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成都人吃了这么多年的玩意儿,到底是锅盔还是锅魁?!

2021-10-16 21:05:52

锅魁作为一道传统美食,流传至今千百年,为不少人所喜爱。在成都的大街小巷里,更是随处可见锅魁的身影,各种各样的锅魁深受市民青睐。但是它究竟是锅盔还是锅魁呢?你了解吗?



锅魁作为一道传统美食,流传至今千百年,为不少人所喜爱。在成都的大街小巷里,更是随处可见锅魁的身影,各种各样的锅魁深受市民青睐。


不过,我在观察中发现,锅魁虽然好吃,但名称写法并不统一,有的写成“锅魁”,有的写成“锅盔”,它们看是字不同,但实际上都指同一种食品。到底该是“锅盔”还是“锅魁”。



在老成都记忆里

“锅魁”曾是主流写法



正如李先生所说的那样,平日里喜欢吃锅魁的人很多,但留意其名称写法的人却很少。其实大家稍微注意就能发现,锅魁的写法并不统一,有的地方叫“锅魁”,有的地方叫“锅盔”。昨天,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成都的大街小巷里,“锅魁”店和“锅盔”店都不少,其中前者稍微居多。


在红星路二段一家“锅魁”店外,记者看到这里的锅魁种类繁多,深受市民欢迎。不过,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却很少有人留意其名称和写法。“锅魁还是锅盔?我感觉都差不多,应该都是指同一种食品。”市民张小姐认为,对于本地人来说,这两种写法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外地游客就不一定搞得清楚了,稍不注意,就可能把它们认成两种不同的食品。”




65岁的老成都李先生告诉记者,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期间,成都的锅魁店都是清一色的“锅魁”,后来不知从何时开始,一些“锅盔”店开始陆续出现,把这个名字沿用至今,“这么多年来,也不知道哪种表达才是对的。”


在历史文化中

“锅盔”表达有理有据



那么,究竟应该是“锅魁”还是“锅盔”?这必须从其起源说起。记者通过查询相关资料,了解到锅魁制作可追溯到商周时期,在秦代被发扬光大,那时的锅魁被称为墩饼,是秦军行军时给士兵配发的一种粮食,每个有五六斤重,直径大约在50-60厘米,厚度在15厘米左右。当时,秦兵携带墩饼,两个为一组,他们会在每个墩饼上钻两个眼儿,用牛皮绳系好,前胸、后背各搭一个。这种携带方式让秦兵在突遇作战时,可以把墩饼作为单兵护具,起到盔甲的作用。而且,敌军射过来的箭,扎在墩饼上后,还可以被秦军士兵拔出来继续用于杀敌,甚至有说法认为后来诸葛亮草船借箭也是受此影响。后来,士兵们便把墩饼称为“锅盔”,有用锅烙出来的硬面盔甲的意思。这一称呼被沿用至今。


记者了解到,不少卖锅魁的商家都了解这个故事,因此也认同“锅盔”的表达。

两种写法起源相同,

用哪个都可以哟!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