由于它使用的霍泉水和此水灌溉生长的糯米,还因为用独特的灶具与奇特的酿制方法。


安泽火腿,是山西省汉族传统名食,已有300多年的生产历史。安泽的火腿,色泽红白分明,气味浓香,味道鲜美,享誉省内外。据《安泽县志》载:“金华火腿而外,以安泽火腿为最,亦土产中之绝佳者。”“宦游他处者,每购以馈亲友焉。” 安泽火腿应该是源自金华火腿,说起来还有一段历史故事呢。


吴家熏肉,是山西省平阳(今临汾市)著名的汉族传统名菜。以猪肉为主材,特点肉皮明亮,色泽金黄,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草香浓郁,蚊蝇不沾,经久耐放,开胃健脾。清末民初时由吴老广创制,吴氏三代,独家经营,百余年来,盛名不哀。吴家熏肉是临汾市吴保元、吴保恒兄弟7人经营的祖传肉食名产。它始于清末,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乡宁白面油糕,是临汾地区的一道汉族糕点,圆如饼,形似鼓,色如铜,香味扑鼻。

蕨菜,是晋西南地区的古县独有的特产,俗称“龙头菜”,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粗壮肥大,叶柄直立,不开花,用孢子繁殖。多生于林边、为沿向阳坡的疏林地带。细嫩茎叶可食用。茎在卷曲时恰如一柄如意,所以又叫“如意菜”。也可入药,新的根茎则富含淀粉,俗称“蕨粉”或“山粉”,也可食用,又可作为酿造原料。鲜蕨菜须经腌制后方能贮运、外销。


曲沃腊牛肉,是清真食品,风味独特,别具一格,是古晋都(现曲沃)的历史传统名产。相传,此品种为曲沃城内回民马氏所创制,大约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因其是放在独轮小车的盘子内。

烧麦是晋南地区传统名食,形如石榴,洁白晶莹,馅多皮薄,清香可口。早在乾隆三年,浮山县北井里村王氏,就在北京前门外的鲜鱼口开了个浮山烧麦馆,并制作炸三角和各种名菜。某年除夕之夜,乾隆从通州私访归来,到浮山烧麦馆吃烧麦。这里的烧麦馅软而喷香、油而不腻,洁白晶莹,如玉石榴一般。乾隆食后赞不绝口,回宫后亲笔写了“都一处”三个大字,命人制成牌匾送往浮山烧麦馆。从此烧麦馆名声大振,身价倍增。

猪血灌肠是一道山西的汉族特色小吃。主料是猪血,配以豆芽等。它创制于清朝中叶,加工精细,风味独特,是誉满三晋之佳品在山西,一年四季街头巷尾均有摊点销售山西小吃猪血灌肠,它既可凉吃,亦可炒吃。


晋中美食推荐


猫耳朵是晋中、晋北等地区流行的一种风味面食。它吃着筋滑利口,制作简便,随乡就俗,适用多种面粉和浇头,又加制作简便,倍受群众欢迎。在晋中一带,人们用白面、高粱面制作;在雁北、忻县高寒地区,人们用莜面、荞面制作,取名"碾疙瘩",还名"碾饦饦"。尤其因莜面制作柔软,还能碾推成花纹、触须等式样,更使这种面食形象多彩多姿。

平遥牛肉久负盛名,起源年代无考,清代时已誉满三晋。清嘉庆年间,邑人雷金宁及其子孙三代,在城内文庙街设有兴盛雷牛肉店,长达百余年。到光绪末年,又有任大才与其子任仰文在城内西大街设立自立成牛肉铺,所制牛肉可与兴盛雷牛肉相媲美,均为正宗产品。


昔阳吊炉小烧饼(产生于金元时期,迄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当时,外族入侵,战火纷起,人们为了躲避战乱经常离乡背井,同时一种好消化、易保存、便携带的食物也就应时而生了。此后,几经改进成为现在的吊炉小烧饼,并一直延续至今,成为昔阳人走亲访友佳品。

荞面凉粉在寿阳一带常为食用,是夏季的汉族风味凉面之一。


阳泉美食推荐


阳泉市所属平定县有道名菜:粉条豆腐丝。这道菜主料是粉条和油豆腐丝,成菜特点是,豆腐丝是炸过的,外脆里嫩,菜看着很温和,没有一点热菜的感觉,但吃起来烫嘴,所以,地道的饭店都会说,我们做得是不冒烟的正宗粉条豆腐丝。


在阳泉,有一样别具风味的面食叫“
糊嘟”。糊嘟是人们用玉米面做出来的一种面食,原本是山村苦寒人家的日常食物,但因其特色的蘸料和软硬适中老少咸宜的口感,经过了厨师的改进已光荣地进入到阳泉的很多餐厅饭店,有些饭店还把糊嘟作为特色主食隆重推出,受到阳泉人的青睐。


说到“
”(sá 实在不知该咋写)可是阳泉人的最爱。“撒”是将泡入水中的小米与红薯用慢火熬制成粥,再将玉米面均匀撒入锅中,用勺子轻轻顺时针搅拌即可关火。“撒”里面放些香甜的红薯进去,既美味又养生。香甜的“撒”和爽口的土豆丝、芥根丝,洋姜咸菜搭餐,很是美味。在过去不算太远的一个时代里,阳泉乡间人们的早餐一年四季雷打不动是撒。

本文来源:掌上太原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