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看完《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除了让我们有垂涎三尺的美食之外,更多细腻的人文情感的加入也不由得让我们领略了中国饮食的博大精深。记得《脚步》篇里面有一段:在广东打工时仅仅是一名流水线上不起眼的打工妹,回到自己苗族村落里,熟练盘起苗族特有的发型,立刻变成了美丽动人的苗族母亲,十几天的假期,给两个孩子做好美食,因生活所迫再一次离开了故乡,父母亲与两个孩子之间的感情只因做成的鱼酱而愈加浓厚。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生生不息,有时候,故乡的味道就是通过对这些美食的回味,而更加浓烈醇厚。
“长线辣子西凤酒,羊肉泡馍油泼面”,属于我们老陕最独特的美味,也属于我们老陕的自豪。而我土生土长在洛南,洛南所特有的家常与美味,时时让我回味与留恋。
![]()
洛南地处秦岭腹地,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接壤过渡带,有独特的气候,是商洛地区唯一一个黄河流域的县域,造就了其独特的食物美味。在家里,每次来客时,锅盔夹辣子必不可少。母亲总是为我们烙制一个大锅盔,锅盔工序先将面粉加老面发至蜂窝状,将发好的面团加入食用碱制面坯,将面坯入锅烙至为两面金黄即可,锅盔入口越嚼越多,嚼劲十足,下咽回香无穷,吃起酥、闻起香、耐存放、寿命长;同时线辣椒洗净切丁,大蒜去皮切末,葱切末,炒锅上火,加入少许食用油,七八成熟时,放入蒜末、葱末爆香,放入青椒,大火翻炒几下,加盐,味精拌匀出锅即可。此时如果把锅盔加上辣子,颜色分明看着就有食欲,咬上一口,满嘴油,满嘴香,让人回味无穷。
![]()
在洛南,还有一道不得不提的菜——洛源豆腐干,在家里厨房里,时时挂着一串一律一寸见方,双筷薄厚,以青肯藤穿连的豆腐干,食用时只需用刀切成薄片,点几滴酱醋即可下箸就酒,吃起来香爽油咸,柔劲适口,若拌以蒜泥、芥末、葱段、麻油等佐料,美味异常。有时候,突然拿起一块,直接入口,也有一股别样的味道。
在洛南中午午餐,家家户户基本上都喜欢吃米汤,俗称稀饭。用我们洛南话说,就是要喝点稀的,不然一天都不顺畅。虽然都知道一日三餐中,午餐需要吃些耐久食物的重要性,但是这就是乡俗,人人都喜欢在这个时间段喝点米汤。尤其是洛南糁子稀饭,自己用玉米磨成的玉米糁子或者超市里卖的糁子,只需加适量水,小火慢慢熬成稠稠的稀饭,这时候,配上大馒头与小菜,非常香;如果家里上午时间充裕,母亲会做几张煎饼,加上凉拌土豆丝,喝点米汤,也是另一种口味,吃过其它地方的糁子稀饭,但是洛南特有的玉米糁子稀饭最香。每次亲戚朋友婚丧嫁娶过事情,上午的大铁锅红豆米汤那叫做一个香,这个时候,家里人就喊着“走快先,走快先,不然米汤馍都凉了”,淳朴的乡音,就着熬的到位的大铁锅红豆米汤,这就是地道的洛南味道。
![]()
天儿冷了,作为洛南人,最能让人回想起的是一碗热乎乎的模糊面,浇上辣子就酸菜,那叫一个爽。制作时,给锅里放点油,就和平时炒菜放一样多,油烧开后(洛南叫油烧焦),先放点葱花,然后给锅里放点土豆块(洛南叫芋头或洋芋),放好调料,倒上水烧,如果是洛南老品种土豆必须少放点碱,不然煮不烂,喜欢吃豆角也可放。如果是干面条,锅开后先下面条,三开后,给碗里放点玉米面(洛南叫蕃面),倒多半碗水,用筷子搅匀倒到锅里,少放一点点碱,大开锅后,把洗好的菠菜或小白菜放到锅里面,立即把火放小,不然就烧焦了,一股味不能吃,再开两次锅后(洛南叫两股)饭就熟了,等10分钟后又香有粘的模糊面就可以吃了。当然如果喜欢吃稀的,饭熟后立即吃,那汤比饭还香。如果是自己擀的面条或买的鲜面条,锅开后,先给碗里放点玉米面,倒多半碗水,用筷子搅匀倒到锅里,少放一点点碱,锅开一次就下面条,大开三次就熟了,别忘了把火放小。
![]()
过去人们穷,做模糊面是不放油的,焪(qiong)米饭也不放油不放菜,现在日子好了,特别是焪(qiong)米饭,放油放菜,出来就是炒米饭,要比电饭锅做的米饭再炒好吃多了,尤其是米饭接触锅底处,还有米饭锅巴,加上菜或者加上辣子,别提多好吃了。洛南种的玉米做模糊面或糁子饭非常好吃,全国大多省都有种玉米,但做的模糊面和糁子饭都没正宗洛南模糊面糁子饭好吃。还有母亲亲手做的韭菜猪肉水饺、粉条包子等好多好多,使我直接变成了“吃货”,总是吃不够,总是那样的正宗。
高中毕业以后,我去外地求学,然后参加工作又呆在了外地。这几年,在外地,也吃过不敢说是美味佳肴,但也有一些美味。尤其自己学的食品专业,与食物打交道的工作就更多,对食品的就更加有感情。但是每次回家还是觉得母亲做得饭最好吃,最上口,最能引起我舌尖上蓓蕾的爆发,最能让我感觉到它是那样的正宗。
![]()
我总觉得,无论我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的有多么的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亲情,更有熟悉的味道。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里,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他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挂着记忆深处的故乡。人们用五味杂陈形容人生,因为懂得味道,是每个人心中固守的乡愁,餐桌上的一蔬一饭,舌尖上的一饮一啄,总会为我们津津有味的一一道来。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