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也谈“潜力”

2021-03-07 02:07:14

我的职场早期,每当被评价为有potential的时候,我很疑惑那具体代表了什么。曾经,我以为那约等于聪明。毕竟,从逻辑上来说,聪明的人总能懂得更多,大概也就更能脱颖而出。

在外企辗转多年,看了很多人事管理的框架,不外乎是ambition,competence,learning, strategy等类似矩阵组合定义。套用到人的身上,野心很大,能力很强,学习很快的年轻人,自然就是定义里的high potential。如此遴选,最后真正值得培养的人凤毛麟角,而好不容易组织将其培养长大后,很多情况下得到的不是他的回报,而是一句肤浅的感恩和决绝转身离开的背影。他们中的少数也会进阶到更高的管理职位,从而留下来,直到升迁速度不能满足当事人的野心为止。故事重演。

最终陪伴组织走向未来的,是更广大的,当初没有被当作重点对象培养,却默默努力跟上组织目标的“普通”人。这些“普通”人真的“普通”吗?

让我们先来看看他们具有什么共同特质:

1.       没有什么野心蓬勃的目标,只想做出自己的口碑,被组织认可

2.       心怀感恩,对职场上的收到的支持和提携会适时回报同事

3.       不论其自身智力水平如何,总是保持永远学习的态度

4.       遇到阻碍,会寻求组织内所有资源的帮助从而跨越阻碍

如果以“对组织未来成长的贡献大小”和“对组织未来成长有贡献的可能性”两个维度来重新定义人才的“潜力”,那么我们就不能忽视先前定义的所谓high potential很可能最终是落在第四象限的。而第三和第四象限绝对是人才禁猎区。相反第二象限则可能有为数不少的人才一直被广泛忽视。而如何调动第一/二象限的积极性,以及如何把资源从第四象限往第一/二象限转移是必然的课题。

基于以上理念,我的主张,考核“潜力”,首当其冲就是当事人是否“心之所向”。他的价值观,人生目标的实现阶梯是否与组织同在。只有这个前提满足了,各类人才能各得其所,成长曲线都是上升的。唯一的区别是,有些人加速度快,有些人加速度慢,但大家都能往一处使劲。

加之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人的资质往往是多维多样,适宜形成互补,而不是互相抵消。在心之所向一致的前提下,互补就成为内需,而不会争做那个哭声最响亮的婴儿,只为贪婪地满足自己的胃口而压制兄弟姐妹们的成长。因为我们将来要一直在一个家里过,所以我们必须要互相滋养才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家族。

也正因为有了心之所向,遇到阻碍才会不惜代价去排除万难。能干的可能自己捋袖子,一知半解的就会跑去搬救兵,懵懂的也能端茶送水当小兵。有了心之所向,才有了担心事故发生的前瞻思维。能干的预见得了大礁石,一知半解的会参考别人的经验画葫芦,懵懂也能提点小意见让组织少走弯路。有了心之所向,才能成就诸事,心终所想的目标,才能事成。所以说,所谓潜力,首先是心之所向,其次是心想事成。

 

综上,如果让我来选人带,我会先反复推敲他的心之所向,然后根据每个人的特长与短处,取长补短地让每个人都能各得其所。

我也希望,我们每个职场人都能被赏识,被滋养,成为自己领域的一株栋梁。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