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70多年前青海有哪些名小吃,和现在的一样么?

2020-11-18 01:39:21


青海人爱吃面,离不开面,青海的风味小吃品种繁多,让人回味的锅榻、“魏麻食”、“杜酿皮”、冶凉面……等等,曾经拴住很多老西宁人的胃,小编挑选了几种代表性的小吃,聆听这些老人讲述70多年前曾经风靡一时的青海名小吃。


小麦磨出来的面粉,白嫩而细腻,闻起来,一股淡淡的清香味。迎着清晨的曙光,能见到那面粉肤身上的一缕缕光泽。已经80多岁的孙正新老人最喜爱的就是这样的感觉,这是勤劳的结晶,是汗水的提炼。曾经多年从事厨师专业的他对面有一种特别的热爱,他说用面粉做出来的面食不胜枚举,常见的是,将面粉和着苏打水,揉成面团,而后或擀成宽而薄的面带子,可以揪面片,可以捏疙瘩,或拉成长长的面条,粗细可分,各种面条,手工做成的,很好吃。这样的“做面”手技,这儿的人,人人都会,他们那娴熟的厨艺表现,让人有种欣赏入迷的心绪。


变个花样的油炸糕能治病


提起油炸糕,很多老人都记忆犹新,油炸糕做得最好的要数“韩疙瘩”了。已经76岁的宋国荣老人回忆,油炸糕的经营者姓韩,家住东关,他脖子后有个大疙瘩,经常用蓝布巾包起来,他经营的油炸糕也因此而得名。老人说解放前曾在省图书馆门口摆摊,他的油炸糕颜色深黄、酥脆香甜。在薄利多销的同时,也注重质量,他做的油炸糕不仅大而且好吃,加上服务态度又好,在西宁曾红极一时。老人记得一个细节,那时拉了几天肚子的他特别想吃油炸糕,就带上几瓣大蒜备用,“韩疙瘩”见后,径直走进厨房,把大蒜和红糖放在一起炸出“糖蒜糕”,让老人趁热吃,并说专治拉肚子,老人吃完后果然见效。这样一传十,十传百,“韩疙瘩”的店面顾客盈门。据说1948年韩疙瘩花了六十块大洋去医院将大疙瘩切除,以后生意也日渐冷淡。


有醒酒作用的“魏麻食”


  麻食,也有叫“麻什”、“麻食子”或者“麻什子”的,是一道传统小吃。明代美食家黄正一在《事物组珠》一书中说:“秃秃麻食是面作小卷饼,煮熟入炒肉汁食。”20世纪30年代西宁的一些老人还记得在大新街北口的中山市场内,有一家独具特色的麻食店,店主叫魏新元,他的麻食在同行中首屈一指,尤其是那肉汤,味道鲜美绝伦,端起一碗麻食,尝一口汤,再细品里面的牛肉丁,余香绕梁三日不绝,虽说有点夸张,可见味道之鲜美。每日清早有许多顾客喜吃加重酸辣调味的麻食,据说可以醒酒,吃后头脑清爽。魏新元经营麻食三十余年,他的麻食味美价廉、经济实惠,生意一直很好,直到1969年因车祸亡故。


有一段传奇经历的锅榻


锅榻是青海的一种主要面食,虽然只是一种不起眼的小食品,“但它还有一段传奇经历呢。” 孙正新先生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皇帝外出私访,这一天来到青海老鸦峡里的某个小村子。这一带人烟稀少,可怜的皇帝已经跋涉了两天,竟没能找到一点水米进肚,饿得头晕眼花,两腿发抖,总算坚持着走进了一个农户家里。青海人民十分好客,见有远方的客人光临,这家的老奶奶就特地精制了一锅锅榻款待他。皇帝吃饱了,仔细回味,感觉真是人间第一美味,锅榻给他留下了十分美好而深刻的记忆。

皇帝回到宫中,还是不能忘怀给他留下美好印象的锅榻,下令宫中御厨马上去做,厨师端着热气腾腾的锅榻让皇帝品尝,根本不是他当初吃过的味道,一怒之下,杀死了三四个无辜的厨师,于是御厨房派人星夜奔赴青海学艺,并启奏皇上:进食美味必须空腹,请皇上一两天之内不要吃其他食物。皇帝为了一饱口福,就点头应允了。这一次,锅榻端上来后,皇帝进食得特别香甜,又品味到了青海浓烈的地方风味,一边吃还一边夸赞:“锅榻确实好吃。”从此,锅榻在青海地区就日渐风行起来,品种不断增加,花样不断翻新,口味也越来越好,并终于成为青海人民的日常主食和馈赠亲友的佳品。


有热有凉的“杜酿皮”


  酿皮绵软润滑,加上调料酸辣可口、爽口开胃,是西北地区的传统特色美食。酿皮是用面粉浆汁蒸出来的面皮。有两种,一种是普通酿皮,一种是高担酿皮。酿皮的原料甚多,从绿豆面、高粱面到麦面,似乎只要是富含淀粉之物,皆可入选,称为“面皮”。在西北这块土地上,对于“酿皮”这一名词几乎所有的人都不会陌生。宁夏人将其称之为“酿皮”,陕西人则将它称为“凉皮”。西北的特色小吃酿皮进了陕秦之地,称做“面皮”;入了嘉峪关,又道“凉皮”。其实无论是哪一种称法,都只概括了这种美食的一个方面。

  孙正新先生说,约在1932年,西宁下宏觉寺街有个陕西人,他做的酿皮首先出现在西宁街头,人称“杜酿皮”,杜酿皮小名叫尕玉子,人称杜尕玉酿皮,他家住大南门外,每日担子停放在南大街雷鸣寺街口南侧,他的酿皮灰碱适中,色黄质软,薄厚均匀,富有弹性,出售时有热有凉,需要热食,即放上大米粒用油加炒。其所用调料均为自己加工炮制。酿皮中调上这些调料后,味道十分可口,一袋烟功夫酿皮就卖完了。后来又有曹酿皮、刘酿皮都保持了杜酿皮的特色,为百姓交口称赞。


让人垂涎欲滴的“冶凉面”



  家住东关的“冶凉面”,因其右手残缺一个指头(传说少年时为避军阀拔兵自残所致),人们又称没指头的凉面,三十年代在中山市场设摊卖羊肠凉面最有名气。他的凉面加工手续繁杂而精细,完全不同于现在市场上用机器面条做的凉面。面条捞出后,拌上熟清油,其色鲜黄透亮,油碌碌让人垂涎欲滴,再加入少许的萝卜丁臊子、菠菜及其他调料,口味别样,进来吃饭的顾客很少有只吃一碗就罢休的。可惜的是,四十年代“冶凉面”就去世了,后来东关马玉清经营的羊肠凉面也味极一时。


只做半天生意的“王酥饼”


西宁卫门口,在现在文化街西口,有一位兰州人,叫王建三,他做的酥饼,香甜脆软,火候适度。慕名而来买酥饼的人常常人满为患,有人把买到的酥饼拿到手上一抖,就像宽韭叶面条,可以用筷子夹着吃。老人记得,他们一天只做半天生意,想吃的人去晚了根本买不到。


用手攥实很快恢复的矶面蒸馍


面粉不仅仅可以做面条或捏面疙瘩的,还可以做馒头、包子。说起馒头包子,倒也不觉得生疏。青海人做馒头包子,讲究实用,当然也食用。所以,馒头和包子,统统叫馍馍。一听这馍,总让人有种饥而欲食的感觉。新鲜的馍馍,刚出锅,那是香气十足啊。这里的馍馍,又白又结识,口感很翠,咬上一口,一种疏松鲜嫩的感觉。如果要是刚从田地干活回来,那肯定是抱着馍馍不放了。这让我想起了,电影《活着》,,一口气吃下了七个馍馍,喝下了几口水,结果撑死了。

  赵桐茂,山西人,家族小新街,靠卖蒸馍为生,他的矶面蒸馍,远近闻名,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他用一半发面,一半死面,在不同的季节,按比例掺合,将和好的面用木杠反复摺压,边压边掺干面,用秤称够数量,一个个揉成馒头放到蒸笼里,置于阳光下照晒,待发酵后,上锅就蒸。蒸出的馒头质酥,口味香甜,出笼后用手拿一个攥实了,放到笼里不一会就会恢复到原状。用开水泡着吃,不成糊糊,放几天干了,再用开水一泡即软。


无需香料椒醋的“锅盔”


  有一种“锅盔”,我不仅尝过,更见到过朋友妈妈制作它的过程。锅盔,也是面食种属。搅了面糊糊,而后整个一大锅加热,烤干,过点油,再烤熟,就成了。把它们倒转立起来,就形似一“八旗清军”之头盔了。锅盔,因此而得名!这样的直爽,无需香料椒醋,不讲究炖炒火候,一烤再烤,就熟了。难怪青海人特别钟爱这种“锅盔”面食。“锅盔”一词,形象生动,它结实厚道,有嚼劲,不怕风湿水潮,生命力顽强,完全是干粮。所以,这里的人们,特别爱吃这个,大人小孩,没事闲着的时候,都会嚼嚼锅盔,喝喝茶水,一样的平民过真生活,一样的有情有调。


缺调料就不出摊的“尹凉粉”


“尹凉粉”的制作者名叫尹得寿,是互助县沙塘川尹家湾人。父亲尹光祖为清朝营伍士兵,后来营伍解散,他做起了小本生意。经孤寡老人宋奶奶的传授,开始经营凉粉生意,人称老尹。他所做的凉粉色淡黄,水与粉的比例得当,加上有上乘调料,鲜嫩而富有韧性,打成细线条也不会断,其鸡蛋臊子更具特色。

  据说尹光祖制作凉粉的手艺,只传给儿子不传姑娘。其子尹得寿保持了父亲做凉粉的特色,每日出摊三个小时就卖完了。他为人忠厚,经营诚实,服务态度好,远近来吃凉粉的人络绎不绝。据说有一天,“尹凉粉”没出摊,想吃凉粉的人不知何故,就去问,“调和不全呐”老尹回答,原来尹凉粉所用七种调料,缺一种他也不会出摊,否则认为是哄骗买主。正是这种诚信,尹家两代人经营近百年之久,“尹凉粉”成为我市群众受欢迎的名小吃。1979年,尹得寿病故,操作方法失传,“尹凉粉”在市场上绝迹。



关注晚报
爱阅晚报
喜欢晚报
关注微信
西宁晚报
微信号:xiningwanbao
本报记者:尚继宁
晚微君:海龙
微信合作:3070691518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