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西府美食】锅盔、面皮、豆花泡馍

2021-09-23 22:00:44


编者按:


近日,宝鸡成功入围2014最中国十大美食城市,也将西府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推向了全国。宝鸡的传统美食和风味小吃丰富多样,各具特色,体现了西秦人的真性情。锅盔像黄土地一样厚实,豆花泡馍融入了生活的各种滋味,面皮更是宝鸡最大众化的小吃……品味宝鸡美食,也是在感受西府人有滋有味的生活。


锅 盔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在陕西千阳县下乡。


千阳是个小县,面积和人口都占全国的万分之一。据一位著名的美术家考证,千阳及其毗邻的陇县之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黄帝和炎帝都在这一带叱咤过风云。千阳县虽小,饮食摊点却横了一条街。在这儿,让外地人惊异得两眼放光的,莫过于“锅盔”了。锅盔,光听这名称,就让人想起盔甲想起猛士,想起金戈铁马的西部古战场。锅盔的形状,又多么像这千阳大地,像这黄土高原:敦厚、雄浑、粗犷,可以栽大树,可以负巨石,可以经受暴风雨的无情打击。其实,在关中的许多地方,也都能见到这种锅盔。锅盔是圆的,有草帽那么大,桌腿那么厚。虽是面粉烙的,表面却不光,如糙石一般。多重呢?少说也有十六七斤吧。



这么个家伙,怎么做呀?


揉面,不是用手揉,而是用杠子压;老头压也不行,要小伙子。压者满头淌汗,用的是拉大锯的力气。烙制的时候,要用麦秸火慢慢煨,煨两个多小时。熟了后,好烫,就慌忙扔到筐子里,“咚”的一声,惊天动地,使筐子摇晃不止。市面上的锅盔,总是用刀子斜着切下去,切成比平面大了许多的斜面,进一步夸张和炫耀它的粗重厚实。对顾主来说,这无疑是受了一次小小的欺骗,但顾主偏偏乐意接受这样的欺骗。顾主相信它是粗重厚实的,希望它更粗重厚实一些,这一刀便使他们得到绝妙的满足。


常见庄稼汉啃着这个家伙。而庄稼汉,有时穿着折裆扎腿的老棉裤,有时裸露着肌肉隆起的臂膀,脚下是浸满汗水和豪情的黄土高原。锅盔,庄稼汉,黄土高原,三者是和谐完美的统一。


冬季,载着麦秸的手扶拖拉机,从四野八乡源源不断地集中到这儿,又开往宝鸡。运送麦秸不像运送别的东西,码起的垛子体积极大。那真是载着一架山。打背面看,那山上接天下摩地,全不见人的踪影、机子的踪影,那山就好像自个儿摇晃,移动,飞跑。从正面望,巍峨一座大山,它的沉重无比的分量,简直像全都压到拖拉机手的身上了——其实也真压上了一部分。拖拉机手一个个被压得低着头,弓着腰,时刻处于艰辛状态。他们也真苦。但是,凭着锅盔转化的热能,凭着惊人的吃苦精神和坚韧的毅力,他们还是跑了一趟又一趟。


倘问:下一顿饭,拖拉机手们想吃些什么呢?


摸摸口袋,如果还有钱,自然又向卖锅盔的走去了。


累极饿极的人们,啃起锅盔来,能不更加体味到它的香甜么?


那几乎是香甜的极致了。


作者:刘成章 系陕西著名作家


扶风面皮


扶风县位于关中腹地,地处“八百里秦川”核心区,土层深厚,气候温和,年降水量六百毫米上下,无霜期二百天左右,日照时间较长,很适宜小麦生长。成熟后的小麦,拿上几粒用牙咬开,满嘴麦香,可以看到呈半透明玻璃状的角质胚乳,细腻紧密,光洁如玉。


这样的小麦品质优良,面粉面筋含量较多,蛋白质和氨基酸丰富,适宜制作各种面食。每年六月新麦装进包后,人们磨新面,炸油饼、蒸馒头、烙锅盔,看丈母娘。面对炎热的天气,家家户户开始制作面皮。



扶风面皮又叫御面、凉皮,据说是古代皇家贡品,从唐代的“冷淘面”演变而来。扶风面皮做法各具特色,口味也不尽相同,按制作方法分为蒸面皮、擀面皮和烙面皮。平常做的主要是蒸面皮,蒸面皮又分两种,即“直蒸”和“洗面”。


做“洗面”的蒸面皮时,家里的女人麻利地挽起衣袖,在盆中舀进面粉,加水调和,揉搓,一堆散如白雪的麦面粉慢慢变成宛如冰雕般的面团。男人从井里打来凉水,给光滑的面团浇上,双手用力揉挤抓捏,凉水慢慢变白,成为状如牛奶的面液。面液经过纱布过滤,放在另外一个盆子沉淀,如此反复,洗净活粉,最后只剩下绵软筋道的面筋。


女人开始生火烧水,给圆铁蒸锣抹足金黄的菜籽油,舀出沉淀面液多余水分,上下搅动,用勺子向蒸锣舀倒,面液迅速在蒸锣内流淌摊开。此时要注意,面液舀多了,面皮厚,不易熟,吃起来没嚼头;舀少了,粘在蒸锣里,提不出,易扯烂。此外还要端起蒸锣前后左右轻轻摇晃,让面液摊得匀称平整,再把蒸锣放入滚开的水中,只消三到五分钟,一张光洁透亮散发清香的面皮便呈现在眼前。


做“直蒸”的蒸面皮时,将面粉和凉水直接搅拌成面液,用蒸锣蒸制,吃起来绵软爽口。擀面皮则是把发好的面团,用勺子刮出适量,擀成面皮,擦油后一张张摞起放入笼屉蒸制,熟后切成稍宽的条状。擀面皮口感较硬,韧度高。烙面皮也分两种,一种烙好了蒸,另一种蒸好了再烙,相对来说先蒸再烙的吃起来更筋道。烙面皮外焦里嫩,晶莹剔透,具有“韧、筋、干,有嚼头,水分少”的风味特点。


吃面皮时,最重要的是调料,油泼辣子要做得地道,那味儿,吃了让人直呼痛快,怎么也吃不够。再配上花椒水、大料水、花生碎、芝麻酱等,还有油泼蒜泥,新鲜的蒜头放进碗里,加盐、五香粉,捣碎油泼,再炝香醋倒入,这时,浓郁的香味便四处弥漫。


配菜也有讲究,春天用苜蓿、青菜、小芹菜、笋丝等,夏天用黄瓜丝、豆芽、豇豆等,再把洗出蒸熟像海绵一样有弹性的面筋,手撕或刀切,撒在碗里,与时令鲜菜、洁白柔软的面皮搅拌在一起,赏心悦目,好吃解馋。


扶风面皮独具魅力,深受当地人喜爱。绿的青菜,白的面皮,红的辣油,看一看,勾人馋虫;闻一闻,浓郁清香;吃一吃,满口生津,大人小孩个个吃得头上冒汗,嘴唇上沾满了油辣子,心里却美滋滋的,脸上笑得像花儿一样灿烂。


作者:柯坪


豆花泡馍


有一次回宝鸡,在一家小巷子里吃到了久违的豆花泡馍,这是第二次,距第一次时间太久,二十余年。我客居西安十余年来,一直找豆花泡馍,令我大失所望的是除了羊肉泡馍,没有结果。



不知道豆花泡馍始于何年何月,也懒得去查资料,记得我第一次吃豆花泡馍时大约十三四岁,上初中,是二舅领我去吃的。那是一只很大的白色粗瓷大碗,锅盔馍呈片状,已在滚烫的豆花汤(豆浆)中浸过,宛如白玉的豆花盖于其上,闪着温软的光芒,诱惑着一个饥饿的少年!豆花泡馍上面再浇些陈醋姜汁和油泼辣子,色香俱全,过去不吃香菜,更是原汁原味。我喜欢吃硬馍,越硬越好,被煎汤一泡,奇软无比,吃在嘴里很舒服。我生来吃饭也快,先吃馍后吃豆花,满头大汗,爽快无比!好像全身的污垢都随着臭汗而出,换了一副好身材!真是爽呀!人世间最好吃的莫过于豆花泡馍,这是一个乡村少年的美好记忆。要吃豆花泡馍,宝鸡市区有,而我一直在乡间上学,离市区60多里,全靠步行;加之当时好像也不便宜,吃了一碗记到今天,口水在嘴里直打旋。


宝鸡的面好、筋道,锅盔硬脆,加之豆子自己耕种,施以土肥,庄稼做得细发、干净,凭借特有的甜水,在辛苦细致的加工下,豆花泡馍成了西府一道有滋有味的名小吃。我知道种豆子的辛苦,耕种锄草施肥且不说,连根拔起带着泥土背回麦场或家里,要一把把挂起来,在太阳下晒十几天,遇到下雨豆子发霉就吃不成了;然后人用连枷一下一下拍打豆荚,用铁叉挑起干茎,拣出土块等杂物;然后善良的农妇扭动好看的腰肢,用簸箕上下扇动,才得到比较干净的豆子。当然,磨制时要用井水一遍一遍冲洗;种植豆子的地要肥沃,收获后用连枷拍打豆荚时弄不好手上会磨出水泡或血泡,真是来之不易。


待到二十余年后,我终于在宝鸡人民路一个小巷子发现有豆花泡馍时,便带着一种狂喜的心情去吃。老板娘很是热情,钢精锅代替了老土大锅,汤不是很热,馍放在一个大蛇皮袋里,好像批发来的,受潮了,有点软。吃在嘴里,更像牛筋一样,毫无脆感,豆花跟城里的差不多,香菜的味道压倒一切。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或许对童年的怀念太美好了。人有时候真是奇怪,过去我不吃香菜,现在吃;过去不吃大蒜,现在吃;过去一直不吃肉,连辣子也不用油泼,现在凑合着吃,而且还吃一点海鲜。我自己也解释不了,过去怕这怕那,现在随随便便;过去见女同学脸红,现在在大街上看见美女还要多看几眼,心里很平静,或许这就是成长的秘密吧?!


豆花泡馍,是我对生活一种无限的回味和对未来的期冀!豆花泡馍,让我回味相隔二十余年不同的感受,可能也有其本身材质味道制作工艺等的变化,也有我本人口味的变化,不管怎样变化,人总在追求自己的最大愉悦,软硬结合,酸辣相交,融在一起,全在其中。


作者:杨广虎 系宝鸡籍知名作家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