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消失的村落 | 高陵姬家街道马窑村记忆之村庄旧影

2021-10-07 22:04:42


 

口述:胡惠珍(1933—2016)


马窑村之名,清代以前未见著录,但此处有人落户居住当在明代。据谈,解放前村中曾有大树,树身需有几人合抱,原名王窑,或王家堡。经查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县西境所列村落,“染房王家庄”与“湾里雷家庄”间列有“王家堡”,当是后人所说的“王窑”,以王、马两姓居住于此,王家势大,故名“王窑”、“王家堡”。


清同治元年,,战火遍及渭河、泾河两岸。高陵西境与泾阳接壤,泾阳崇文塔下、焦村、虎皮杨、蔡壕一带,高陵韩村建有清真寺,均为回民村落,以上所居回民均闻风而起。在泾阳县虎杨人杨文治、毕家窑人毕大才、焦村人白彦虎等回军首领带领下与泾阳、高陵汉民地方武装激战频繁,火烧毗沙塬隆昌寺,大火数日不绝。毗沙村有躲避回军的古地道、东城坊塬畔有窨子城等遗迹,老人代代口中相传,毗沙城内血水横流。


在这场波及陕西、甘肃、新疆的广大区域的战争中,高陵县人口锐减,许多村落户族灭绝。王家堡被战火摧毁,王、马两姓因这场战争灾难家业被毁,伤亡惨重。无奈只得于村址平地掘地坑窑居住,王姓因与附近染房王王姓攀亲,姻亲势大,村名“王窑”。清末,王姓只余一子,名玉程,孤儿寡母,生生计无着,马姓繁衍壮大,其母改嫁马姓,玉程随养父姓,村内无王姓,改名“马窑”。

解放前后,附近南蔡、南吴,染房王等村老人,还有称“马窑”为“王窑”的。

1953年我到村子时村里只有八家人,马姓为主,在村中辈分较高,此外还有姚姓一户、陈姓一户,两户均有上辈老人在世。姚家原来是泾河以南人,解放前在村子买有几亩地,辟了一院庄子盖房。未解放老头就去世了,丢下一个老婆,带着女子和哑巴儿子。姚家老婆能言善说,解放前抽食大烟,解放后被带走强制戒烟,关了一段时间放回来后,她逢人就说:戒烟所给她管吃管住,还把烟盘子放到跟前让她抽烟等。陈家老两口,老婆是瞎子,腿有些跛,老汉个子小,女子出嫁到崇文乡焦村王家,儿子个子小,智力一般,平时都叫他“富贵”。

马窑村民都是在自己地里辟庄子盖房,村子东头北边地里住着湖北逃荒落户的胡金堂、胡金元两弟兄。东边隔了些地住的姚家,西边隔了一院庄子住的陈家。陈家西边是空园子,再就是湾雷村的田地。解放前马窑村土地主要在村北,土改时村中老一辈也就五十多岁,但各户申报劳力分值时底分都报的少,原因是他们都干不动了,靠娃们下地劳动。土改时大队按劳动力分地,马窑在整个毗沙大队分地较少,村子北边的地也都分给了湾雷村。当时染房王、孟村等村民都不服气,经常笑话说:马窑村都是老汉老婆。

土改后马窑村的土地都调整到村子南边,这里解放前土地属于染房王村所有。五十年代中期,村里用庄子北边剩余的零星地与湾雷村交换,在村子西边换了些地,辟了三院庄子。村子北侧东西庄子才形成了后来的雏形。北边当时还是户与户不相邻,中间隔着空院子。在北侧中部偏西的地方建有生产队的牛房、库房,占了有现在两院庄子大小。马姓老户住在南边,从西头起是我大伯父马生林一家,东边是一条老路,路东是二伯马生春一家,在自己地里辟了东西两院庄子,后来分给自己两个儿子居住,西边是族中排行第三的马战英,东边是族中排行第八的马明山,分家后马生春和儿子明山同住。我阿公马生福一家住在村子最东头,房子在南边,前边是东西走向的厦房抱厅,门口盖有一个车房,停放大车。抱厅后是六间厢房,再进去是灶房。门口有个大场畔,有二十多亩地。

村子东偏南是染房王,北偏西是南吴村,正南是西城坊,西南是南蔡。当时出村没有大路,都是从田地里踩出狭窄的小路,也叫“插斜路”。种地时,人家就将路犁掉种上庄稼,路就没有了,进出村子时,人来人往出出进进再踩成一条路。其实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入合作社

  


我所在的马窑村,当时属毘沙第八小组,合作化时参加到孟村合作社,当时村民按户入股合作社,1股3块钱,后来合作社解散,股金退还了。



吃食堂饭

  


当时村里由初级社逐渐到高级社,到高级社时开始吃大锅饭,俗称吃食堂饭。八组的食堂设在我二嫂家,组上派两个妇女做饭,一个老汉(胡金堂)烧锅打杂。由于村子小,没有建粮食库房,没有粮食时从北边原上的湾雷村仓库拉粮食。当时主要粮食是玉米麦子,拉回来磨成玉米珍、麦子面。办食堂头一两个月,按当时的说法伙食比较好,其实就是菜少粮食多,早上是玉米珍子、后晌是连瓜面,菜主要是白萝卜。吃饭时打铃,家家户户去领饭、领馍、领菜。当时有的大村还置办桌子板凳,大人小娃、男女老少全在食堂吃。我们村仅是在食堂做,领回自己家里吃。当时家家户户都很少有存粮食,在食堂连吃带拿,把蒸馍锅盔拿回去掰成馍蛋,晒干馍蛋。也有人弹嫌食堂的馍黄了、碱多了,吃不完就胡糟蹋,浪费很严重。到后来,食量短欠,伙食定量,吃饭凭饭票领,一个人一天才吃几两。


所有的大型农具,如大车、钁头、锨等全部交公。


挣工分、干包工活

  


当时农村劳力都靠下地挣工分,农村挣工分主要是种庄稼、锄地、割麦、碾场、种棉花等农活。村里选出队长、副队长各一名,均由男劳力担任。村里最早的队长是王培云、副队长胡金元,后来是张志臣(正)、马利发(副)。另外还有妇女队长,我也当过一段时间妇女队长。


在当时,队长、副队长、妇女队长主要是下地干活时领工,一样要干活,和普通劳力没有啥特殊区别。天不明就打上工铃,一天三晌下地,上午到十一二点放工回来吃饭,时间太紧张,有些人饭还没吃到嘴里,下午上工的铃就打了。最开始,挣工分不管活的质量和效率,也不分干多干少,只要在地里就行,偷奸耍滑的不少,“磨洋工”现象在农业社很普遍。


那个时候经常白天下地干活,晚上集中开会。


后来,又干包工活。比如割麦子,干的快的割完一亩就赶忙再另割一亩,每天收工时有人检查,没割净或麦茬高了就得返工,锄地锄草没干好也得返工。


挖墙土冬苫、攒粪肥

  


解放后,地里上的都是农家肥、城墙土。天不明,拉架子车到毘沙原上挖老城墙土、原畔土上地。一架子车倒三堆,最后按堆记工评分。


我当时养了个猪,攒了一年粪土,最后评了个三级,具体值多好分已经记不清了。


年底决分、自留地

  


干集体活挣工分,到年底计算劳动日,折算成钱。平时逢年过节或者急用钱,要通过会计开条子从村里申请。交过国家的,留够集体的,一个全劳力一年能分百十斤粮。玉米一般都是给的毛棒(未剥壳脱粒),用笼提回来自己收拾。一个人年能分二斤棉花、二尺布证、三斤油。

实行布证的头一年,发了七八尺布证,够做一件衣裳。后来三年拢共攒了六尺布证,由于布证印有使用期限,还借我弟媳一尺布证,做了一条咔叽布单裤。

油是用棉籽榨的。最早队里把棉花拉到永乐店卖给国营花厂,轧过籽后给花定级收购。花籽拿回来在毘沙原底油坊轧油,油梁上的碾子是青石的,鼓形,直径有一米五,外圈凸出来有十公分宽的石楞子,几个小伙都抬不动。油渣制成饼状,碾碎上地,花皮送到饲养室喂牛。我连娃两口,家里有个盛油的黑瓷罐子,装满刚好六斤。炒菜时淋一星半点,烙锅盔时用油布在锅底摸一遍,平时都舍不得吃。


大片平整的土地归集体,庄前屋后零散的贫瘠土地分给个人,一个人二分自由地。自留地因不同的村长上任或婚丧嫁娶人口变动,调整过三次,分给我的四分自留地最早在老庄子门口、后来又调到村子西渠岸东边,也就是后来高陵推广种黄花菜的地块。这块地树根、草根多,土质差,收成不好。


作者:马琦  

口述:胡惠珍(1933—2016)

<End>

热文推荐



邀请 | 这个国庆,高陵向全国发出邀请函,国庆假期,我在高陵等你!

电商助农 | 我是陕西高陵通远,从今天起,我为家乡梨枣代言!

历史 | 高陵,泾阳,三原应感谢《那年花开月正圆》,让世人知道中国的“白菜心”

生活 | 初来乍到,在高陵生活你必须知道的事儿。。。。。。

地铁 | 通往高陵的地铁10号线一期路线定了! 从三府湾站至高陵水景公园站 看看哪些站点路过你家门口

高陵朝李村出土一清代三洞合葬墓,碑文:皇清待赠乡饮介宾金翁赵公之

高陵村落记忆 | 药惠管委会“东樊村”的历史变迁

品味 | 我是高陵人,更是西安人

泾渭分明 水韵高陵——舌尖上的高陵

乡愁 | 高陵,我的家乡,没诗,没画,可我依然爱你!

地方 | 在高陵,有一种方言叫“高陵话”

乡情 | 何必羡慕北上广,我在高陵挺好的!

调查 | 用一句话证明你是高陵人!你会怎么回答??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