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文艺园地】烤火

2020-08-25 18:32:02

烤火是冬季北方农村家庭特有的取暖方式,几千年来亘古未变,近日的连降大雪让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不由自主地放下了手头的农活,在家享受一番难得的烤火。

我的家乡深处秦岭腹地,每到冬季呼呼的寒风从北方不约而至,不停地吹打着室外劳作的人们,似乎在提醒着农人们该歇歇了,也只有在这个时节,田地里劳作的声响才会在人们的耳畔间歇,这时闲歇的农人们就会在家里生起炉火进行取暖,一烤就是几个月,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过冬”。

还清晰地记得在我近三十年的生活里,农村烤火取暖方式经历的几次变革。

幼年时,也就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整个农村刚刚经历改革开放的浪潮,家家户户解决温饱都是问题,农村人冬季取暖的方式就是烧柴火,那时候农村家庭一年到头比的就是粮食的收成和冬季捡拾柴火的多少。依稀记得每年的寒假,每天早上和下午兄弟几人都背着背笼、拿着镰刀斧头和绳子跟随母亲一起去自家胡爬(指自家的林地)捡拾柴火,要么是掏挖枯干的疙瘩,要么是捡拾干枯的树枝,直到捡挖到自己能够背动时方才回家,到家后将柴火码在屋檐下或者堆放在大树下,确保烤火时柴火的干燥。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那时候烤火的工具比较简单,,条件好一点的人家会在土坑的四周用砖头镶上边;要么就在家里盘上一个土炕,然后在坑内放上捡拾的柴火,点着后干燥的柴火就噼里啪啦地燃起来了,火苗子呼呼窜高,熊熊燃烧,一家人围着火炉伸长双手双脚,舒舒服服地烤火取暖,时常会因为增加柴火或捣弄火势,灰白的火灰像蝴蝶一样翩跹空中,然后落在烤火人的头发上、衣服上、脸上,满身的灰就像童话世界里的人物,但烤火的人向来都是不理不睬,尽情地陶冶在一家人烤火取暖的氛围中。而孩子们则喜欢在火炕旁烤个洋芋、红薯或者板栗当零食享用,家里兄弟姐妹多的有时还会为分享不公而争吵一番。家长们则会在火炕旁放上一个罐桶用来烧水或炖汤,有时候一家人直接在烤火时就煮着稀饭、烤着馒头或锅盔,完了挖上一盘腌菜,一顿饭就解决了。有的家庭还将腌好的肉悬挂在烤火的上方,用柴烟进行熏,做成熏腊肉或香肠以备过春节时食用。到了晚上睡觉前,为了确保火种的不灭家长们会在土坑里搭上一个大点的树疙瘩,第二天继续作为烤火的火种子。

到了90年代末21世纪初,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人烤火的方式也慢慢发生了改变,在烤火工具上人们开始使用火炉,既有专门的木匠做的火炉架,也有铁匠打制的铁质火盆,两者结合在一起进行烤火可以随时进行地点变更,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而且烤火的原料不再局限于柴火,开始大规模使用木炭,木炭的制作在农村无非就两种方式:一种是农人在做饭时将烧透的火炭放入一个大罐里密封起来,使火炭在隔绝空气的状态下自然熄灭而形成的木炭;另一种就是用采用较大的树,使用专门的炭窑烧制的木炭。无论是那种木炭相对于烧柴火要显得要卫生和耐烧一些,它不怎么起烟和蓬灰,还特别的易燃和耐久。虽然木炭的制作工艺很费时又麻烦,但农村人树木资源都比较丰富,冬季相对又是农闲时节,为喜迎春节都花很长时间进行烧制,年轻人向年老人学习烧炭方法的不计其数,烧制工艺好的一窑木炭能烤个十天半个月不成问题,家家户户每年都要烧好多窑木炭,不管是自家使用还是亲戚朋友到来都会弄上满满一大火炉,并放至正屋,看个电视、喝个小酒、吃个饭菜、拉个家常,聊天的声音、愉悦的心情响彻四方。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向好,近些年农村人烤火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完全烧柴火或用木炭取暖的方式已逐渐被煤炭、电所取代,一方面基于国家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另一方面基于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而烤火的工具越来越现代化和高端化,有圆盘子的大炉子、管子设在下方的回风炉、双烟管的开阳炉、大牙包大烟筒的瓮安炉、还有可烧煤球的节煤炉等等,这些炉子可以烧柴也可以烧煤炭,而且更干净更时尚,甚至有些家庭已开始使用电烤炉或空调取暖。

改革开发以来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社会经历了多次改革,而农村烤火方式也经历了多次升级换代,每一次升级都会让越来越现代化的烤火工具也出现农村的角角落落。而那种原始的烤火方式也深深地埋入记忆深处,久久不能忘怀,那里面有童年的记忆、有成长的印记、有文化的传承,也有农村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文/付志怀)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