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锦绣青羊
又到了一周一期的EYE·青羊
这一次,让我们走进
▲地图
有宗教旅游文化为主的文殊院社区、现代文学巨匠巴金故里的双眼井社区和作为核心区域的玉带桥社区共三个社区。
对于草市街街道,除了很多老成都人以外,许多的“新成都人”并不是特别了解,但如果你说草市街就是“文殊院”、“文殊坊”所在的街道里,那你就知道了它大概的位置。
文殊院的门口,永远都有一群热情的大妈前来问你,“弟娃儿、妹妹,看不看相?”
走进文殊院,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大爷大妈找一个地方坐下,然后又开始说起自己年轻时候的故事
青羊君站在一旁瞧瞧地听,感觉还挺有趣的~
碑廊的中庭,屹立着一座11层的千佛塔。
再往前走一会儿,就看到了文殊阁,庄严肃穆的建筑风格,让人为之一振。一楼是向公众开放的,可以走进去。
说起文殊院,就不得不提每年的腊八节,文殊院里施粥的场景,人山人海,但大家依然乐此不疲地排着队,体验专属成都、专属青羊、专属文殊院的腊八粥。
爱道堂,古称圆觉庵。始建于明朝末年,为四川历史上最早之“尼众十方丛林”。
这是繁华都市中的一方净土,当你置身于此,便会体会到“法水洗尽凡间情,戒香普熏娑婆界”的清凉境界。
成都是道教之发源地,其地域性格深受道教思想的影响,连市民举手投足之间也氤氲了一股自由超脱。
走在西马道街的拐角处,有着一个“古娘娘庙”,与文殊院一墙之隔,佛教徒在这头,道教徒在这头。
就这样延续了很多年,这难道不是一种神奇的存在吗?
关于娘娘庙的过去,难免要扯上个千八百年才能神清气爽。都说北门娘娘庙原本是刘备的家庙。
后来刘禅投降,他儿子刘谌杀家告庙的那段历史就在这里上演。可到底是
不是就发生在这座娘娘庙,历史学家说不清,可成都人却愿意信。
每年“三月三”娘娘庙抢童子
在这里吃斋,来晚了就没了。六元钱买了餐票,就可以加入排队打饭的队伍了。
▲图据网友
食材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吃起来却也有滋有味。炒菜汤汁很足,汁水浸在米饭里,香极了。很合四川人的胃口,像是小时候吃的油油饭。特别是粉丝莲白,油腻中带着点清甜。
胡萝卜、土豆片和粉丝莲白
金沙庵在和平电影院的边上,众多高楼中,它是最亮眼的存在!
从大殿外的屋檐望出去,是一副高楼&平房的景象。
蓝天下,木质的窗框与小雕花清晰许多,好想坐在二楼,看看远处的景色。
▲文殊坊全景图
文殊坊经过打造一番,更有时尚气息了~
街旁的小巷子,总会让人觉得穿越~
这不就是青羊君一直在寻找的市井生活吗?
什么是原点?原点在哪里?可能最“资格”的一些“老成都”要也未必清楚
成都的“原点”,不在天府广场,而在草市街。
一个小小的井盖,却写出了成都的故事。
据介绍,这个在市民眼中普普通通的圆铜盖下面是一个正方形的小坑,中间镶着一个不锈钢的小圆球,这颗小圆球就是成都的地理中心(GPS坐标为东经104° 04′、北纬30°40′)。
用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图案制作的标记包围着这颗小圆球。太阳神鸟标记外侧标注着“1956成都市平面坐标系统原点”。
冯小刚导演的《芳华》里讲述了一代文工团人的青春,或者说,也是那一代人的青春。
电影的故事发生在“大西南军区文工团”而原著作者、编剧严歌苓12岁入伍,25岁退伍,在战旗文工团,跳了8年芭蕾,她的“芳华”岁月就发生,在这条300多米的街道上。
位于草市街街道的正通顺街,许多的历史,在这里铺开……
其实,《芳华》有着浓厚的个人自传色彩。
▲严歌苓旧照
严歌苓在一次采访中说:“故事是虚构的,但细节全是真实的,哪里是排练厅、哪里是练功房,我脑子马上能还原当时的生态环境。”
那一代人的青春,就发生在这,长长的走廊、小小的排练厅、戒备森严的大院里。
为了拍摄电影,冯小刚在海口搭建了一个“大院”。而真正的文工团原型,在时光流逝中变了模样。
如今的正通顺街98号, 依然是生人勿入的军事管理区。
它的大门左侧是巴金故居原址纪念碑,右侧是西南剧院。
巴金故居就在青羊区正通顺街98号。
1904年,巴金在这里出生,在这里度过了他的少年和青年时代。故居是五进三重砖木平房建筑,占地面积超过3000平,有大厅、堂屋、桂堂和青砖院墙。大门在故居中线东侧,从南到北长达80米。
图据:《成都街巷志》
20世纪30年代巴金旧居的中西合璧式大门。到60年代,这个古老的院子,成为了战旗文工团驻地的一部分,巴金故居也在1971年被拆除。
上百年风风雨雨的故事,或许写进了院旁古树的年轮里……而一旁的“双眼井小学”,更象征着一种希望。
辖区内有 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商业银行、光大银行等省市分支行~
有泰丰国际、凯乐广场、中银大厦、新时代广场、云龙大厦等高档写字楼。
不得不说,咱们草市街的“金融基因”还是相当地强大呢~
香园足够大,除了坝坝茶,还有饮品店。坐下来喝茶摆龙门阵,别有一番风味。
选一个阴凉的位置,然后点上一两杯茶,好不悠闲的生活。
图书、文创体验、书房体验、中国茶、学堂、文化沙龙和各种文化主题展览都在这里出现。
这里读书环境轻松而又简洁,传统与时尚的文创在这里得到完美的融合。
周末,你可以来这里抚一曲琴、品一杯香茗、闻一炷香、读一篇美文。
走上散花书院的三楼,还可以俯瞰文殊坊全景~简直美美哒~
门口的石像,无论是北魏的牛拉车。还是唐代的木牛车,都展现着千年历史留下的时间痕迹。
走进大门,阳光洒在窗户上。穿庭弄树推窗问阁,窗户里坐着一个美丽的姑娘,墙上的插画如遗落在时光里的琥珀
这样的院落在全国胡桃里中也属难得,意境院落加上大挑高。
区别于曾经暗哑的风格,阳光透过高阔的玻璃采光井,洒满每个角落。
放眼望去,这里的阳光暖暖的。从沙发上的抱枕到吃饭的椅子,都洒满了阳光,像一座暖岛温暖着整座城市。
让绿植像小瀑布一样盖下来,成为了城市里的绿野仙踪地。
大名鼎鼎的张老二凉粉,占据各大美食推荐店的网红凉粉,如果你找不到,只管在文殊院里面逛,哪家店最热闹就是它了。
整个店里座无虚席,每个人面前都是一堆豌,价格的话算比普通的凉粉要稍微贵一点。
黄凉粉
锅盔
白凉粉
人均:11元
电话:(028)81910576
地址: 青羊区文殊院街39号
兔八锅是要电话预约的,一天就只接待20个人,预约的时候就要把菜点好,吃不吃米饭都要提前说清楚,不然到时候就没得哦!
他们家主打兔火锅,兔肉新鲜嫩气,麻辣鲜香,芋儿特别软糯,又耙又入味,真的超好吃。
红油清透,汤底里看得到香菜和芹菜叶、酸萝卜片,还有八角之类的香料,特别香辣。
卤菜就只有三个品种珺肝、郡把子、兔腰,三样卤菜都很入味,手磨麻油调味,香到原地爆炸!
兔腰嫩得爆汁,一点腥味都没有,口感细腻滑爽,吃完让你知道什么是爆浆兔腰!
整体来说菜品的味道就是家常味,然后性价比真的特别高,很多饮料都是只卖3块钱,老板态度也非常和蔼热情。
人均:55元
电话:028-86930107
地址:西珠市街70号(近文殊院)
严太婆锅盔,来文殊坊必买的小吃~
拌牛肉锅盔
一级推荐!拌牛肉香辣有嚼劲,真的就是卤牛肉。锅盔皮烤的脆脆的,咬下去还能听到咔嚓咔嚓的声音,外酥里嫩。
三丝锅盔
明星产品,10个人有9个人都会买。同样推荐!
猪肉馅锅盔
以上两个都是烤制再夹拌菜的,这个是猪肉锅盔先煎后烤一次成型的。很不幸的是这个有点踩雷了。
分量还是很足的,一个小碗的分量,把锅盔塞得满满的。
人均:7元
电话:15828325736
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人民中路三段19号(文殊院K出口)
宫廷糕点明显要比闻酥园的人要多一些。
蛋黄酥
有点小贵,包装精美。吃起来的话,个人觉得蛋黄不错,但是吃多了还是会腻。
!真爱一生推!!甜而不腻,酥脆香软,夹心葡萄和核桃,凉凉的黄油蛋糕。一次就能上瘾,做早餐或下午茶都不错。
蜜豆蛋糕
外层的牛奶鸡蛋蛋糕很软香,内馅巨饱满的蜜豆红豆也很货真价实,中间涂层薄薄的奶油,空口吃红豆太爱了~
泡芙
泡芙十块钱买了一大大大堆,外壳有点酥酥甜甜的,吃起来一大袋子很爽。推荐冰箱里冷藏后吃,好吃到飞起。
人均:10-30元
电话:(028)86942646
地址: 青羊区酱园公所街58号(近文殊院)
开在宫廷糕点旁的闻酥园虽然后开,但丝毫没有逊色。他家的东西,味道偏西化一点,虽然是中式糕点的样子,但是味道更像西式糕点。
蒙古包
类似海苔肉松小贝,但个头会更大些。肉松很多,糕体很软比较润,小游很喜欢酱多的,这个吃下来酱虽然不多,但是是足够的。
千层酥
这家招牌特色就是酥,千层酥烘得酥酥透透,上面撒满了一层层芝麻,里面是薄薄的一层盖着一层的酥皮儿,下嘴即酥脆倾塌,不太甜,回味还带着芝麻香,奶香。
招牌的凉糕糯糯的,外面包裹着不明显的黄豆粉,好像是放了薄荷,最好小口小口吃,回味比较清凉,搭配茶饮什么的~下午茶get!
人均:10-30元
电话:(028)69686640
地址:青羊区酱园公所街62号
网友这样说
@镜子:我是比较喜欢闻酥园的,感觉口味要舒服些
@jojo: 我觉得闻酥园吃起来没得那么腻,尤其是桃酥要比宫廷糕点的甜味淡一些。
@小星星:我喜欢宫廷糕点,比较传统嘛,闻酥园的可能创新要多些。
@樱花妹:只要能吃都行,两家都差不多嘛
@如隔三秋:宫廷糕点,从小吃到大,而且名气听起来比较高大上些嘛
@月月:都喜欢哈哈哈哈
在草市街,既能感受到佛教徒的虔诚
又能领略老成都的悠闲安逸
你可以在文殊坊和几个朋友小聚
也可以在随处可见的名小吃里填饱肚子
这里,可以市井,可以佛系。
这里,可以畅想未来,也可以追忆过去
找个周末,和我一起做个市井的佛系青年。
编辑:谢 博 图片:闫 青 责编:胡瘦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