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一日爆红的袁家村:成功背后的隐忧!

2021-03-13 21:39:34

一、一日爆红的袁家村

近年来,中国的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全国各地的特色乡村旅游小镇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大大丰富了中国旅游业的业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社会分工日益增强,城市居民闲暇时间愈来愈多,乡村旅游几乎成为人们节假日旅游的首选。而提到乡村旅游,袁家村被奉为乡村旅游黑马之典范,在短短10年间实现本村62户286人脱贫致富,解决3000以上农民就业问题,间接带动周边就业人员近万人,年吸引游客300万,年营业额达到10亿元,其创意的精彩、经营者的执着和生意的火爆,让全国各地慕名而往的游客印象深刻,袁家村已成为“关中印象体验地”和乡村生活的传奇样板。


袁家村郭占武书记

目前,袁家村凭借其过硬的特色旅游开发,在吸引大量游客的同时,依然保持着较好的口碑,从各大在线旅游平台的网友评论来看,好评度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在携程旅游平台中,正面评价高达70%,评价一般的占25%,整体来看,负面评价仅占5%。


二、袁家村成功要素分析

1、准确的定位,专注于能做的

袁家村本是个农业典型,现如今的成就应该是得益于农工贸一体化道路。目前,袁家村依然是被城墙围着的,大街小巷里的熙熙攘攘,街面店铺林立、作坊鳞次栉比的架势尤以风味小吃为重点,而且西安回民街的商户都进驻这里,证明此处的旅游热似乎已经常态化了。

在袁家村,除了民俗和风味,还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八百里秦川是黄河文化的摇篮、周秦民族的发祥地,历经秦汉唐雄风之浸淫与熏染。有一句流传甚广的俗语: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咸阳塬上埋皇上。秦汉唐王朝不仅以不远处的咸阳和长安为都城,汉唐的帝王将相们还把咸阳塬作为自己的陵寝宝地。袁家村恰好坐落于唐太宗李世民昭陵所在的九嵕山下,与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园毗邻,自唐皇陵旅游开发以来就尽享旅游业之利,真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皇陵吃皇陵。加之礼泉素有苹果之乡的美誉,是西北最大的果品集散地。袁家村正是抓住了这些龙头产业,打造出关中印象体验地这个品牌,号称关中民俗大观园,吸引游客纷至沓来,从而获取丰厚的利润实现了新的腾飞。


该村党支部书记郭占武介绍说,袁家村所有东西最后都是以来不来人为核心,游客会不会为袁家村买单。这些才是他们要做的,也正在竭尽全力做这个事情。一个地地道道的关中自然村,没有什么旅游资源。能把旅游做到这个程度,最大的立足点就是因地制宜,专注于袁家村本来的样子,专注于能做的。所以,袁家村的主题是关中民俗,坚决不做红色延安,不做唐昭陵,不做的原因是那些跟袁家村的生活都没什么关系,袁家村就要做关中地地道道的农村生活。

面对全国各地的仿效跟风,袁家村似乎也感受到了一股压力,但郭占武书记也表示,袁家村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关中小村,没有什么旅游资源,能把旅游做到现在这个程度,最大特色就是因地制宜。袁家村的语言、衣着、特色产品,都是关中民俗的一部分,袁家村的旅游就专注于做这些。另外,袁家村的产业一直在完善提升,正在走乡村度假的道路、走农副产品产业化的道路,这些都是因地制宜的结果。


不同于工业化时代下现代城市设计的理念,传统中国小镇和村落在空间上的最大特色就是那种千百年来,历经漫长的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文明后,自然生长出来的乡村空间模式。袁家村的空间,最迷人的一点是,在这个仅有几十亩的空间里,充满了极多的民俗元素,游人穿梭在这样的巷弄院落空间中,竟然不知道这里到底有多大。紧凑的交通尺度,丰富的商业界面,疏散有度的村落广场空间,街边两侧目不暇接的美食休闲内容,网格化的弯曲而看不到头的村落道路,就会让兴致盎然的游客在这里流连忘返。徜徉、漫步、打盹、闲聊、品尝美食、围坐等等多样化的村落生活功能,就将传统村落的邻里无间的生活场景进行了复制和再造。从这样的空间意蕴来看,这里的村落休闲就变成了2000年生活方式和场景的穿越和切换。

可以说无论是在80年代的集体经济时代,还是如今的休闲旅游大时代,袁家村在旅游产品营造、经营模式创新等许多方面都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2、村民是主体,发展旅游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

袁家村郭书记曾经对媒体介绍说,袁家村最开始搞旅游,就是要解决农民的问题,要让农民致富。袁家村现在纯粹是村里头在做旅游,参与者都是农民,有本村的也有周边村的,所以袁家村的旅游特别接地气,所以就跟一般景点不一样。


袁家村是陕西省礼泉县的一个小村子,全村62户286人,曾是当地最小的行政村,也是出名的穷村,烂杆村。20世纪五六十年代,袁家村发展落后,村里的男人讨不到媳妇,姑娘嫁不出去。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在老支书郭裕禄的带领下,全村大力发展农业,很快成为全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成为闻名全国的模范村。20世纪80年代开始,袁家村由传统农业生产向工业生产转型,发展起村办企业,迎来了村集体经济最强盛的时代,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2000年以来,因为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等原因,袁家村经济发展一度受到冲击。2007年,袁家村再次提出转型发展,这一次选择了服务业,想走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的路子。

袁家村是关中的一个普通小村,村民们大多很朴实,对外界和时代发展脉搏不敏感,发展农家乐的建议几乎没人同意,响应的村民不多,村里就提出以集体经济支持、反哺村民的方式予以推进,如果经营失败,由村里补贴。事实证明,农家乐的路子走对了。袁家村的农家乐很快得到了市场认可,赚钱的村民越来越多,响应号召开办农家乐的村民越来越多。


3、专注于餐饮,产业是有力支撑

郭书记强调说,袁家村的成功还在于袁家村只专注于餐饮,做到最多样,最好吃。目前,袁家村对个商户有这严格的管理规定,这些管理规定涉及到日常经营的方方面面,据郭书记介绍说,就拿小吃街打个比方吧,一条街里面如果有100个商户,就需要100种小吃。比如说有锅盔,有豆腐脑,有炸麻花的……大家就来认领,最早出现过一个现象,一家门店有几家来报名的,遇到这种情况就PK。这咋PK呢?比如说你报名做锅盔,同时在这儿做,从和面开始,整个工艺做下来,最后做好了大家品尝,留味道做的最好的一家。又比如,袁家村每个月都要统计销量后五名,要调整这些商户的经营方式,实在调整不过来的就考虑换人,或者换产品。

袁家村对民俗美食的打造,根本不是简单的餐饮配套,而是达到了在倾尽全力的打造高品质的关中民俗美食博物馆的境界。这种用舌尖上的关中为聚焦、通过打造丰富多彩的美食,精准的击中了当今中国旅游大军的主力:女性和儿童。而市场上,最有情怀、最容易产生感动、最有消费意愿的往往就是她们这样的客群。


从某种意义上说,乡村旅游只是实现乡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途径,而不是核心,如果没有产业依托,旅游最终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袁家村而言,产业发展的核心有三个阶段:一是关中民俗旅游,二是乡村度假,三是农副产品形成的产业链。这其中又包含了一个个小的产业,比如面粉、豆腐、醋等,一个个小产业组成了大旅游,大旅游又促进了大产业的发展。

袁家村以食品安全为核心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无疑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制胜法宝。发展乡村旅游这10年,袁家村采取了前店后厂的发展模式,“后厂”产业收入与“前店”旅游收入共同保证了村民收入的稳定。因为旅游的带动,乡村的许多产业都由最初的作坊变成工厂,最后变成大工厂。袁家村最初启动的酸奶项目,如今每年的纯利润已经将近1000万元。而袁家村多年以来树立的食品安全形象,在得到市场认可后,如今也已走出村子,“小吃进城”项目走进西安市,这些原汁原味的乡村美食,因为品质保障而备受青睐。



据了解在袁家村,村干部都有思想自觉:当干部就不要想着与民争利,否则就没有威信。袁家村的干部没有一点特权,就是服务队,就是为村民跑腿的,为群众服务的,干活的。但是大家心里又都明白:村里发展好了,自己家也会跟着好,有大家才有小家。袁家村的村干部都不拿工资,义务服务。在管理上,由袁家村村委会牵头,下面有管理公司和协会,农家乐有农家乐协会,小吃街有小吃街协会,酒吧街有酒吧街协会,这些协会里的成员由商户们自己推选,为协会义务服务。

除此之外,在关键的招商运营管理模式上,还采用了免租金、统一经营和管理、对于关系到民生的食品原料进行统一供货、自营加工厂、调味品厂、酸奶厂、油厂、面粉厂等关键的原材料加工部分,将商户经营业绩与村集体的经营收益相挂钩,并且效益可观。这种绩效紧密挂钩的模式,远远超越了购物中心式的租金模式,让物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紧密捆绑。

同时袁家村对营运营管理细节上的把控也是极为严格,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举个例子。在所有的小吃餐饮店铺中,村里规定不允许有冰箱,以保证食材的新鲜,甚至村里面对灶台的大小、位置和设计风格都有严格的把控,以保证情景体验的原汁原味。

从最初无人动弹到现在全民皆兵,袁家村的成功也在于村民对村干部的绝对信任。村里的小吃街是最火的,起初大家都想认领门面做生意,但是一种小吃我们只需要一家,那怎么办,PK吧,谁家的味道好就留谁。也就是说,村里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平台,但前提是要保证质量最好,村委会就相当于一个考试委员会,是村里店面和项目的把关人。多年以来,尽管村里一年有几百万人次的客流量,收入也很乐观,但村干部的工作一直都是为村民服务,从不从中分利。


另一方面,要让村庄发展跟上时代节奏,村民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袁家村成立了专门的农民学校,每周组织大家学习,教育农民怎么从一产向三产转型,讲解村里旅游发展的大方向。从干部到普通村民,教育都放在第一位,因为要让农民挣钱,首先就是要武装思想,要让产业长远发展,也需要不断丰富头脑。此外,建立通畅的教育培训机制,也有利于村干部思想的上情下达,村干部好的想法必须传达到每一位村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意见的执行。

近10年来,袁家村村干部用时间和真心赚回了两个字——诚信。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出和信任危机的背景下,袁家村用实际行动告诉游客:面粉是用小麦磨出来的,豆腐是用黄豆一步一步做出来的。前店后厂的形式,让所有游客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货真价实为袁家村赢得了游客的信任,也为乡村经济发展奠定了长远基础。

乡村发展中最难的一点还在于平衡利益关系。要让全体村民共进退,成熟的制度非常关键,而目标一定是共同富裕。为了解决贫富差距问题,袁家村探索出的全民股份制作坊街的方式,有效解决了各种利益冲突。在这条街上,只要村民参股,不管谁家生意做得好,都等于自己在赚钱,村民们盼着各家生意兴隆,少了许多恶性竞争。


有了群众对村干部的信任,有了村干部谋发展的高瞻远瞩,加上细致入微的群众工作,袁家村的旅游工作才得以顺畅展开。(待续)


来源:世研旅游智库

05

12

【董事长助理】

本科,写作能力强,懂策划,偶尔要出差,年龄40岁以下,男女不限,待遇面议

联系人:王岳兵

联系电话:18079315605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