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80、90后童年的记忆,曾经名噪一时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消失了吗?

2022-03-08 00:31:21

怎么样,有没有对这个片头很熟悉?这行字可以说代表了我们童年的记忆,我们儿时每天傍晚苦苦守候在电视机前,就是为了等待这行字的出现。

从《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到《哪吒闹海》《葫芦兄弟》《宝莲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代表了我们最美好的回忆。

但是我们长大后,这几个字好像消失在了我们的视野中,曾经名噪一时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去哪里了呢,是真的消失了吗?

下文,Neraemon代大家简单回顾一下上美辉煌时期的作品,以及对上美的“消失”提出自己的看法。

1

说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不得不提中国动画的创始人,“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兄弟四人。

早在1926年,万氏兄弟就合作摄制我国第一部动画短片《大闹画室》,宣告了中国美术电影的诞生,与迪士尼是同一时期。

1940年,万氏兄弟应上海新华影片公司之邀,成立“新华卡通部”,绘制并导演了中国第一部大型有声动画片《铁扇公主》,片长90分钟,全亚洲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比世界上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仅仅晚了3年。

1940年  《铁扇公主》

日本动画片《铁臂阿童木》的导演、日本动画和漫画的鼻祖手冢治虫,就是在看了《铁扇公主》这部动画后放弃学医,决定从事动画创作的。他后来到中国访问,特意拜访万籁鸣,拉着万籁鸣的手,激动的说:“我就是看了你的动画才走上动画道路的!“随后专门画了阿童木和孙悟空相聚的漫画。

手冢治虫绘制漫画


美影厂历史上的巅峰,公认是1961年的那部《大闹天宫》

1961年  《大闹天宫》

由于当时没有电脑,制作全凭手中的一支画笔。一般说,10分钟的动画要画7000到1万张原动画。50分钟的《大闹天宫》上集和70分钟的下集,仅绘制的时间就投入了近两年。

这部电影在当年的伦敦电影节上一举获得金奖,并且曾向44个国家和地区输出、发行和放映(许多国家的电视台放映过该片,包括英国的BBC)。

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创作于 1958 年,由万古蟾导演。这部电影简短流畅,剧情跌宕起伏,最特别的是,用民间剪纸艺术配以戏曲音乐,有一种接地气的淳朴喜剧效果。

1958年  《猪八戒吃西瓜》

上美另一个不得不提的人是特伟先生。

特伟先生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第一任厂长。1960年特伟把水墨画的技法与风格引入了动画电影。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将当时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变成了现实,震惊了国际动画界。用日本吉卜力公司的创始人高畑勋的话说,“看的时候我都傻了,没想到竟然能做出这样的作品”。虽然影片时长仅有 15 分钟,却将中国传统的水墨丹青与电影技法融于一体,电影中的鱼虾蟹蛙等动物形象,都是取自国画大师齐白石的笔下,在今天看来依然非常惊艳。

从此,中国动画被称为“中国学派”,在世界动画的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

1960年  《小蝌蚪找妈妈》

1979年上映的《哪吒闹海》,是我国第一部大型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在国内外各大电影节上均获得过多个奖项,1980年获得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动画电影奖,1983年获得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特别奖。

1979 年  《哪吒闹海》

1979年上映的木偶动画片《阿凡提的故事》,整部动画片西域风格,造型夸张,风趣幽默,对白经典,使得奥斯卡评委会对其情有独钟,但终究因全篇时长超出评选要求,而与奥斯卡奖项擦肩而过,这也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一部入围奥斯卡奖的动画短片。

1979年  《阿凡提的故事》

1999年上映的《宝莲灯》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五部动画长片(前四部分别为《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谭》、《金猴降妖》),也是它们中投资最大、篇幅最长的一部。1999年  《宝莲灯》

八九十年代上美生产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包括我们熟知的《黑猫警长》《阿凡提的故事》《葫芦兄弟》《舒克和贝塔》等等,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1986年  《葫芦兄弟》1989年  《舒克与贝塔》

其实上美现在每年还是有大量作品,但是在2000年以后,唯一印象深刻的就只有2004的这个会动耳神功的大耳朵图图了……

2004年  《大耳朵图图》

2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在计划经济时代辉煌一时,在市场经济时代逐渐陨落。其兴盛衰落都和国家的政策、体制密切相关。

在计划经济年代,美影厂实行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政策,每年只要完成中国电影放映公司的收购任务即可。一年营收基本维持在 100 万元左右,足以支撑全厂职工的正常开支。由于不计成本的投入,有保障的利润,统一发行的市场和渠道,还有国家政策的支持,美影厂的艺术家们不缺时间,不缺档期,不缺播出平台,他们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动画制作人,只需要考虑如何拍出好的动画就好了。此时上美的制作并不需要为盈利做出什么妥协,参与制作的各方成员也并不为个人私利,一心一意就是把动画做好,寓教于乐(上美在00年以前的绝大部分作品都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这也是日本吉卜力工作室艳羡的:,实现了艺术至上的动画。

分析上美辉煌不再的原因,我认为,直接原因是两个:

一是十年动荡所带来的文化断层,,造成了动画人才的流失,当时包括正值创作巅峰时期的万籁鸣导演,也受到了隔离审查,难以再进行创作。从1967年到1972年六年时间,上美只产出一部作品,令人惋惜。

二是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冲击。

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进了上美,改革改制,以营利为导向,上美员工的工资改制,由固定薪酬到计件工资。上美跟许多国企一样,没有了国家政策的扶持,需要自负盈亏。

改革开放初期上美其实也出过一些优秀作品,比如《哪吒闹海》《西岳奇童》《葫芦兄弟》《黑猫警长》等等,因为产业更成体系。但是从九十年代开始却鲜有高质量的作品。主要原因是外国动画的冲击,面对美日的成熟商业动画竞争,中国本土新兴商业动画很难有什么优势,以往赖以成名传统美术动画,其受众单一,风格单一(主要面对儿童),技术有限(手绘受电脑挑战),自负盈亏后国家也不再投入巨额资金、人才(当然8,90年代确实没钱),上美在年轻人中影响力逐渐降低。从1999年的《宝莲灯》之后很少有什么有影响的作品。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衰落的写照,实际上也是中国整个电影工业的写照。九十年代初是中国电影工业开始衰败的黑暗岁月。家家户户都开始有电视机,新婚夫妇家里大彩电是标配;另外,数字光盘的产生,盗版录像带也随即出现并猖獗;港片、好莱坞冲进大陆……种种因素的影响,电影院数量急剧减少,电影事业萧条,动画产业也难逃厄运。

从深层次的讲,如果电影有商业片、艺术片之分,那么动画片从创立之初就是艺术片的性质,它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上海美术制片厂的繁荣时期,就是当做艺术品来做。然而现状却不得不考虑资金的回收,所以性质已经改变了。很多动画片为了盈利需要当做商业片来做,所以很难做到精益求精,也很难做到代表民族特色。很难有批判的意义深刻的作品再出现,而是偏向娱乐化、低龄化。

其实,中国动画现在的路径与日本动画50-80年代发展有点类似,都要经历一个从抄袭借鉴到原创,从不成熟到成熟,从国内走向世界的漫长历程。可以看到的是,中国动画正在越来越好。我们不能盲目自负,但也不应该妄自菲薄。我们应该从上海美术制片厂的辉煌历史中,借鉴好的经验,在新的发展中,不丢民族特色,重新发扬我们的“中国学派”。新的时代,中国动画的振兴,还需要我们新一代动画人为之付出努力!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