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雨花纪实】承传千年不衰的家道(第六讲-3)

2020-10-16 01:58:38

 点击上面【天津雨花斋】即可免费订阅


这是孝的一个权变。接着我们来看《古文读本》“孝篇”后面两篇“绪余”,主要谈女子的孝道。

大家读了这几篇文章,有没有觉得读文言文挺有味道的?跟读白话文不大一样。文言文每个字,背后那个深意我们体会到了,真的是读着读着,“三月不知肉味”,觉得这个有味道,世间的享受没有这个味道浓。

我们看到“孝篇”的第三篇。

 

孝者,所以事亲也。人子之身,父母之分身也。不孝父母,则此身之根本已失,有身如无身矣。父母之身,祖宗之分身也。孝父母,即孝其祖宗矣。而女子之孝,则尤有进。在家则孝其父母,出嫁须孝其舅姑。盖以夫者,舅姑之分身也。人每爱其夫,而以舅姑谓无生身之恩,恝(jiá)然置之。抑思舅姑之育夫,犹之父母之育己也,夫妇一体,而谓可忽乎哉。女子以节孝为主。万善百行,惟孝为尊,故八德以孝先焉。其各勉之。

 

“孝者,所以事亲也。”孝就是强调如何侍奉自己的父母。“人子之身”,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都来自父母,所以是“父母之分身也”,所以我们的根是父母。“不孝父母”,今天我们不孝父母了,“则此身之根本已失”,我们就没有做人的根本了。身来自父母,还对父母不孝,那天地都很难容。所以“有身如无身矣”,人没有孝心,就是行尸走肉了。

不过这个时代,因为很缺乏伦理道德教育,有少数特别的家庭,父母可能是因为不懂,虐待、残害他的孩子。尤其我们跟孤儿院里面的孩子说“孝顺父母”,他连父母是谁都不知道。我们宣扬传统文化,要契理契机。大家到孤儿院去,“父母呼,应勿缓”该怎么讲?你要告诉孩子,“生的放一边,养育恩德大过天”,就是养育的恩德大过生育。养育是一点一滴,从我们在襁褓之中嗷嗷待哺,一把屎一把尿这样拉拔上来,养育之恩是很大的。而且没有血缘关系,又全心全意照顾你,恩德太大了。这个时候要让他们知恩报恩,更珍惜孤儿院里面的老师、创办人对他们的恩德。其实“孝”就是饮水思源,知恩报恩。

而面对家庭生活当中有过一些悲惨经历的人,我们可不要一下子又把这些大道理压给他,还得了解客观的情况。他的情绪非常激烈,要先让他的情绪发泄掉。所以这个时候,让他讲出来,陪伴他、爱护他,让他信任我们,这个很重要。等到他在情感中很能接受我们,再引导他走出那个愤怒。说实在的,人不放下愤怒,伤害最严重的是谁?是自己。我们也是抱着爱护他的心,慢慢地引导他放下情绪跟怨恨。

紧接着更重要的,要让他宽恕、包容生命中的这些不幸,原谅不负责任的亲人,因为这些亲人也不懂啊。“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父母也没学,这些长辈也不懂。所以他们不懂,做错事,他们也很痛苦啊!坦白来讲,当我们宽恕别人的时候,同时也是放过了自己。把怨恨放在心上,摧残的也是自己的身心。

这个时代,因为缺乏伦理道德,很多人的人生不幸,我们要让他们能身心健康,要有耐心去帮助、引导、协助。所以对人要有爱心,帮人要有耐心。假如我们帮着帮着,脾气上来了,“哎呀,孺子不可教”,那还是我们的真心是假的啦。真心不会变的,是有耐心的。

而我们今天接受父母的养育,假如还不知道报答,那有身就如无身,因为我们已经没有做人的根,是行尸走肉。“父母之身,祖宗之分身也”,所以这是一脉一脉相承下来,所以“孝父母,即孝其祖宗矣”

人走入婚姻,要知道婚姻的意义,“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对上是继承家风、家规、家学、家业,承传祖先的家道,对得起祖先、对得起父母。对下呢,是“继后世”,好好教育好下一代,让这么好的家道世世代代承传下去。所以,时时想着上一代,是“老”,把老人放在心上,把祖先放在心上,慎终追远;时时想着下一代,是“子”。上一代跟下一代密不可分,“老”与“子”合成一体,就是这个“孝”字。孝是中华文化的大根大本,连婚姻都是孝道的实践。

“而女子之孝,则尤有进”。女子的孝,比一般为人子的孝,又进一步,难度更高了。“在家则孝其父母,出嫁须孝其舅姑。”这个“舅姑”,“舅”是指公公,“姑”是指婆婆。这个“姑”字单独用,是指婆婆;“小姑”,就是先生的妹妹;“大姑”,先生的姐姐。

所以出嫁须孝顺公公婆婆,“盖以夫者,舅姑之分身也”,主要是因为丈夫是公公婆婆的分身。“人每爱其夫,而以舅姑谓无生身之恩,恝然置之”,这个字“恝”念jiá,意思就是不加理会,就是对公公婆婆冷淡,提不起孝心来。这一段是告诉我们,女子爱丈夫,可是她觉得公公婆婆对她没有养育的恩德,所以就不愿意孝顺。

“抑思舅姑之育夫,犹之父母之育己也”。这个“抑”,就是指应该这么想一想:公公婆婆养育我的丈夫,跟我的父母养育我,是完全一样地辛苦啊。

“夫妻一体,而谓可忽乎哉”。夫妻是一体的,怎么可以分彼此?“哦,这是你爸爸,那个才是我爸爸”,分得这么清楚,就不能怀着夫妇一体的心来经营家庭、来侍奉公公婆婆了。

婚姻的仪式里面,是先迎娶新娘到家里面,丈夫带着新娘进家门,接着是喝交杯酒。杯子是用葫芦瓜做的,是同一个葫芦瓜劈成两半。肉是苦的,盛的是甜酒。夫妻喝完这个交杯酒,很自然地提起什么心态?同甘共苦。同一个葫芦瓜,所以不分彼此。既然不分彼此了,哪还有“你爸爸”、“我爸爸”?所以人有时候心态不对,讲起话来让人很难受。应该说“咱爸”、“咱妈”,都是一样的。

再来,“财物轻,怨何生”。称呼也好,钱财也好,都要尽人情,都要体恤人情。你不能说,“你爸给五百,我爸给六百”,那就不平了。“言语忍,忿自泯”,不要讲带情绪的言语,要讲柔软、体贴、不分彼此的言语,人家听了欢喜啊,安慰啊。

夫妻真的要彼此视为一体,让公公婆婆觉得多了一个女儿,让岳父岳母觉得多了一个儿子。我们称女婿叫“半子”,像儿子一样,那你就痛快做个“全子”,做彻底一点,比儿子还孝!甚至让儿子都生惭愧心,那这个女婿不简单。

而夫妻孝顺公婆、孝顺父母,这是真正爱护自己的孩子啊,给他最重要的人格基础。他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学到孝道了。假如妈妈不孝顺公公婆婆,孩子很痛苦啊。

我们曾经问幼儿园的小朋友:“你们觉得什么样的媳妇好?”让他们谈谈他们的想法,我们也了解一下这些四五岁的孩子是怎么想的。结果很奇怪,最多的答案是什么?是“要对爷爷奶奶好!”从孩子的回答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当老人跟父母冲突的时候,谁在旁边流眼泪啊?谁的心在滴血啊?小孩啊。为什么?他跟爷爷奶奶也是血缘的关系啊,也有那份亲爱啊。他怎么会愿意看到爷爷奶奶痛苦、爷爷奶奶被骂、爷爷奶奶被虐待?所以我们得真正以身作则,成就孩子健全的人格。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