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又闻油茶香

2020-11-05 05:47:48

        秋渐深,露趋白。又到了采摘油茶籽的时节。


        油茶籽,顾名思义,就是油茶树上结的籽实。油茶籽除了“传宗接代”,主要作用就是榨油,榨出来的油就叫“茶油”。

        

        “大集体”的时候,广大农村都“以粮为纲”,我老家也不例外,冬作物皆以小麦为主,很少种油菜,吃油的问题就主要靠油茶籽解决。那时,“柴方水便”、“有油有粮”是很多农村女孩找对象的一个重要条件,于是,居住在有茶油的地方,也便享有了一点点天然的资源优势。


        要说“纯天然绿色食品”,非茶油莫属。油茶树生在山上、长在山上,从来都不需要人们去刻意培植,更不用说施肥、打药等等。无论是贫瘠的黄土坡,还是“鹅卵鼓”成堆的乱石岗,无论是平地山窝,还是悬崖峭壁,它都能茁壮生长,而且寿命特别长,历经几十年几百年,依然青得流翠、绿得淌汁,永远都是那么枝繁叶茂,年年都是那么果实累累,不象其它果树那样“公一年母一年”。


        要说采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修炼得最到家的,应该也只有油茶。每年中秋节后,油茶果就趋于成熟,“寒露”一过,便到了最佳采摘时节。与所有山果野果水果不同的是,油茶果成熟饱满的时候,也是油茶花开的时候,乡亲们称之为“子母相会”。据传言,“子母相会”的植物,唯有油茶。从开花孕育,到果圆籽熟,刚好一整年。世界上还有哪一种果实,要经受寒暑风霜的历炼才成型、要经历春夏秋冬四季才成熟?世界上还有哪一种果实,要采集整整一年的雨露阳光、日月精华,才呈供给人们享用?真的没有听说过!


        油茶果都是不规则的椭圆形,有绿色的、也有红色的,以红绿相间者居多。一般来说,长在树荫中的,便是绿色;长在向阳的地方没有被荫住的,便是红色。无论茶果是红还是绿,但里面的茶籽,都是统一的黑色,黑得油光发亮。黑色的茶籽壳非常坚硬,但里面的肉则很是柔软,淡淡黄黄、透着芳香灵气。


        油茶籽晒得“响籽”之后,也就是里面的肉经太阳曝晒,干缩到与壳剥离、抓在手里一摇就响的时候,便可以送到油榨坊里去榨油了。以前榨油,用的是“土榨”,由巨木镂空而成。把茶籽放在石碾里辗为粉沫,然后掏出来,均匀地铺在油渍渍的包袱上,放在蒸锅上由烈火烧出来的蒸汽蒸熟,再用稻草包裹进钢圈里踩成饼,才放进油榨里去榨。油匠师傅们操着吊起的沉重巨木,叫着“嗨合嗨”的号子,不断插进楔子撞击挤压,油,就被榨出来了。那石碾、那油榨,均是庞然大物,房子小了根本容纳不下。仅石碾的圆形碾槽,直径就约摸有两丈多。巨大的碾盘,必须由壮实的耕牛才拉得转。人坐在碾盘上面,既指挥牛,又增加辗压重量。我小时候就常常坐在碾盘上赶牛拉碾。


        油被榨干后,油茶籽就成茶枯饼了。茶枯饼也是个宝。在没有洗衣液、洗衣粉,肥皂也很金贵的年代,乡亲们洗衣服都用茶枯,女孩子洗头发,也用茶枯水。农药还没普及的时候,水稻生虫了、棉花生病了,就用茶枯水喷施,杀虫治病的效果还蛮好,甚至比现在一些稀奇古怪的农药都好。大人小孩吃“伤食”了,也常常把茶枯放灶堂里烧糊,然后捏成粉末冲水喝,基本上能药到病除。身上长了疔疔疮疮,用茶枯水洗几次,一般也就“油抹水光”了。有时候,小伙伴们偷堰塘里的鱼,把茶枯水往塘里一倒,不一会儿鱼就翻了肚,但又不会死。这时候,提着水桶或菜蓝下到塘里捡鱼,就象在菜园里摘瓜一样容易。


        在我老家,房前屋后、满山满岭,都生长着常年枝繁叶茂的油茶树。没有人栽种、没有人管理,都是天生天养。大约是为了方便人们采摘,油茶树都长得不高也不大,几百年的老树,搭个六七级的木梯,树巅上的茶果都能摘得到。油茶树一般尺把高就开始分枝分杈,一旦成林,遮天蔽日的树枝树叶便把杂木杂草都捂死了,树林底下,也就亮亮堂堂了,是放牛娃们嬉戏玩耍的好地方,也是各种野生菌生长的好场所。老人们都说:茶树不需播种、不需施肥、不需浇水、不需要任何人侍候,也不需要任何成本,是老天爷赐给我们的福气,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贝!


        每至深秋,百花凋落,唯有油茶花尽情绽放,让漫山遍岭在深绿中透出一派雪白晶莹。放眼望去,清秋一派灿烂。伫立在油茶林旁,深深呼吸一口,一切的烦闷都会被驱除殆尽,世事沧桑、人间万象,也立马就成了过眼云烟。


        大约从八九岁起,我就开始上山摘茶果。那时,论斤两记“工分”,一天下来,也能挣七八分的“工分”,年终分配时,或能换算成几角几分钱。



        在我的记忆里,卖茶油始终是一项比较稳定而可观的收入。十七八岁的时候,山林都已分到户,我就曾跟着生产队里的一些叔叔哥哥们,挑两壶茶油,走四五十里路,到常德县的双桥坪粮店去卖,到临澧县的观音庵(烽火乡)粮店去卖。那时,粮油经营有所放开,但经营主体还是只有粮店。跑那么远的路,就因为那儿的价钱稍微高一点。现在想来,真有点不可思议。一个来回有近百里路,全凭两条腿走,卖了钱,包子都舍不得买一个,饿了就吃在家烧好后带在身上的“花儿粑粑”充饥。


        现在,茶油已卖到了五六十块钱一斤,但由于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没劳力摘,住在集镇上的一些“无事人”们又都很“积极”,等不到“寒露”就纷纷跑到乡下来“捡茶籽”,油茶林带给乡亲们的效益也就不很理想了。由于摘得不到时候,茶油的质量自然也大打折扣:颜色褐得没那么深,气味香得没那么浓,用以炒菜,“油气”也没那么重、味道也没那么好了,出油率更是由过去的3两(30%)左右,降到了只有2两,甚至更低。


         前几天回了一趟老家,行走在油茶林旁的小道,仿佛那一朵朵洁白晶莹的油茶花,都在望着我眉开眼笑,一股股茶油的芳香,也扑鼻而来,顿觉心旷神怡。随手摘一朵茶花放进口中吸吮,那甜甜腻腻的味道,还真让我找到了小时候在油茶林里用空心的草茎当吸管“喝糖茶”的感觉。


        看着满山的油茶花,我沉思:油茶树,不求高大显赫,但求人们采摘方便;油茶花,不在春天争艳,但求为萧索的深秋增添一点颜色;油茶叶,不随秋风而落、不随冰封而枯,只在春天新叶萌发后“让贤”;油茶果,未受人们滴水之恩,奉献给人们的全都是宝,除了榨出来的油清香可口,作为“油渣”的枯饼,用得上的地方也多得狠;茶籽壳,因燃起来火力大、烟雾小、经烧,也是乡亲们冬天煨火取暖、烘烤腊肉腊货燃料的首选。这是一种什么品格?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什么境界?在油茶林边,我除了由衷敬佩,也多次反躬自问、自责自省。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