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华夏文明史】专题三新石器时代大中土多源文化兴衰史(公元前7000年—公元前3000年前后)(3)

2020-07-11 02:08:49

新石器时代之江浙


 

     (一)上山时代和跨湖桥时代
  1万年前左右到8000年前这段时期,海平面一直在较快的上涨,并且超过了今天的海平面的高度。沿海地区大部分发生了海进现象,在海拔较低的黄河冲击平原北部,海水甚至一度覆盖到北京、衡水、聊城、济南一线,南方的长江口退缩到南京一带。
  在江浙地区,太湖平原至少一半被覆盖在海水之下,太湖以很短的河道和东海相连。不过南面的浙江由于基本上是山地,所以海岸线内缩的反而很少。
  在这种情况下,江浙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文化大多分布在浙江境内。
  最早发现的上山文化位于浙江中部山区的浦江县。在宁绍平原最北端的萧山西郊,有一条钱塘江的支流,叫做浦阳江。溯浦阳江而上往南,穿过一段群山两拥的河谷,逐渐的地势开阔,这就进入了一片小盆地,这便是诸暨盆地。继续溯江而上,跨过诸暨盆地,又是一段群山两拥的河谷,再一次地势逐渐开阔之后,这便是上山文化的主要舞台,浦江盆地了。


  

大约从1.1万年前到8400年前,前后长达2600多年的时间,一些古越人的族群生活在这里。

      【生产工具】
  他们的石器基本上还是打制石器,一直到后期才产生磨制的石器。

(磨盘和磨棒,粮食磨粉工具)  

     【手工业—制陶业】
  他们的陶器和两湖彭头山的陶器一样是夹炭陶,这是最原始的陶器。在陶片上夹杂有不少稻壳、稻叶的痕迹,也是和彭头山类似。


  他们的陶器器型不多,其中的大口盆比较引人注意。也正是因为这个大口盆,让我们发现了与他的文化相近的另一个遗址,小黄山遗址。


       小黄山遗址位于浦江东面的嵊州盆地中。从浦江盆地的东南角出发,穿过一处山缺,就进入了更大的金华盆地的东北角,向东经过义乌和东阳后转向东北溯着一条河谷而上,穿过一段山谷后便进入了嵊州盆地。

  这里的陶器中有一种器型和上山文化中的大口盆一模一样,不能说小黄山遗址完全就是上山文化的一部分,但也可以视作是一个分支。
  可以想象8000多年前,两个盆地的两个氏族或者部落,相互之间进行了各种交流,比如通婚等等,可以确定的交流是互相学习了制陶技术,尤其是制造大口盆。
  上山遗址和小黄山遗址之间的通途距离约有90公里,这样短的路程足以为两个聚落之间进行交流。如果未来在两者之间的义乌和东阳之间再能发现一些遗址,就能够更清晰的解释两者之间的关系了。

      【建筑业】

       柱洞遗址告诉我们,他们的建筑有可能是后来河姆渡时代那样的干栏式建筑。


  在公元前6000年到公元前5000年的时间段内,钱塘江边上,浦阳江和钱塘江的交汇处,萧山境内,又有一处新的古文化遗址,跨马桥文化。


      【手工业—制陶业】
  跨马桥文化的陶器器型增多,釜、豆、盆、钵、甑、罐零零总总,居然有了彩陶,两湖地区要在公元前5000年之后的大溪时代才有彩陶。制作方法上也出现了手制轮修,这比屈家岭时代才出现轮制陶器的两湖地区提前了两个时代,早了将近2000年。 


      【手工业—造舟业】

       跨马桥比较能让人记住的特点是,发现了独木舟。于是像彭头山的水稻一样,跨马桥的独木舟也被冠了一个第一的称号,<中华第一舟>,年代测定距今8000年左右。
  正因为这个独木舟,让我们忽然想到了一点,南方不正是水系发达嘛,南船北车。既然公元前6000年前左右有独木舟,那么从浦阳江上游的上山文化地区到浦阳江和钱塘江的交汇口,这段距离虽然远了点,但是有了舟,不就更方便的联系了吗?    


       【农业—水稻种植业】
  出土了稻谷籽粒,进一步证明了江浙地区的原始稻作农业的存在,和两湖地区分隔两地独立驯化水稻,如果以后能发现更多的文化遗址的话,那么也许南方会有更多的水稻起源地。这很正常,因为古人发现植物的自然生长,加以利用,这不是像冶炼青铜器那样的高科技工业。农业的产生和陶器工业的产生,都是比较容易的,中东、印度河、长江、黄河、美洲、非洲的农业都是各自起源独立发展的,南方的水稻和东南亚的水稻、印度的水稻、非洲的水稻相互之间都是独立发展,两湖和江浙的水稻各自起源各自发展,也是再正常不过了。


  
  寒山推测跨马桥文化是在上山文化的影响下,在钱塘江畔新生的一个新文化,两者即便不是完全的继承关系,也起码有一定程度的继承关系。

 

 

   (二)河姆渡文化
  和两湖地区显著的区别是,江浙地区的文化传承的脉络要比两湖地区复杂。两湖地区的文化传承是单线的,彭头山发展为城背溪,城背溪文化发展为大溪,大溪发展为屈家岭,屈家岭发展成石家河。
  而江浙地区的文化传承则有各种分化,分化后还有合流。从跨湖桥时代末期,也就是公元前5000年前左右,分化成了南北两支。


  南北的分界几乎是以钱塘江为界的,钱塘以南的宁绍平原在公元前5000年前左右进入了河姆渡文化时代,而钱塘以北的太湖平原则几乎同一时间进入了马家浜文化时代。


  河姆渡文化时代几乎与两湖的大溪文化处在同一时段,大溪是公元前4600年前到公元前3300年前,河姆渡时代跨度稍长,公元前5000年前到公元前3000年前。
  我们不妨在对比中来聊聊河姆渡文化。

       【文化范围】


  河姆渡时代的遗址除了余姚的河姆渡外,还有同在余姚的鲞架山遗址和田螺山遗址、象山县的塔山遗址、蒋公老家奉化县的名山后遗址、宁波慈城镇的慈湖遗址和小东门遗址、傅家山遗址、定海的白泉遗址、台州的灵山遗址等等。这个范围和大溪文化的地理范围差不多远。
  前文一直多次提到,同一种文化的背后,是相互交流的氏族或者部落。交流往往离不开通婚,古人的祖先的祖先的祖先的……祖先的祖先们老早就发现,同一个小族群内的自相通婚容易生出一些奇葩的后代出来,久而久之就会让这个族群灭亡,所以老早就实行族外通婚。
  非洲草原上的狮群实行的就是族外基因交流,雄狮总是来自于其他狮群,本群的雄狮成年后总被赶出族群。寒山据此推测族外通婚是大部分物种与生俱来的本能。
   话归正题,出于上文解释的<本能>,相同的父系<或者是母系>血缘组成的一个族群就是氏族,往往会与相邻氏族之间长期交换女子<或者可能是男子,如果前提是氏族基因以母系为准的话>,于是乎就形成了亲戚氏族,拥有共同的语言和文化,这些亲戚氏族组合在一起,就会形成部落。部落小的也会有三五个氏族,大的甚至可以有数十个氏族。
  随着文化的发展,技术的进步,部落活动半径的增大,就会接触到其他的部落,就会产生战争与和平,和平与战争。随着活动半径进一步的扩大,很多个部落彼此间接触,假如某个部落比较大的话,其他部落不敌,就会自然而然产生弱小的部落相互联合来对抗强大的部落,而强大的部落面对对方的结盟就会陷入弱势,也会想办法拉拢别的部落,总而言之,你来我往,我来你往,最终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部落联盟。部落联盟之间的相互帮助必然产生相互的交流,最终也会形成相近的语言和相近的文化。
  河姆渡文化的各个遗址间的文化如此接近,而分布又很有地域特色,应当是几个氏族组成的部落,而几个部落又组成了部落联盟。显然余姚境内的河姆渡、鲞架山、田螺山三个遗址代表了三个氏族,组成了一个部落,而宁波境内的三个遗址又代表了三个氏族,组成了另一个部落。当然,遗址只能代表遗留下的被发现的氏族遗迹,并不是说余姚部落就只有三个氏族,也许还有十个八个氏族没有留下遗址,或者留下了没有被发现。其他地方也是一样的道理。
  而这些部落拥有相同的文化,显然是已经产生了足够的交流,在这背后存在着一个地域涵盖整个宁绍平原和浙东沿海的部落联盟。
  和两湖的大溪文化时代一样,大溪时代也存在着一个涵盖三峡到洞庭湖范围内的部落联盟。当然在两湖的篇章中讲过,大溪文化的三元宫类型可能是存在文化交流的另一个部落联盟。

    【手工业——制陶业】
  河姆渡联盟的陶器中,夹砂陶的比例已经比较少,泥质灰陶的比例居然也比较少,占主要的不是处在两者中间的泥质红陶,而是黑陶。在这一点上,河姆渡就超越大溪了,要知道,两湖地区在下一个时代屈家岭时代尚且还处在灰陶黑陶逐渐变多的趋势中,而河姆渡已经是以黑陶为主了。
  不过大溪的陶器也有优势的地方,虽然在材质上比河姆渡落后,但是在器型的要求和外面的纹饰上要先进一步。大溪文化中1.5毫米厚的陶器,河姆渡文化中就找不到。而且河姆渡陶器的纹饰也比大溪多元化的纹饰落后,因为河姆渡的陶器还依然是以绳纹和刻纹为主。不过在少量的彩绘陶器这一点上还是同步的。


  比较值得注意的是,河姆渡陶器刻纹中有个经典的家猪刻纹,这头家猪的嘴要比现代的家猪长很多,却又比野猪的嘴稍短,可见当时还正处在家猪驯养的征途中。


     【农业——水稻种植业】
  河姆渡文化的各个部落生活的地域环境与两湖相比,大体上类似,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考虑到当时正处在均温比现在高两三度的小温暖期时代,海岸线比现在要更靠近内陆,所以河姆渡又与大溪不同了,河姆渡有了近海的优势,他们是沿海居民。
  这也就意味着,海洋又为他们带来了一项食物收入来源,所以,河姆渡虽然也发现了大量的稻谷和稻草,但是没有像大溪那样很明确的培育出了粳稻。不过河姆渡人在农业的工具上有比大溪有了一些特色,他们用大型动物的肩胛骨做成了著名的掘地工具——耒耜。不过和大溪人一样,河姆渡人收割水稻的工具也略缺乏,大体上他们也是用连根拔起的方式来收割水稻的。


     【生产工具——骨角器】
  说到工具,河姆渡和大溪就有一个显著的区别了。大溪人已经脱离了旧石器,磨制石器成为主要的工具来源,而河姆渡人却很少用石器,磨制的也比较粗糙,他们更多使用的是骨角器,也就是动物的骨骼和角制作的工具,木制工具的比例也很大。虽然没有发现船的遗迹,但是木桨还是可以间接说明他们已经利用江浙众多且平缓水系,来把船作为他们的交通工具了。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镇馆之宝──“双鸟朝阳象牙蝶形器”

         正面用阴线雕刻出一组图案,中心为一同心圆,外圆刻有光芒,形似太阳。两侧刻有昂首相望的双鸟,面向太阳。据说这件文物是不允许出镜的国宝。这件牙雕还成为河姆渡遗址的标志。


      【建筑业——干栏式房屋】
  房屋对比的区别就更加大了,大溪人尚且齐地而居,甚至还有半地穴的房屋,而河姆渡人的房屋却远离地面,利用木头在地面打出一层粗木桩而把房子悬空在木桩之上,不与地面接触,这就是著名的干栏式房屋。
  河姆渡人不仅全用木材来制造悬空的房屋,而且在缺乏金属钉子的情况下,发明了榫卯结构,用来链接木架。这种榫卯结构,一直传承后世,影响整个中土,一直到明清,都是房屋建造和家具打制中使用的构造,钉子的家具在古代的大中土比较少见。

遗址出土了一些有榫卯眼的木构件


  这一区别可以窥见当时荆江沿岸的环境和江浙地区环境的差异。荆江沿岸的环境足以保持房屋地面的干燥,以至于可以穴地而居,而河姆渡人则需要远离地面来防潮,可见江浙地区气候之湿润远超现在。

      【手工业——纺织业】
  河姆渡还有一个领先大溪的地方,就是他们的纺织工业。河姆渡人不仅发明了纺轮,还连带拥有了卷布棍、梭形器和机刀,这是一整套的原始纺织机械,从纺纱到织布一应俱全,河姆渡的古越人比两湖的古苗人提前好几百年走入了麻布衣时代,古苗人要到大溪时代之后的屈家岭时代才拥有了纺织的工具。
  除此以外,河姆渡人还拥有了骨哨、竹哨和陶制的埙,这应当是大中土发现最早的埙了吧,虽然比中原的裴李岗文化发现骨笛要晚了两千多年,但是毕竟古越人在这个时代拥有了原始的乐器和音乐,相信他们氏族和部落聚会上少不了载乐载舞了。

 

木构水井遗迹

     (三)马家浜时代
  与河姆渡几乎同时从跨马湖文化分化出去的,就是太湖平原的马家浜文化了。
  马家浜文化的跨度要比河姆渡来的短,到河姆渡时代中期的公元前4000年前左右,它就进入了承袭者崧泽文化时代了。


     【文化范围】
  和河姆渡一样,马家浜文化下体现的也是一个部落联盟的群体。除了嘉兴乍浦镇的马家浜遗址外,还有同在嘉兴的吴家浜、干家埭、钟家港遗址,湖州白雀乡的邱城遗址,桐乡的罗家角、谭家湾、张家埭、新桥、吴家墙门遗址,海宁的郭家石桥、坟桥港遗址,海盐的彭城遗址,平湖的大坟塘遗址,余杭的吴家埠遗址、常州的圩墩遗址、吴江的梅堰遗址、苏州的越城遗址、吴县的草鞋山遗址、武进的潘家塘遗址等等。
  从遗址的数量上来看,。<又或许这么大范围和这么多遗址的文化背后,不仅仅只是一个部落联盟,而是有其他的格局形势?>

      【手工业——制陶业】
  势力虽大,不过马家浜人的陶器工业却比河姆渡人要落后许多。在河姆渡人已经主要使用黑陶的情况下,马家浜人还在使用泥质红衣陶和夹砂陶。
  马家浜文化的陶器工业还有明显的进化历程,早期他们使用的是灰黑陶和灰红陶,这可不是介于红陶和灰陶、红陶和黑陶之间的陶器,而是一种比红陶更原始的陶器,可以说是相当于泥质红陶的次品,陶器的纹饰和河姆渡不分伯仲,都还是最原始的绳纹。到了中期,他们已经较少使用灰红陶和灰黑陶,而主要使用夹砂红陶,绳纹也基本消失,纹饰上返璞归真流行素面。到了后期,才进入了夹砂陶和红衣陶并用的时代。

牛鼻式桶形器

溧阳秦堂山遗址出土的陶鼎


      【生产工具——磨制石器】
  虽然马家浜人的陶器工业比较落后,但是石器制造却比较先进。在河姆渡人很少使用石器,并且较少的石器也比较粗糙的情况下,马家浜人的石器却打磨的很精致。对比两湖,大溪文化刚刚摆脱旧石器,新石器精致打磨还要等到后面的屈家岭时代。

      【农业——水稻种植业】
  马家浜人的水稻已经分化出了籼稻和粳稻两种,但是并没有区分种植,还是混杂种植,不过籼稻的数量明显比较多。在这一方面和已经培育出粳稻的大溪文化基本持平了。

     【社会习俗——墓葬】
  但是和大溪人仰身曲肢葬的墓葬方式不同的是,马家浜人的墓葬方式是相反的俯身葬,趴着入土,只有极少部分是仰身葬和侧身葬。此外,马家浜人的葬坑也和两湖地区东西向的葬坑不一样,是和中原地区葬坑方向一样的南北向葬坑,墓主人往往头朝北方。

      【建筑业——齐地而居】
  马家浜人的住房很巧合般的和大溪人的房屋很相似,也是齐地而居,基本使用木材,但是构造连接上却和河姆渡人一样,使用榫卯结构。另外,马家浜人的驻防也不会有半地穴式的房屋,因为毕竟沿海的太湖平原也是很湿润的。
  这么来看,其实马家浜人的房屋像是介于大溪和河姆渡之间,也可以从侧面反应三地的气候环境的差别。

      【手工业——纺织业】
  马家浜人的纺织工业和河姆渡持平,整套的纺织工具没有被挖掘凑齐,但是五块残缺的布却被发现了,然后具体的什么纹织物、密度经纬、斜纹啥之类的专业术语,寒山也看不懂,总而言之,五块残缺的葛质布被发掘了,并且这是目前为止大中土出土的最早的布的实物。

      在罗家角遗址和最近发掘的宜兴骆驼墩遗址都发现了不少陶纺轮,专家考证后认为是是马家浜人用于纺织的工具。因纺织品是有机物,要保存六七千年非常困难,但在一些马家浜文化遗址出土了纺织品实物,有力地证明了马家浜人已经掌握了纺织技术,穿上了衣服。

      【手工业——玉器制造业】
  马家浜人还有一个大溪和河姆渡都不具备的特色文化,玉文化。出土的玉璜玉玦,虽然比典型的玉器文化辽河地区文化出土的玉要晚两三千年,也比同时代的辽河地区玉器文化要逊色,但是结合挡在两者之间的同时代的大汶口文化早期不存在玉器的情况下,可以确定马家浜的玉器文化是自己诞生的。
  总的来看,马家浜和河姆渡两个大集团的文化各有千秋,基本持平。然而,一些陶器的出土让人们偏向于认为,河姆渡文化受到了马家浜的一些影响,比如,马家浜文化典型的宽檐釜,在河姆渡人的文化中也发现了。
  想到这一讲开头,马家浜人的势力远大于河姆渡人来想一想,马家浜人落后的陶器制品能影响到河姆渡人,也就没啥可惊讶的了。

 

     (四)崧泽时代
  当浙东的河姆渡人的时代才走到一半的时候,也就是公元前4000年前左右,马家浜人已经过渡到新的时代,崧泽文化时代了。
  崧泽文化的很多遗址都同是马家浜文化的遗址,两个文化共用多相同的遗址。
  或者换一种说法,太湖平原地区的很多氏族,同时经历了马家浜和崧泽两个时代,前期是马家浜时代,后期自然过渡到崧泽时代,连定居点都没挪一下。
  当然也有新增的氏族据点,应当是马家浜时代的氏族繁衍分化出来的新氏族,甚至新部落。

     【手工业——制陶业】
  崧泽时代的陶器,在质地上还是没有赶超河姆渡人,依然是延续马家浜时代的红衣陶,并慢慢过渡为红陶。但是,他们在制造方法上可以说抢先河姆渡人一步了,崧泽人率先使用了论制。
  在聊两湖地区的苗人部落时,谈到在屈家岭时代,古苗人已经开始用制作陶器了,也讲过是啥。这里再做一点点补充,还有一个名字叫陶车,它不是一开始就能称作快轮的,在最早用制陶的阶段,是缓慢的手动旋转,这几乎可以称作是慢轮制陶。
  崧泽时代就是如此,人民最初用慢轮制陶。而且在泥胎上慢轮之前,人们已经用原始的贴条手制的方法把陶器的形状基本捏好了,放到慢轮上的目的只是起到修整作用,把陶器器壁抹得更均匀,把器型修得更正一些。所以这种制陶法严格来说只能是轮修,还不是轮制。
  到了崧泽时代的中后期,慢轮就变成快轮了,收支轮修也变成了纯粹的轮制了。这一点来说,不仅领先了河姆渡,还领先了两湖地区的大溪时代,因为之后的屈家岭时代才出现了轮制陶。
  在陶器的质地上,崧泽人也在慢慢进步。早期用的是红衣陶,慢慢过度成红陶,中期则已经出现了泥质灰陶,并且除了炊具上还沿用夹砂红陶外,在其他方面已经淘汰了红陶,晚期更研发出了黑衣灰陶,一种介于黑陶和灰陶之间陶器。
  在这里又可以对之前的陶器进化理论作补充了。往往在红陶之前,会有一种接近于红陶的品类,红衣陶,在黑陶之前,也出现了黑衣陶。这种陶器是当时的人们在期望烧制纯红陶和纯黑陶时,因为技术不够,仅仅只把陶器的表面氧化或碳化。所以陶器的进化论又多了新的品种了,黑衣陶是黑陶的前身。
  崧泽陶器的另一大亮点就是造型的奇特,在日常的生活用具比较靠谱的造型之外,还有一些稀奇古怪造型的陶器。比如著名的三口陶,还有其他的圆球形、葫芦形、扁球形、塔形、动物形状等等各种样式。具体的比如塔形壶、鹰头壶、鸟型三足盉、六足陶龟、兽面钟形壶等等。


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黑陶刻纹盖罐


崧泽文化黑陶四系划花纹罐


崧泽文化灰陶镂孔罐


崧泽文化刻纹黑皮陶罐


崧泽文化梅花足灰陶折腹罐


  这些陶器是用来干嘛的呢,很明显不是日常生活所用。它们的奇特的造型,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现在那些壕们家中摆着看的各种古董珍玩。看来崧泽人已经懂得运用他们的陶器工业来提高生活质量,点缀生活的请调了。
  但问题不是这么简单,那时候的人们普遍有着属于各自部落或部落联盟的原始宗教信仰,这些造型奇特的陶器制作难度比较高,属于昂贵的珍品,这样的珍品普通人只怕把玩不了,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成为部落上层人物提高生活质量的点缀品,要么就是祭祀用品。
  在一些氏族的遗址中,发现了个别的相对不简朴的墓葬中就有不少这样的器型,此外,还有的氏族遗址中发现了类似于祭台这样的建筑,所以呀,答案就解开了。

     【农业——水稻种植业】
  崧泽时代的稻作农业相对马家浜来说,没有什么明显的大进步,依然是石器耒耕,就是一块一块的翻掘耕种,犁耕还比较遥远。水稻依然是粳稻籼稻混种。
  这个时代发现的水井值得注意,在马家族遗址中发现,数量为两口。
  大量的渔猎工具体现了渔猎经济在他们的生活中还占有比较大的比例。

  

     (五)西北面的邻居
  与崧泽文化同时代的,除了河姆渡中后期、大溪后期以外,还有它西北面的三个老邻居,北阴阳营文化、薛家岗文化和龙虬文化。
  北阴阳营文化与崧泽文化时代几乎同步,从公元前4000年前延续到公元前3000年前左右,比崧泽早300多年结束,薛家岗文化则比崧泽文化稍晚,从公元前3500年前延续到公元前2800年前,前期和崧泽同时代,后期则和后来太湖平原的良渚文化同时代。龙虬文化的跨度比较长,大体上从公元前5000年前开始延续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和整个马家浜、崧泽外加后来的良渚文化同时。
  北阴阳营文化范围分布在今天的南京、镇江和滁州一带。由于公元前4000年前这一时段,还处在<气候适宜期(公元前6000年前公元前3000年前,上文有论述)>,传说中的尧舜小冰期还没到来,长江的入海口正在南京附近,江北的苏中地区大部分还是海面和浅滩沙洲,古越人无力开发和入住。
  由于北阴阳营文化东接现在的常州地区,这里正是崧泽文化的范围,陶器上的一些相似可以判断他受到了崧泽文化的影响,尤其反映在稀奇古怪的陶器造型。在其他方面,石器、纺织、农业、建筑等等,也基本上和崧泽处于持平状态,但区别也是有的。
  这一地区的诸多遗址,一样反映了在这背后,南京镇江地区存在着又一个大部落或者部落联盟,这个群落由于和崧泽人的地盘相邻,因而接触交流之下有了相近但不完全一样的文化。
  薛家岗文化的范围分布在今天巢湖以西的合肥和安庆地区,农业上也是稻作农业,磨制石器的制造已经比较成熟,陶器上发现了北阴阳营文化的因素和崧泽文化的因素,但更多是受到了后来山东龙山文化的影响。
  可以猜测,薛家岗文化有很大的可能是从北方迁过来的夷人,带着夷人的文化和江南的古越人交流,形成了一个南北兼容的文化部落群。
  龙虬文化基本上位于高邮县境内,附近的其他地区很少发现遗址,这与上古时期苏中东部陆地尚未形成有关,公元前3500年前左右的高邮应该是海滨。
  从陶器上判断,龙虬文化某个时期的绳纹、篮纹、网格纹等灰陶和黑陶,与龙山文化的某个类型很相似,应当是龙山文化下的一个分支部落群,后来的陶器与龙山文化继承者的岳石文化又有相似之处,更加佐证了上面的观点。
  然而龙虬文化的住房有很大一部分是干栏式建筑,他们的农业也是稻作农业,不知是否受到了江南古越人文化的影响。

  

 

     (六)良渚时代
  时事轮转,公元前5000年前,江浙的古文化在钱塘江畔分道扬镳,南北殊途,1700多年后,他们又在钱塘江畔相会了。
  公元前3300年前,太湖平原和宁绍平原先后进入了良渚文化时代。

     【文化范围:】
  良渚文化的背后是一个超大的部落联盟集团,它的遗址覆盖了整个太湖平原和宁绍平原,目前发现的遗址就有四十多处,而这个时代的中心文化遗址,就位于今天钱塘江畔的杭州西北郊的余杭区余杭镇境内。
  对比两湖来说,良渚文化的时代,正好和屈家岭、石家河前后两个时代对应。不妨还是用对比的眼光来一睹良渚文化的面貌。

      【手工业—陶器】
  在陶器上,良渚文化一反马家浜和崧泽时代陶器比两湖落后的历史。在良渚时代的早期,差不多和屈家岭时代同时,良渚人的陶器还是以泥质灰陶为主,黑衣陶的数量不占优势,这和屈家岭陶器以灰陶和黑陶为主的情况差别不大。到了后期,黑陶占据了最大的比例,而且薄胎黑陶也出现了,陶器厚度工艺这一点上总算追上了大溪晚期的薄胎陶器。


  由于影响并且合并了南边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也受到了反影响,主要表现在木制的工具上。良渚文化的木制工具被集中发现,数量较大且精美,应该是有了集中的木工作坊。


     【农业—水稻种植业】
  良渚时代的农业有了一次较大的变革。在农作物种类上,水稻单一品种农业增加了葫芦、花生、芝麻、蚕豆、甜瓜、菱角、毛桃、酸枣等作物。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耕作方式的变化,这个时代产生了数量庞大的石犁,表明耕作方式从以往的耜耕变成了犁耕。
  说的更明白些,就是之前耕地都是用类似于铁锹的耜一块一块掘开泥土,达成翻地的目的,而从良渚时代开始,耕地方式就变成了用安装了石犁头的原始耕犁来耕地了,虽然还是人力耕地,但是翻地的效率要提高很多了。
  除此以外,良渚时代还是一个气候变化的时代,<气候适宜期>在良渚时代的早期已经接近尾声,气候转凉,平均气温下降3~4度,比今天稍低一两度,海平面下降,降水略微减少。对于南方地区来说,减少的那一点降水不会带来什么大的影响,问题的关键是,气候的变化还伴随着气候的不稳定,时涝时旱。人口毕竟还稀少的南方,多下点雨不至于对水稻造成致命伤害,造成减产,大不了还可以通过渔猎来补充食物来源,但是干旱就可怕了,它有可能让水稻绝收。
  所以勤劳的古越人在两个平原上打出了成千上万口水井,他们发现地势低平的江浙平原,地下水及其丰富,在降水变少的年份,就可以用源源不断的井水来灌溉受旱的稻田。灌溉农业发展出来了。
  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新石器时代的晚期了,是文明的前夜,即将进入文明。在和同时代的其他文化对比上,除了器物,还要对其更大和更高的东西,合起来就是,要对比更高大上的东西了。

      【建筑业—良渚古城】
  在石家河文化中发现了首都一般的中心古城,成为两湖地区一个庞大的部落联盟的国都雏形。良渚文化也是一样,在良渚镇发现了一座更大的古城,南北大体上1.6公里,东西大体上1.85公里,近似於方形,正南正北朝向,实际面积为290万平方米。这么一对比就发现,良渚古城的面积是石家河古城的面积两倍还要多。
  古城的城墙是用石头和黄土筑成,人们把石头垫在墙基之下,上面用黄土夯筑,高度至今为止,但是发现了一段残缺的城墙高度为4米,而实际的高度远不止这么高。


  在古城的中心,发掘了巨大的高台遗址,称作莫角山遗址,东西长180米,南北宽110米,高5米,在高台上发现了成排的柱洞,这座高台极有可能是古城内原始宫殿的台基。在中心高台附近还发现了两座稍小的高台。


  除了这么样大规模的古城外,更令人惊叹的是古城附近的大规模的墓葬群和土金字塔,反山遗址、瑶山遗址、汇观山遗址就分别是三座土金字塔。


  这些土金字塔是大型的墓葬,土金字塔中心之下发掘出了对那个时代来说豪华的多个古墓,陪葬品九成以上是各种玉器,玉器的数量和工艺都超过了同时代北方的龙山文化玉器。在其他遗址中也发现了大量的墓葬中陪葬了大量的玉器,但无论是墓的规模还是陪葬玉器的数量都无法同良渚土金字塔相比。


  这样来看,这大型的墓葬极有可能是良渚大型部落联盟首领的王陵,在良渚时代,极有可能在这一带已经产生了一个王国的雏形,存在着<良渚王>这样一个人物。

 

  (七)解读良渚
  在中土的上古传说中,曾有过大禹治水,结果跑到会稽来召集接见江浙各个部落酋长的故事。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夏部落即便再强大,即便是中原地区超级部落联盟的领袖,那么无法跋山涉水穿过未臣服的部落领地,来到江浙。而带上足够号令江浙群部落的兵力跋涉那么远的距离而来,更加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会稽号令江浙群越的大禹,是不可能是中原夏部落首领的那位大禹。或许当时真的存在这样一个人,能够在会稽号令群越,但不是夏禹,而是那位后来躺在良渚最大王陵中的那个人。时间久远,以讹传讹,,大汉族意识的影响,人民会下意识的把江浙地区的部落联盟的首领往到处流窜治水的大禹身上联系。


  那么这位良渚之王究竟是传说中的哪一位人物呢。
。,而在良渚大型古墓中发现的墓主人很巧合的手执类似的玉器。如果中原地区和古越人有充分的交流的话,那么这个手执玉器的习惯极有可能是越地传过去的风俗,影响到了后世,成为后世中原帝王手执玉笏习惯的来源。
  还有一个疑问,如果确定中原地区的青铜时代是在比良渚文化更晚的二里头文化晚期才出现的话,那么,良渚中心地区文化的规模显然已经率先超越夏部落的文化规模了。
  何以古越人能拥有这么大规模的城址,这么大规模的陵墓和祭坛,甚至何以能留下长达十多公里的塘山土垣遗址。


  这些大规模的工程不仅需要集中大量的人力,也需要大量的脱离农业的工商业人口来维系这样的文化,因为如果没有足够的工商业人口和贸易的话,建造这么大的城市纯属脑子抽风,而脑子抽风的部落首领是不可能成为部落联盟的大首领的。
  同时代的中原文化在其他方面并不落后于良渚,单单在大型的工程和大型的城市上落后于江浙之地。其中的奥妙在于两个字,交通。
  在上古时代,车轮发明之前,人们无论是行走还是搬运,只能依靠双脚,在发明车轮之后,因为车载能力的问题,道路维护的问题,远途的行走也比较困难。但是在水系纵横且水流平缓的江南地区就大不一样了,这里早就可以利用舟船作为代步工具,而水土流失不严重的上古时期,水道就是天然的通衢,还不用费力维护,所以江南地区的在交通上占了极大的优势。
  可以说在良渚时代,古越人拥有了未来商周时代的交通水平,因而良渚地区的部落首领才有能力凭借水路和舟船的力量,调动大量的集中的人口来完成大规模的工程,而方便的水路交通也能够保障远方的居民可以长途贩运和购买物品,来维持大的城市的存在。
  然而良渚文明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突然悄无声息般的消失了,考古的地质层也悄然的变成了反而在文化上倒退的马桥文化。原因何在。
  公元前3000年前,气候适宜期结束,地区一个小的冰期到来,这是全新世的第一个小冰期。海平面因此退缩,良渚文化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就分布在今天的太湖以东的苏淞沪一带。这第一个小冰期,结合当时中原地区存在的尧舜圣王的传说,寒山将其称作尧舜小冰期。
  尧舜小冰期在公元前2100年左右结束,又一个温暖期到来,因为这段温暖期正处在传说中的夏部落称霸中原和已被考古证实了的商文明时代,所以这个温暖期又被称作夏商温暖期。
  夏商温暖期恰好在良渚文化的晚期到来,平均气温逐渐飙升到<气候适宜期>的温度,比现代均温高2~3度,降水充沛,同时沿海又发生海进现象,海平面比今天高2米有余。浩浩的海潮淹没了良渚文化大部分的土地,原有的文化被海水淹没,良渚人迁离故土,前往山区或他乡新土。
  考古证实了这一点,在良渚文化的地层至上,分布着一层淤泥层或泥碳层,这显然是被大水淹没之后留下的痕迹。
  人类的文化<或文明>终究扛不过自然的威力,能够与中原夏部落文化一较高下的良渚文化,就这样消失在茫茫海水之中。

 

 

 8.<文明>失落后的马桥时代
  公元前2000年前左右,良渚文化从江浙的这两个平原上消失掉了,一直到五六百年后,残缺的太湖平原才又出现了文化的痕迹。
  这个文化以良渚文化中就有的马桥遗址命名为马桥文化,从公元前1400年左右才出现,这已经是中原地区商王国称霸中原的时代的中期,一直延续到公元前1100年前左右,这已经是西周时代即将到来的时期,继承马桥文化的是周国王室带来的周文化和未来的吴王国。


  马桥在良渚时代就是一个氏族的居住地,时隔孙猴子压在五行山下到出来的时间,居然又有新的氏族准确无误的定居在马桥遗址这个地方了,这是因为马桥很有魅力,就是能吸引人来这里定居么?难道周边十几公里或者更远就不适合定居么?
  然而马桥时代的马桥遗址和良渚时代的马桥遗址几乎重叠在一起,这是多么的巧合啊。
  排除巧合的因素,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因为海进而迁离马桥的古越人氏族,在马桥重新形成陆地时,又准确无误的找回来了。


  他们重新回归故土,也带回了残缺不全的良渚文化的遗留。

      【手工业—陶器】
  他们的陶器中有三分之一是灰陶和黑衣灰陶、黄衣灰陶,采用的制陶方法是轮制。然而另外却有四分之一的陶器是原始的夹砂陶,而且纹饰退回到了最原始的绳纹。不过也有新出现的印纹陶器,占到41%的比例,这似乎是受到这个时代的岭南地区的印纹陶文化的影响。


  马桥文化因为与良渚文化断代很久,渐渐地失落了良渚时代的文化,在陶器上倒退了好几个档次,玉器这样的<奢侈>文化更加是没有的了。

      【生产工具—铜石并用】
  不过在工具上,马桥文化倒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各种精致的新石器之外,马桥人还使用铜制造的刀、凿和箭镞,显然已经进入了銅石并用的时代。不过值得疑问的是,马桥人的铜制品究竟是通过交易得来的,还是自己冶炼制造的,因为在马桥文化中似乎并没有发现冶炼铜的作坊和铸铜的工具。
  就这样,马桥人在太湖平原又生活了<一个唐朝>的时间,迎来了周国的王子周泰伯,后来一起奔入了勾吴王国的文明时代。
  那是后话了。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