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韩原老字号:学巷醋老板和他的醋

2022-02-17 05:35:17

韩城微文学第一只眼

     醋老板与我是同学,家里祖上酿醋,百年不衰。醋老板勤勉能干,继承祖业,成为樊氏四代传人。醋老板的醋坊,古朴简单,坐落在金城老街,与文庙正对,仅一巷之隔。醋老板的醋,手工工艺,味道醇厚,是热销的土特产品。醋老板和他的醋,多次参展于大小推介会,而且正通过网络,快递到山西河南广西云南等地。

     佳酿不怕巷子深。在物质丰富的今天,任何美味占据市场,摆放百姓的厨间,品质是最好的口碑。醋老板处事低调,而我也非文化人,专门为醋老板和他的醋作记作传,实在是斗胆而为,无所忌惮。只是隔三差五,去醋坊蹭茶,和醋老板天上地下谝闲传间,对醋、醋坊、醋老板的历史多了几分了解。历史其实就是故事,既然有历史,就得用文化的形式表述出来。历史和文化总是会联系在一起的。也许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一定意义上就是对历史的发现和挖掘,讲述的好了,我这普通人也就变成文化人了。

     韩城民间有句俗语,''下了司马坡,秀才比驴多''。在古城的街道走一走,才顿悟到,原来司马坡下的学巷,坐落着全国第三大孔庙,韩城人习惯称为文庙。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所著《论语》半部可治天下。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文庙也就成为历代韩城学子的最高课堂。古时一个小县城,居然有这样规模的学府,难怪会出三朝宰相王杰,至于秀才,那当然是多如驴毛了。

      有诗为证: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事事不理它。如今七样全变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古时的秀才喜欢手摇折扇,之乎者也之间,都是孔孟之道,明理哲言。秀才认死理,书上怎么说,秀才怎么做。于是被肤浅的理解为酸了。秀才不干活,很少出酸汗。但秀才们却食五谷杂粮,也吃酸醋的。

     樊家百年学巷醋坊小门和文圣孔庙大门,七步之遥,一边是整日朗朗的读书声,一边是起早磨磨的劳作声。近朱者赤,自然不会不相往来了。秀才们吃樊家的醋,传道授业,教出更多的秀才。樊家敬重先生,懂得了诗书的道理,便以儒学之道治家兴业。醋老板说过先祖的训诫,先做好人,再做好醋。

     醋老板做醋,每年自四月初开始,十月底结束。选料必亲自采办,黄龙的满年玉米、合阳的大麦豌豆、龙亭原上的新谷,全是绿色食品。所取之水,必先静置,除去杂质。所用工序,是为九道。古人讲究九为上至,九九归一,终成佳酿。

     做醋是个苦差事。夏日炎炎,工坊里四五十度,昼夜温差无几。每一天都在汗蒸中煎熬。人生就是奋斗和磨砺,收获的前奏一定是艰难的努力。醋老板和老板娘,夫唱妇随,年复一年,无怨无悔。人生之路不会平坦,酸甜苦辣都得尝过。今日尝的苦,明日一定甜。

     韩城人喜欢吃辣,也喜欢吃醋。韩城可以为豪的旅游美食代表,一为大肉混沌,二为羊肉饸饹,三为羊肉汤泡馍。混沌和饸饹是有醋必调的,羊肉泡馍是辣椒必放的。韩城人的早餐,不会清淡,不会简单。大凡家有喜事,必少不了这三种美食。韩城的饮食文化,是中原文化和胡人文化的交汇。农耕民族,以面食为主,游牧民族,以肉食为主。韩城的美食,恰是融入了食材和烹饪多边元素。

      陕西人以面食为主,做面食,做蒸食是关中人的强项。陕西地方菜荣登不了八大菜系,八大菜系也没有陕西面食那么多的花样和种类。韩城人的一日三餐,燃面是必须的主食。一碗燃面可饱半天,一碗燃面可成神仙。燃面是绝对少不了红油辣子和米红的酸醋的。不然食之无味,吃着不香。

     好多久居外地的韩城乡党,都有一种不约而同的情结。男女老少,一踏上家乡的地界,先想到的,是美美的喋上一碗羊肉饸饹,多放些辣子,多调上些醋,过一把解馋的瘾。这是一种自然流露的亲切,一种对家乡的思念感,一种带着浓浓黄土乡情的归宿感。

     鲁迅先生说过,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把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我们热爱自己的国家,必先继承一种民族精神,传承一种民族文化。我喜欢这句话,醋老板也喜欢。

 主编 赵秋民 微信 zqm93990003

  版权声明: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打开下方标题阅读美文

油泼辣子一道菜,嘴巴一抹嘹的太

水润韩原俊

生命不息,骑行不止 ——环骑青海湖日记

吃烟往事

一阕清词瘦笔尖

天下黄河 雄在壶口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