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揭秘 | 葫芦娃为什么头顶葫芦?

2021-04-25 01:14:25

说起葫芦娃

应该是80后、90后的共同回忆了

那一声声清脆的“爷爷,爷爷”

仿佛回到了小时候一放学

蹲在家里看电视的情景

《葫芦兄弟》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86年原创出品的13集系列剪纸动画片,是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系列片,至今已经成为中国动画经典。


由《葫芦兄弟》开始,剪纸片开始担当长篇叙事的任务,而不再只是风格多样、短小精悍的艺术小品。它融合了手绘动画和剪纸动画的优势,创造了别具一格的视听语言;原创了一个节奏明快、妙趣横生的故事;塑造了一群性格各异、呼之欲出的动画角色。


这部动画片怎么来的呢?

听说是为了省!钱!

到底怎么回事儿?

跟着小艺一起看看背后的故事吧


前期困难重重

1

剧本

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文学剧本梗概《十兄弟》


原始情节大概是这样的:


从坟墓中蹦出了十个天生异相、天赋异禀的兄弟,他们拥有千里眼、顺风耳、无穷神力、铜头铁骨、长腿、大足、大嘴、大眼等“特异功能”。兄弟们为了救民于水火,同地主、官员乃至皇帝展开了斗争……


2

限制


生产中国自己的动画系列片迫在眉睫


上世纪80年代,国外的动画系列片像潮水般涌入中国千家万户的电视荧屏。这些五彩缤纷的译制动画片大大地充实了中国少年儿童的精神世界,也引起了中国动画工作者的焦虑。一向以生产艺术短片为主要任务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也必须面对这个全新的挑战。


成本远远不够


1989年1月1日开始,广播电影电视部开始调整各类影片收购价格,其中剪纸片每本(一本为10分钟)由5.1万元调整为7.5万元。也就是说,在拍摄《葫芦兄弟》期间(1986-1987年间),剪纸片一帧画面的成本才三块多。


在上海美影厂的三大片种(动画片、木偶片、剪纸片)中,剪纸片的制作预算是最少的(这也是剪纸片的制作方式决定的)。而《十兄弟》剧本中不仅主角形象各异,角色繁多,这样的成本根本不够。


时间紧迫


规定的制作周期只有一年半到两年。


硬性要求


上海美影厂领导们的态度也很坚决,动画片组的《邋遢大王奇遇记》,木偶片组的《姜子牙》(后来定名为《擒魔传》)都在筹备中了,剪纸片组也必须上一部系列片。

改剧本

剧本怎么改才能够

既节省成本又让戏出彩呢?

角色的数量和形象


将十兄弟改成七兄弟,让七个兄弟都长一个样子,并且都是小孩儿。


七个孪生兄弟的出生地


从坟头里蹦出来总归是太瘆人了,最后思绪飘着飘着就附着在了“葫芦”上。


形象设定


融合了渔童、人参娃娃的特点,并强调葫芦娃的“野味儿”:三个半头身、大眼、夸张后翘的发梢、菱形的葫芦冠饰、敞胸的葫芦背心、葫芦叶做的项圈和衣裙、赤脚。


人物特异功能


老大(红娃):翻天掀地,力大无穷;

老二(橙娃):慧眼千里、耳闻八方;

老三(黄娃):铜头铁臂、刀枪不入;

老四(绿娃):炉火纯青,刚阳烈焰;

老五(青娃):惊涛骇浪、气吞山河;

老六(蓝娃):来无影、去无踪;

老七(紫娃):镇妖之宝、本领无穷。


为什么选定为葫芦呢?

“一根藤上七朵花,七个葫芦七个娃”

“葫芦”谐音“福禄”

福、禄与福禄因谐音用葫芦表示,子孙万代用枝叶繁茂、多果的葫芦藤蔓表示,笙表示生与升,葫芦的称谓与书写仅汉字楷体不下50种,也是葫芦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葫代福,芦代禄,蔓代万,笙代生、升均为约定俗成,笙又声音如春天生机勃发而代表生机。 

葫芦是众仙的法宝

在中国的神话故事中,众多神仙的法宝都是葫芦,例如女娲的金葫芦(招摇幡) 、太上老君的紫金葫芦、红云老祖的九九散魄葫芦 、通天的水火葫芦等。

神秘感

中国有句俗语——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元代张昱写的一首诗中说:“卖药不二价,悬壶无姓名。” 前一句说的是《后汉书》上所载的韩康卖药不讨价还价的故事;后一句指的就是悬壶卖药的壶公。


后世将其延伸为“不知道对方要干什么或准备干什么”的意思。

由此看来

葫芦自古就是”福“的象征

代表着多子多孙

福禄万代


目前

葫芦的制作工艺

用途也有很多

想知道具体有哪些吗?

关注我们后期的内容!


广告时间

最后是我们的广告时间了

请大家关注上艺门的微店

进入微店的方式

1.打开上艺门微信公众账号,点击最下方”微店“菜单栏即可进入;

2.直接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进入。

这周我们将会有陆续上新品

包括桂林鸡血玉系列


最近

一些朋友一直在后台问

你们是要上新产品吗?

小艺先透个底吧

关于葫芦的各种衍生品

敬请期待吧~

END

策 划:霖 子

监 制:少 波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