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在成都,我们找到了真正的“深夜食堂”

2020-10-20 22:24:43


有句话是这么讲的,

“认识成都的最好方法,

是——吃!”

不管你信不信,

我反正深信不疑。


过去一年,

我们记录了许多藏在成都咔咔角角的美味,

跟着更成都的镜头,走着吃着,

成都的那股味道,

就这样被我们嚼烂了装进肚子里,

再也带不走。


「冒焦火辣的掌柜 侯宇翔」


镜头下,

奎星楼街撸串圣地冒椒火辣,

下午4点人就乌泱泱的排了一大片。

饭点时间,排号单上从没下过三位数。

老板侯宇翔是科班出身,

带着老婆菲比到处搜寻好吃的,

导致她多年减肥未遂。


「大刀金丝面」


600米外的长发街,

躲着一家大隐隐于市的私房菜,

店主兼主厨兰桂均的兵器是一把菜刀,

他的江湖就是厨房。

这个发明泡椒凤爪的男人,

会做一种大刀金丝面,

手起刀落,面细如针线,

一碗面也可以煮得跌宕起伏。


「张师傅家的鱿鱼全部是当天最新鲜的」


成都人爱吃面。

还有一碗住在东安南路的面,

若是没有老司机带路,

一般人找不到。

店里最贵的面能卖85,

老板张师傅白眼还能翻上天。


「周师傅带着徒弟们手捏锅魁」


好吃嘴儿西都晓得,

锅盔上只要有“军屯”二字,

那就意味着好吃。

打了58年锅盔的周乐全,

是最资格的锅盔师傅。

行走在成都,

吃碗肥肠粉再来一个军屯锅盔, 

这种经典搭配,

是吃货们将就一顿的不将就。


「90年代陈大爷摆的蛋烘糕摊位」


不吃蛋烘糕等于没来过成都。

73岁的陈利明大爷,

会做 “血统最正宗”的蛋烘糕。

当年吃他蛋烘糕的小屁孩们,

现在早成了孩子爹妈,

更有甚者,

干脆把同学会地点选在了陈大爷的摊摊前,

正所谓,恰同学少年,

风(吃)华(蛋)正(烘)茂(糕)。


「冰粉孃孃的小吃车一出来就被围个水泄不通」


对了,还有建设路上的冰粉嬢嬢,

明明是个段子手,

偏要在餐饮圈里讨饭吃。

她的三轮车还没停稳,

一群人就把她围了个水泄不通。



明天,

“一个人·一座城”更成都上线一周年龙门阵即将开摆,

更哥准备了好吃的好喝的好耍的,

邀请了好多客人来摆龙门阵,

说他们和成都的故事。



本期图片来自网络



这一年,更成都拍了辣么多好吃的,既有美味佳肴,也有街头小吃路边摊。来摆一哈,更成都拍过的美食你去吃过哪些?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