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李春光作品 | 陇上行(第三届“腾飞杯”参赛作品)【1382】

2020-11-13 03:40:04

陇上行

作者│李春光  编辑│风侠


陇上行

文 /李春光

        陇是古代甘肃的别称,也可以说是简称之一吧。现代人更多的把“甘”作为甘肃省的简称,对于“陇”则多少有些模糊不清。原来,在陕西与甘肃之间,隔着一座陇山。陇山之西为甘肃。但它又有陇东、陇西和陇南之分。还有人说, 陇一字专指甘肃南部地区。关于陇字的传说也很多,不过比较可信的,是老子说。相传当年老子出潼关,前往西北隐居,便在此安家。而又因老子名耳,又被人比作人中之龙,故此地得名陇。后来老子之后李氏在此发家,又可以从另一方面证明,此地得名很可能与老子有关。另外,陇字在文言文中,通“垄”。唐初诗人王涯,写过《陇上行》五言绝句:“负羽到边州,鸣笳度陇头。云黄知塞近,草白见边秋。”又有同代诗人张仲秦,写下了《陇上行》:“行到黄云陇,唯闻羌戍鼙。不如山下水,犹得任东西。”王维的《陇头吟》更是千古流传的名作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张明敏唱过一首歌儿,其中有词“我从陇上走过,眼前一片秋色。”此歌婉转抒情,令人动容。

        2016年初春,我有幸与文化学者、原西北大学党委副书记刘舜康,诗人、词作者程洋及陇南医院项目部经理、28岁的小伙子段勇,四人一起前往天水和陇南观瞻,因两地均为陇之所在,就用《陇上行》作篇名吧。

探访大地湾

       3月17日上午九时,我们乘坐的丰田越野车,就从咸阳出发了。驶过了西宝高速公路,穿过了宝天高速众多的隧道群,大约中午十二时左右,我们就赶到了天水。此前,我曾两次来过这儿,还爬过了麦积山,看过了琳琅满目的石刻作品。这天,天水市国税局的王恒局长热情接待了我们。王局长是乾县关头人,紧挨着我的家乡永寿县,也可以称作乡党了。他刚刚从甘肃省国税局被任命到了这儿。过去,他和程洋先生有过多年交情。程洋说,王恒十分孝顺他的老母亲,是个大孝子。和王局长短暂的话别后,我们又用了个把小时,赶到了秦安县。秦安位于天水市北部,面积1601平方公里,人口超过了60万,2015年的生产总值52.6亿元。西周时属于秦,战国至秦统一后的数百年间,为陇西郡所辖。因而,秦安也是一个历史十分悠久的地方。然而,她的历史究竟有多么的久远,。确实,在踏上她的土地之前,我未听过大地湾这个名称。至此我才知道,刘教授最想看的,就是大地湾遗址了。1958年甘肃省文物普查时发现该遗址。1978年以来,陆续进行了考古发掘,揭露面积达14752平方米。出土陶、石、玉、骨、角、蚌器等文物近万件,发掘房址240余座,灶址104个、灰坑和窖穴321个、窑址35个、墓葬79座、壕沟9条。它有六项考古之最:中国最早的旱作农业标本,中国最早的彩陶,中国最早的文字雏形,中国最早的宫殿式遗址,中国最早的混凝土地面,中国最早的绘画。因而,。1988年1月,,1994年12月,中共甘肃省委确定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很多人认为,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将中华文明史至少向前推进3000年——即中华文明是从距今8000年前开始起源的。

        在秦安的饭店住了一夜,第二天即3月18日早晨,秦安国税局的黄局长带着我们品尝街头饭馆的羊肉泡馍。这儿的羊肉泡馍与咸阳的有些差别,它似乎更接近我的老家一带的风味了。大碗的羊肉汤,大块的羊肉和烧饼,吃的人热气腾腾。一丢下饭碗,我们就往大地湾赶。

        刘教授说,大地湾的具体地址他一直没有弄清楚。车子沿着柏油路向县城的东北方向行驶,一会儿又驶上了砂石路面。百十里道路,足足走了近两个小时。直至近前,才发现标识的地名为五营乡邵店村。大地湾是当地人对这片土地的称谓。环目眺望,此地处于陇东黄土高原梁峁沟壑区,属渭河支流清水河流域。其南北两面都是绵延纵横的大山,大山之间的川道被清水河劈成了两半。北山较为陡峭干旱,沿山台地少,而南山较为阴湿,台地面积较大。讲解员说,发掘时发现了亚热带植物的痕迹,说明那时候此地气候温润,背阴处适宜居住。我们先参观了位于南山台地上的大地湾博物馆。该馆内最为耀眼的展品就是大地湾彩陶。其中大地湾一期文化彩陶有紫红色三足钵、圈足碗、深腹罐等。纹饰以交叉绳纹为主。距今约8000年历史;大地湾二期文化鱼纹盆,反映了仰韶先民对鱼的崇拜,鱼是他们的图腾。一只人头形器口彩陶瓶,距今6000余年,被称为罕见的原始艺术精品;大地湾三期文化三角纹曲腹盆,细泥红陶,敛口,宽弧沿,圆唇,在沿边饰弧三角勾叶、圆圈、圆点、豆夹、弧线等组成的图案;大地湾四期文化动物纹壶,高35.5厘米,口径13.5厘米,底径16.2厘米,橙黄陶黑彩,绘有平行纹、条纹、网格纹及鱼纹。

        这些彩陶由小到大,从简单变复杂,清晰地展示了大地湾文化的前进足迹。随后我们一一探寻了大地湾一期文化F378圆锥形攥尖顶窝棚式复原遗址,它为6平方米椭圆形袋状半地穴建筑;大地湾二期文化F246建筑遗址,近方形半地穴式建筑,室内面积约70平方米,分布有4个柱洞,一个圆形灶坑及长土台等;大地湾三期文化F366建筑遗址为横长方形圆角的半地穴式房基;大地湾四期文化F901建筑遗址-宫殿建筑遗址,距今约5500年-5000年,由一座室内面积130多平方米的长方形主室建筑和后室以及前、左、右三面的附属棚式散水建筑所组成,总占地面积达420平方米。南北(前后)两壁各有8个附墙柱,前壁和东西共开有5个门口,正对正门的室中有一直径约2.5米的大灶台,偏后分东西竖有两个直径85厘米的中间力柱。料礓石泥浆涂抹装饰整个室内地面。

        建筑面积的扩大和建筑形式的复杂化,显示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孙周秦、宋进喜所著的《走进大地湾》指出,大地湾四期聚落达到鼎盛阶段,总面积在数百年间扩大了数十倍,居住范围已由河边台地急剧扩展到半山以下约50万平方米的区域,主体坐落在背山面河的山坡上,围绕着大型公共建筑,周围分布着若干居住区,形成众星捧月式的格局,显示出了“城镇化”的迹象。

       从大地湾遗址出来,我们又被邀请参观大地湾酒厂。酒厂规模不大,完全采用传统酿制方式生产。酒厂厂长王珍先生,带我们去五营的农家乐,品尝地方风味。他待大家坐定,就打开了自己的酒瓶,一股浓郁的白酒味儿飘散弥漫。

        “好香的酒!”

        刘教授抿了口酒,砸吧着嘴,惹得一桌子人都端起了酒杯。大地湾酒确实口味纯正,绵甜里透着醇香,浓香中又有几分辛辣。看着几位年轻的秦安人,与王厂长一起为我们轮流把盏,不由得想起了刚刚看过的大地湾文化遗址。现代的中国人,与七、八千年前的大地湾人,会有什么样的关联呢?哦,咸阳,不也是一个浸润着酒文化的地方吗?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大诗人王维,如果能来到这儿,该会写出何等美妙的诗句呢!

礼县:秦文化的发祥地

        从大地湾遗址到礼县,大约接近200公里路程。2002年我参加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组织的庆祝香港回归五周年“相约香港”大型访港团,与一位时任礼县纪委书记的领导一路同行。因而,礼县留给我较深的印象。可是我想象不出她到底什么样儿。看资料,川坝地只占其全部面积的十分之一。车子驶入了礼县界内,映入眼帘的,就是大片平展展的土地。是啊,她有4299.92平方公里的面积和52万人口,即使百分之十也有数百平方公里的平原。就地面广袤来说,一个县就相当于咸阳市全部面积的百分之四十。西汉水河从这块土地上流过。不知为什么,我看着她十分眼熟:从某些方面说,礼县周围的景象,与关中有些相像。在陇南,她应该是一块风水宝地了。

段勇是个内向的小伙,一路专注开车,不大开口说话。尽管如此,我们到达礼县时,已是傍晚时分。只见满城灯火辉煌,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县城不仅面积大,也很繁华。在一家混沌店用过晚餐,返回酒店时,我们就在“甘肃秦文化博物馆”前的秦人广场上驻足徘徊。一边聆听着刘教授有关秦人秦文化的漫谈,一边心想:秦人从这儿起步,实现饮马大河,进而统一中国的伟大目标,证明了他们的根据地,自有其独特的不为人知的底蕴了。也许,有些答案就在面前这座坐西向东体现先秦古朴、雄浑风格的建筑里!

       其实,我们的驻地就在博物馆斜对面,即礼县城关镇东新南路开发区秦人广场旁。吃过早点,一行人就直奔博物馆。这时候,博物馆还未正式开门,我们只能耐心的等待。一会儿一位工作人员出来了,她见有人在春寒料峭中站立,特别是有刘教授这样的老人也在其中,就在高台的大门前朝我们招手:“来,来,你们可以先进馆。”

        对于县级的博物馆,不能不说规模很大。据说它总占地面积约43864.7㎡,总建筑面积为20533㎡。其中博物馆主体建筑面积8350㎡,包括展厅、会议室、库房、学术厅等。馆藏文物5000余件,古籍资料10000余册,展馆内主要展示了秦早期文化的文物及礼县历史、民俗文化及翰墨遗珍书画,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向社会开放。

       作为中国第一帝都的来宾和秦文化爱好者,我自然对这里的一切充满了期待。不由分说,看得十分投入和仔细。原来,礼县在夏、商时代,归雍州所辖。西周时礼县为西垂(亦称西犬丘)。公元前909—895年,周孝王封秦大骆子非子为附庸,建邑秦亭(今张家川境),号曰秦嬴。又以大骆妻申侯女所生子成为大骆适嗣,居西犬丘(今礼县永兴乡一带)。东周秦襄公七年(前771),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周幽王于骊山下。秦襄公领兵救周,后周平王东徙洛邑,襄公拥兵护送平王。周平王封秦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今陕西岐山县)以西地,秦始有国,都西垂宫(今礼县永兴乡一带)。礼县是秦族、秦文化的真正发祥地。而西周秦人的中心活动区域,就在今甘肃东南部的陇南及天水一带。1920年代,礼县盐关-罗家堡一带出土了著名的“秦公簋”。展品中有一件礼县大堡子山出土的鼎。它高41厘米、口径40厘米。折沿,平唇,双立耳。敛口,垂腹,平底,三蹄足。口沿下饰一周窃曲纹,腹部饰三周垂鳞纹,颈部与腹部间以两道凸弦纹相隔。器腹内錾刻“秦公作铸用鼎”铭文。它是迄今所知时代最早、器主身份明确的秦国青铜器。还有一组器件较大的铜铸编钟,我们还热议过:这些东西究竟出自何方匠人之手?

        1994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大堡子山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四座规模宏大的秦公墓。专家们通过对出土文物分析研究后初步认定是秦仲、庄公或襄公陵墓,并确立了此陵园为秦第一陵园——西垂陵园的地位。此前,秦公大墓被盗掘,大批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其中青铜重器百余件,多有“秦公作铸用鼎”、“秦公作铸用壶”、“秦公作宝簋”等铭文。秦公大墓大型乐器坑长8.8米,宽2.1米,深1.6米,坑口距地表深约2.1米。坑内南排的木质钟架朽痕旁,依次成排放置有 3件青铜镈、3件铜虎(附于镈)、8件甬钟,镈和钟各附带1件青铜挂钩;北排磬架(仅存朽痕)下有2组共10件石磬,均保存完好。青铜镈一大二小,最大的一件铜镈造型及纹饰华美,鼓部有铭文20余字,与过去发现的秦武公镈相似,年代为春秋早期。它的发现,对于被盗秦公大墓墓主的确认,以及早期秦人的礼乐制度、祭祀制度、铜器铸造工艺等方面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材料。

        。

         虽然我们不能前往大堡子山一看其貌,但我们看到了它在礼县永兴乡与永和乡交界的西汉水北岸,河水环绕而过,西、南、北三面群山相拥,奇峻而清幽的大幅图片。它的东面是西汉水河平坦宽阔的河谷和河道,从风水说的观点,是否寓示了秦人必将东去的大趋势呢?或者,东面的过于空虚,又是否意味着这一先天不足,将会隐藏着致命之祸患呢?善哉亦忧哉,大堡子山!

山水陇南

         观瞻了礼县甘肃秦文化博物馆,我们又匆匆上路了。从礼县到陇南,又是将近200公里的距离。不过,车子基本上是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特别是湖北十堰至天水的高速公路开通后,到陇南就方便多了。程洋先生对此路线熟记于心。他老家的祖辈六、七十年前,就从陕西泾阳县王桥镇来往陇南下四川做生意。这是一个家族的传统。先辈们跋山涉水坚韧不拔的精神,一直深深的激励着他。当然,时代变了,他的境界和愿望,已非先辈们所能企及了。

         不忘陇南,开发陇南,造福陇南。在陇南的发展中发展自己,这是他对新一代家乡人的期盼。现在,陇南已经有一支十分活跃的王桥人。他们在此基础上,成立了陇南陕西商会,年轻的王桥小伙岳保全出任会长,程洋承担了名誉会长的职务。一路上,他对大家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乡党们在陇南的开发项目及进展情况。

越野车向着陇南奔驰。

        海拔越来越低,气候也变得温和多了。

        车子驶出了一座长长的隧道,一条碧绿的江水和屹立于江边的城市,扑面而来。是的,这就是陇南,两岸大山将她紧紧相拥,白龙江穿城而过,厚重之中生发了几分轻柔之感。一连几天,我都被这儿的山这儿的水,所侵染所感化。也许,她的江风山韵,更能使人陶醉。

        “这儿的夏天不热。”

        “冬天也不冷。”

         陇南气候温和,风光秀美,山姿水色兼有北国之雄浑奇峻,南疆之灵秀旖旎。有全国三大天池之一的文县天池,西北最大的溶洞武都万象洞,国家级重点保护、甘肃唯一具有北亚热带生物群落和自然景观的白水江自然保护区,被赞誉为“甘肃的西双版纳”;分布于全市各处的官鹅沟、三滩、梅园沟、云屏三峡等自然景点,被人们称作“陇上小九寨沟”。

         住在民生饭店1201房。窗外一墙之隔的对面,是5.12地震后深圳援建的20层高的陇南人民医院。和高楼紧挨的是巍然高耸的山峰。它的顶端,云缠雾绕,神秘莫测。山腰缓坡处,有片片梯田,等待着人们的耕种。山脚稍近处,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盘旋着越过一级又一级台地,消失在山后面。山后的谷口是两座绵延横亘的巨峰夹落而成。靠前的属于近山,另一座则为远峰。它们的颜色也不同,前者墨青,后者灰褐。而大山又生出多个岭来,坐落有致顺序而列。大自然本身就是最高等级的山水画家!

         两座山峰的岔口处,隐隐约约可见农家小屋。正所谓白云深处有人家啊。陇南的山,陇南的水,就是被这些一代代的陇南人所守望。其实,陇南的活力,就来自于这些大山的深处。

         纪先生是区上一家部门的领导。这是周末的下午。他和夫人陪着我们登山游览了万象洞。随后,又沿着江边,观赏深圳市援建的5.12广场——它在数华里的江岸上,建起了规模宏大的游乐与休闲的公园。晚上,他们又在临江的金冠饭店,请我们餐叙。纪先生说,陇南有1区8县,2.79万平方公里面积,287万人口。地理位置独特,素有“秦陇锁钥,巴蜀咽喉”之说。大的文化和民风民俗,还是靠近中原一带,只是秦陇风格更为显著一些。他的这些见解,也在餐桌上得到了印证:洋芋搅团、米皮、面皮、玉米面鱼、荞面叶子、地软耳包子、洋芋丝饼子、肉夹馍、煎饼卷、面果丸子等菜肴,同关中的做法与味道基本趋同。陇南人的方言及语调发音,也很接近关中与天水了。

         观山看水,品尝风味;游园艺景观,赏橄榄树林;一步一景,情景交融。白龙江畔的武都平川是陇南市的所在地,有五十公里长,一公里宽。与平原地带比起来,这片开阔地也许不算什么。但这是在峰连叠嶂的陇南啊。于是,不由人会想起了土地的无比珍贵。一条滨江大道及其一侧(北岸)的高楼大厦,城市建筑,笔直马路,条条街巷,体现着人类文明在这里的发展与累积。那建在江边的城市公园,那葱绿的棕榈树,那含苞待放的玉兰枝头,那一丛丛茂盛的长在人行道旁的亚热带花木,那一座座跨越白龙江的大桥,那建在江上的水电站和它聚集的浩浩水面,那川流不息的大小车辆,那游人如织的街头铺面,令人怦然心动:呀,陇南,你是如此的美丽!

同行皆吾师

         3月22日,紧张的陇上行就要结束了。按照程洋先生的安排,我们将经过康县和略阳,沿着汉中至西安的高速公路返回。坐在越野车上,心想着一路来这个小团队的点点滴滴,孔圣人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教诲,突然间涌上了心头。

         刘教授无疑是兄长与前辈了。作为一名农家子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就考入了西北大学,留校工作直至提拔为校党委宣传部长、副书记。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潜心研究人文科学。前几年老伴不幸离世,但他并没有放下手头的工作。这一次,他以八旬之躯,奔波陇上。他的乐观、开朗、博闻、好学,一路都在感染着我们。他的声音高亢洪亮,连同朗朗笑声,时不时要飘进我所住的隔壁屋子。他说,为什么人生下来不能马上直立行走,就是因为人的大脑容积在进化中变大了,。他发现关于西汉水河的一些记载有出入,到现场就做进一步的勘察。为了买到一本参考书籍,寻遍了陇南的大街小巷,最后失望的说:这儿已没有了书店。在参观大地湾四期文化F901宫殿建筑遗址时,由于正在施工期间,遗址在高台上,到数米高的地方要爬铁梯,大家都为他担心,他二话没说,第一个走向了梯子。在这里,我要祝福他老人家健康长寿,学术论著早日问世。

         程洋年轻的时候,由于受家庭成份影响,失去了人生发展的许多大好机会。但他没有自暴自弃,坚持自学成才,这几年他与曲作家合作创作不少原创歌曲,还获得省上“五个一工程“奖项,成为咸阳少有的歌词及散文作家。他继承了家族的商业传统,先是一个人干,又拉着乡亲们一块儿奔陇南,他以秦商的正直、朴实和肯干精神,谈成了陇南武都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长安医院,总投资3亿元人民币。刘教授是他的表哥,他几乎全程陪伴着他,夜晚同住一个屋子。他说,这是他一路上最重要的任务。他作为表弟,对年长者的敬重爱护,使我深受感动。这些年他策划成立了“高鸿教育基金会”,每年有数十名寒门子弟得以继续学业。坐车在路上,基金会的工作人员,还不时打电话过来,。先贤们为中国人留下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座右铭,程洋正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它。

         段勇一路跑前跑后,为我们管理后勤。后来,听说他是长安医院项目部的经理,有点好奇。一个二十七、八岁的青年人,何以成为一个数亿元工程项目的经理?原来,他是跟着父亲学着干过来的。他的家一直搞建筑,属建筑商一类的了。

        “搞过哪些工程?”

        “在泾河新城盖起了两座高楼,有30多层吧!”

         这个少言少语的青年人,应该算作富二代吧!但他如此的富于涵养。同时,他本人也很节俭。那一天,我们去白龙江南岸长安医院项目部驻地,他与同事们一起住在临时租住的民房里。一个低调务实肯吃苦的青年,一定会把家族的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是啊,每个人的人生历程和命运不尽相同,但人们对待人生命运的态度却是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和借鉴的。人生的历程,就是不断学习与进步的过程。

          车子离开陇南越来越远了,程洋的手机里,传出了美妙的歌声。他说,这是他创作的《圆梦陇南》,被人谱曲和演唱:

         凤鸣陇南闻三省,两岸青山腾白龙。人文非遗传古韵,多彩民风蕴风情。榄城椒乡金名片,公仆勤政系民生。友善包容好客地,政通人和百业兴。

         灵秀陇南聚群英,千里寻梦橄榄城。春天撒下银一颗,秋来金果映山红。共筑梦想展抱负,美丽椒乡更繁荣。最美生态创业地,陇上江南圆好梦。

         深情感人的旋律荡漾在车中,它飘出了车窗外,在陇南的大地上回响。也许,我们不会再有多少机会涉足这片土地,而《圆梦陇南》却会伴随着她,永远的流传下去。


                   2017年12月6日   写于咸阳明月阁

腾飞文学:网络文学爱好者的心灵家园

合作:腾飞文学群、高山流水韵依依群等

顾问:梅山、rose、秋鸽、宋宇、王致翔、韵依依、孙成纪、杨斌、逸山

主编:隐士  豆豆  风侠  涵予 姝含

朗诵总监:梅子  风雨无阻

投稿微信:znys2010、qq520030320、lf20141009

投稿邮箱:tengfeiwnxuewang@163.com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