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探味 回锅肉演义

2020-10-17 21:53:33

今天给大家摆摆关于回锅肉的龙门阵,对,回锅肉,就是那个油亮油亮、喷香喷香、灯盏窝翻起、逗得你口水直流的回锅肉。




俗话说:四川人吃回锅肉,一辈子整不够。

回锅肉也叫熬锅肉,对于四川人来说,它已经不仅仅是一道菜,而是一种浸入身体的一种印记、一种符号。

就有民谣唱到:熬锅肉、回锅肉,手心手背都是肉;你回锅,他熬锅,巴蜀六项灯盏窝。

我比较赞同巫昌友在巜绛溪笔谈》里的说的那一句话,“糊口就是一盘回锅肉,爱情就是一盘回锅肉”。

所谓糊口一说,我就有自己的理解。

譬如过去商品奇缺的年代,几乎所有都要号票,买猪肉也要号票,仅有钱是买不到的。可再怎么样,每个月也会有打牙祭的时候。

某个星期天,妈妈会割两斤肉回来,同时还会买些萝卜、蒜苗。眼巴巴地瞅着妈妈洗肉、煮肉、切片,蒜苗斜切段,萝卜切厚片,系列动作流畅而温暖,就像一曲欢乐的歌。一切妥当,就是炒回锅肉了,噼里啪啦爆肉声中,肉香就飘满了整个家里,甚至隔壁都闻得到。

待将一小盆回锅肉和一大盆萝卜汤端上饭桌时,幸福就爆棚了!

先夹一块埋到碗底下暗起,跟倒就夹第二块迅速放入口中……用不了多久,肉就无影无踪了。这时候就赶紧把残余的回锅油倒入饭碗中,油汤汤拌饭那叫个巴适得板!

记得小时候常常会做错事,母亲很生气的扯下你的裤子,在光沟子上啪啪几巴掌吗?这叫吃“熬锅肉”;如果是用竹片子打沟子,又叫“笋子熬肉”。

至于爱情就是一盘回锅肉,那就是滋味、就是生活、就是两个人甜蜜的无穷回味。

相信每一个四川人进厨房想学的第一道菜应该就是回锅肉了,只有较为完整的做出这道菜,才算在厨房江湖有了初步地位。




回锅肉的身世你了解吗?

有资料曾说锅肉的起源可以追述到宋代,其实这应该毫无道理,因为回锅肉有一样重要的伴侣——辣豆瓣酱。

而据史料记载,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的辣椒,是在16世纪末的明朝时期才经海上传入中国的,所以四川人也称之为海椒。想想,连辣椒都没有的宋朝如何能做出现代版的回锅肉?

我认为较为可信的应该是下面的说法:

满族人曾有一种传统大礼叫做“跳神仪”。无论富贵士宦,其室内必供奉神牌,敬神祭祖。春秋择日致祭后,接着就吃跳神肉。这种跳神肉(地位等同于汉族的祭肉),皆用猪肉白煮,不加盐酱,就是现在的白肉。

明末清初之“湖广填四川”和清兵南下入川,这些迁移入川的各地平民百姓和满清官绅、家眷庶人,带来了各地物产,风情习俗,其中包括各种烹调技艺和特殊物料。

而辣椒据说便是这样进入四川的,当然满清的“白肉”也在其中。

在这浩大的移民浪潮中,有福建省人陈益兼在入蜀途中,他赖以充饥的蚕豆遇连日阴雨而生霉。陈益兼等不忍丢弃,遂置于田埂晾晒后就以鲜辣椒拌而食之,竟鲜美无比,于是美其名曰“辣子豆瓣”,而这种“辣子豆瓣”就是郫县豆瓣的雏形。

不料,日后这郫县豆瓣竟成川菜之魂。

有了来自白山黑水的白肉,以及通过大航海而从美洲舶来的辣椒,清代四川先民的突发奇想,再加上孜孜不倦、追求舌尖上的快感的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一道著名的美食回锅肉终于应运而生。

就像川菜的复合型口味一样,回锅肉其实源于各地文化的融合,是真正属于中华民族的一道菜。




回锅肉的地道食材组合。

1、猪肉

成都市内华兴街有家创立于1925年的老店,店门口有副对联的下联写道:“诸肉要数猪肉香”,可见,猪肉才是川菜的根本。

就有平叔认为,用本地的成华猪做出的回锅肉才能突出两个特点,一是容易起灯盏窝,二是具有特殊的香味!

现在许多人多用五花肉来做,这不专业,做出来的肉懒懒地躺在盘子里,连点腰翘都没有,更别说灯盏窝了。

记住,要当天宰杀的鲜猪肉,后腿二刀肉,就是猪屁儿连到尾巴那个肥嘟嘟的地方割了以后,第二次下刀的那个部位。因为沟子天天活动起在,肉嫩,口感好,入味。

买肉时,记住肥四瘦六宽三指的口诀,太肥则腻,太廋则易焦。

2、郫县豆瓣

现在的郫县豆瓣林林总总,品牌多难以区别,平叔就建议选用鹃城牌的,最好是储藏了两三年、黑里透红且油亮的那种。

3、蒜苗

本地夏秋季的香蒜苗最好,切着就出香味,是地道专业回锅肉不可或缺的。那种长梭梭的葱蒜苗是要不得嘞,炒出来臭烘烘的。

现在有许多锅盔回锅、油条回锅、洋葱回锅、莲白回锅、青椒回锅等等,这些不是不可以,只要你自己愿意,怎么做都可以。只是经典的、教材版的回锅肉还是应该用蒜苗来做,不可替代。

4、甜面酱

这个常常容易被忽略,也有用白糖代替勒,当然完全没有甜面酱回锅肉的韵味和口感,就像北京人吃涮羊肉缺了韭菜花酱一样,完全不对头。

5、豆豉

永川豆豉,别看放不了几颗,少了就成了二把刀。

6、酱油

以前基本都用德阳黄豆酱油。

7、其它调料

小黄老姜、花椒、江津白酒、盐。




如何煮肉?

不要以为煮肉就是锅里面水烧起,肉往里面一甩就脱手了,呵呵。

平叔在厨房里面这个样子操作嘞:锅里置水烧滚,放入老姜(用刀拍开)、花椒、八角、三奈、大葱节等,待香味溢出后,放入洗净的猪二刀肉煮之,待七成熟后捞出待切片。

平叔是这样切肉嘞:注意,不可凉肉切片,这样容易肥瘦分家;可在菜板旁放一盛有凉水的盆一个,将肉浸入水中,待感觉肉冷至拿捏得住,即可切片。也可以让它在冰箱里呆上一会,冷静之后再修理它。

切肉时要注意厚薄适当,片片均匀。给你支一招,肉片的大小是筷子夹起时会不断抖动,此为最佳。




说了半天,弄得口水滴答嘞,该下锅炒回锅肉了。

业余炒菜几十年,用过蜂窝煤、煤球、煤油炉子、电炉、天然气、吊锅灶……等等,炒菜最好吃的莫过于柴火土灶。

待锅热后,一定要放一点油作引子,最好是提前熬熟的菜籽油,一旦植物油与肉中的动物油亲密接触,就会融汇出结合的香味。

有的人怕肉肥油多不放油,直接将肉放入炙热的锅中煎熬,结果肉肉痛苦的焦干,入口生硬难以化渣,全无回锅肉干香中的柔软,就一定是大败的结果。

所谓熬锅肉的熬,在烹饪技法中是没有的,一个熬字,实际上是将炒、爆、炸、煸四法融为一体,使回锅肉有了别具一格的风味特点。

烹制回锅肉,掌握火候也是关键,不可猛也不可小,得用中火。

下肉片后,放花椒数粒、姜片,翻炒后,滴入少量江津老白干去腥,再放入剁细的郫县豆瓣、豆豉混合熬炒,使豆瓣酱和豆豉的色泽和味道浸入肉片之中。

火候拿捏得好,即可眼见肉片婀娜多姿的伸展一番,然后成卷窝状,这就是著名的“灯盏窝”。此时,可立即放入甜面酱和少许酱油,随即放入蒜苗,改大火,翻炒熟即可起锅。

于是,一盘回锅肉正式出炉。




回锅肉可以说是川人的最爱,百吃不厌,有时候去饭馆吃饭,是在点不出菜,就会把菜谱一扔,来个回锅肉!

譬如已经故去的四川作家乔瑜,就是一个对回锅肉非常钟爱的典型。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一天,乔瑜从北京回到成都。那时他应王朔之邀,曾参与创作《渴望》、《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电视剧,听他召唤,我就和几个朋友一起去他家里听他摆龙门阵,摆着,眼见得就到了午饭时间,老乔站起来一摆手,走,吃饭!老乔那时住在燃灯寺北街,出门不远就有家小饭馆,老乔是这里的常客。

见老乔进来,老板问:怎么吃?老乔伸出五指,吩咐:再安排几个蔬菜。

一支烟的时间,菜端上桌,只见五份回锅肉来到面前,一哥子骂了一句,老乔要得个球哦,全上些回锅肉。老乔也不答话,筷子拈起一块肉就往嘴里送,他肥厚的嘴唇一张一合,那块肥肉就不见了踪影。

老乔喜欢吃回锅肉,自己也会做,只是做法完全自成一路。

老乔炒回锅肉不放豆瓣不放酱油,只放盐,放很多盐。肉下锅,随即放盐和花椒、姜片,盐多的铲子翻肉时都沙沙作响,他也会喷点酒,肉片出油弯曲后,再放入二荆条辣椒,然后起锅。

我吃过,且并不如想象中的油腻,只是看着真是肥腻,没有食欲。

2005年11月,老乔因胃出血去世,可惜了。后来他写的《大生活》被拍成电视剧,张国立主演的。

老乔的前妻很有名,就是著名作家王海鸰。

唠唠叨叨半天,回锅肉终于演绎完了,为了讲清楚,就有点长啦。

最后给您透露个消息,其实回锅肉并不孤单,它还有两个兄弟,一个是“蒜泥白肉”,另一个是“连锅子”。

著名的白氏三兄弟是也。



平叔闲谭 ∣关注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